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52章 记住,杀他们的是民意
  “父亲…之后咱们要做些什么?”

  赵德安看了眼倒在血泊中的朱华奎,抬头对自家父亲说道:“控制住楚王府,是否要派人出府,协助李将军掌控武昌城?”

  “姑父,这武昌城占地不小,区域划分也跟京城等地不同。”

  朱慈炅紧随其后道:“就随驾的各部兵马,真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局势吗?侄儿觉得虎头说的没错。”

  先前跟随赵志伟和天启皇帝,御驾亲征辽东,平定建奴叛乱,虽说战场上的惨烈,两个小家伙没有见过。

  但是协助照料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那惨烈的一幕幕,早就锤炼了他们的心性。

  像这样的小场面,朱慈炅和赵德安没有任何不适。

  “我们的事情,做完了。”

  赵志伟将手里的燧发短铳,递给李忠胜,摸着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笑道:“李定国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就不该我们操心了。

  为帅者,要始终牢记一点。

  既然选择将重担,交给信任的部下去做,就要绝对信任他们,特别是在战场上,朝令夕改是致命的。

  行啦,你们两个小家伙,陪本王喝些酒去。

  就算提前庆贺湖广一役的胜利了,武昌城拿下后,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之后想要偷懒,就不可能了。”

  “喏!”

  朱慈炅、赵德安相视一眼,作揖行礼道。

  虽说在这时间没有绝对公平,然对赵志伟来讲,他一直都在致力于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体系环境。

  像朱华奎所讲之言,在赵志伟的眼里是可笑的,大明能当家做主的,从来就不是他们那帮窃据特权的群体。

  若是那样的话,那这大明不如直接被推翻。

  “轰轰轰……”

  “砰砰砰……”

  在赵志伟领着两个小家伙,准备进银安殿内之际,武昌城内传来的爆炸声,密集铳响声,叫人警觉起来。

  “报!武昌巡抚府,已被攻陷!”

  “报,武昌总兵官府,已被镇压……”

  一名名锦衣卫,赶到银安殿这边,通禀当前的战况,身边的众人,都流露出难掩的喜意,反倒是赵志伟,却表现得极为平静。

  李定国是难得的帅才,自幼接受军事操练,进修各领域的学业,若连一座小小的武昌城,都不能拿下的话,那就不配参军!

  彼时的武昌城内。

  李定国统属着临设的指挥中枢,在一座不起眼的民居内,指挥着这场接管武昌城的战斗。

  王驾随行的各部精锐之师,被李定国临时整编成五部,分别负责一个区域,以控制住武昌城内的要地,甚至是对外航行的码头。

  有锦衣卫渗透的暗桩,还有掌控军队的那些将校,这场不对等的战斗,对李定国来讲,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南城来报,以陈志虎为首的死硬派,已被锦衣卫暗桩刺杀,所部大军,陷入混乱,当前被我军镇压。”

  “西城来报,以郑国民为首的死硬派,已被所部起义将校控制起来,所部……”

  “北城来报,武昌巡抚府、总兵府已被攻破控制,当前北城局势稳定,楚王府那边不会受到冲击……”

  一道道从前线传来的紧急战报,在被通传以后,临时充当参谋的那帮将校,以最快的速度,在悬挂的地舆图上标注着。

  虽说在武昌城内,驻扎有十万大军,以应对武昌府叛乱之局,可超过三成的军队,皆是渗透的锦衣卫暗桩掌控,且还是最精锐的那部分。

  对楚王、武昌巡抚他们来讲,根本就想象不到,在一开始的时候,针对南疆之地的叛乱和平叛,都在赵志伟的掌控之内。

  若是没有些底气的话,赵志伟怎敢单刀赴会,一头扎进重兵把守的武昌城,要提前拿下朱华奎他们。

  “传令下去,命各部掌控大局的兵马,把守到各个要道。”看着眼前的地舆图,李定国神情冷厉道。

  “给本将行战时管控,告诉武昌城内的所有人,从即日起行禁出制度,敢窝藏乱军者,以谋逆论处!”

  “喏!”

  相比较于镇压驻守武昌的军队,眼下取得的进展,超出了李定国的预想,但该有的警觉必须要有。

  大乱之下,必然会闹出动荡。

  自家王爷下达严令,武昌城必须要完完整整的接管,在这样的态势下,即便控制住了大局,也断不能有任何松懈。

  “去给锦衣卫传令,自即刻起,在城内展开筛查。”李定国继续下达着军令:“对溃逃、潜藏的溃兵,展开抓捕。

  另外给郑平忠传令,命他率部进驻武库,确保这处要地的安全,敢有任何差池,以军法从事。

  给张……”

  一道道的军令,在这座不起眼的民所,不断地传达出去,原本混乱的武昌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开始恢复平静。

  “你们心里可曾想过,本王和陛下,为何要行此险棋吗?”赵志伟盘膝而坐,看着朱慈炅和赵德安,神情平静的说道。

  “宁可冒着南疆真的大乱的风险,也要谋划奴变事,毕竟这一战,若是超出掌控的话,那国朝就会培养出一批军阀出来。”

  “……”

  朱慈炅和赵德安相视一眼,心里虽然有着很多话想说,但这一刻,他们却想听自家长辈讲明。

  “或许在你们的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赵志伟端起酒觞,饮了一口,笑着说道:“那本王就挑明说吧,大明南疆诸地,看似是国朝所掌控着的。

  然不管是赋税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掌控力可谓是差到极致,这对中兴的大明,代表着什么?

  割据!

  当大量的财富、生产资料等等,都被那么一小撮人,所牢牢把持着不愿放手,这就代表着国乱的前兆。

  本王不是残暴之徒。

  陛下不是暴君昏君。

  但所处的这种境遇下,却逼着我们,必须要杀一些人,若不杀掉他们,那大明就会被他们拖累致死。

  大明能当家做主的,从不是少数派,而是治下的一众之民,这也是大明能再度中兴的原因所在。

  记住,杀他们的是民意,身为国朝的统治者,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背离了这一点,那等待你们的,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