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1章 赈灾那些事儿(下)
  石国柱、陈澄祖他们,在接受自家老师的委派,赶来卫河湾之前,幻想了无数种情况。

  可唯独没有料想到,他们会以这种方式,加入到赈灾防疫工作组。

  作为天津左卫的赈灾机构,需要他们出面解决的问题有很多。

  从最基本的受灾军户、流民的登记造册,到安排以劳赈灾的各项劳作,再到探勘左卫治下各堡所道路情况等等。

  “大少爷,截止到今天为止,我工作组在左卫治下,展开赈灾行动已经八日。”赵乾拿着赈灾账簿,神情严肃的说道。

  “先前左卫指挥使司,调拨的钱粮,已经耗费了超过八成,各项赈灾工作,都在有序的推进之中。

  不过想要将这些赈灾工作,全部都落实到位的话,我工作组至少还需筹措出来,八千九百两银子。

  另外设立的流民登记点,已经先后接纳了超过三万余众流民,若不尽早解决钱粮所需的话,我天津左卫的赈灾行动,将会陷入到停滞状态。”

  赵乾当讲到这里的时候,眉头紧蹙,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本身一次性开设,这么多赈灾项目,就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

  而且他们赈灾防疫工作组,在天津左卫治下,有序展开赈灾行动后,并未驱散盘踞在此的流民,相反还将他们纳入到赈灾范畴之内。

  这使得天津卫、天津右卫治下的流民,当知晓这样的好消息后,那都开始成群结队的涌来。

  列席参会的石国柱,陈澄祖,董万权等人,脸上皆流露出凝重的神情,下意识看向坐于主位的赵志伟。

  随着这些时日,他们参与到实际的赈灾工作中,与先前的意气风发相比,一个个都变得稳重了不少。

  “这件事情你们无需担心。”

  赵志伟神情淡然的笑着说道:“眼下我卫河湾堡的堡墙,已经全部竣工,接下来我会着手解决,工作组所需钱粮一事。

  现在你们都汇报一下,这些时日我工作组所取得的进展,就从元盛开始吧。”

  赵乾、石国柱他们,眼神中皆闪烁着疑惑的光芒,这么大的钱粮缺口,自家少爷到底有什么办法,来全部解决啊。

  还有这提及的卫河湾堡竣工的堡墙,这修建的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单单是卫河湾堡的内部,足够容纳至少八千人居住。

  与其说卫河湾堡是一座堡所,倒不如说是一个镇更为贴切一些。

  石国柱忍住心中的疑惑,拿出自己整理的文书,道:“大少爷,截止到今日为之,我工作组登记造册的流民,规模达到了98716人。

  他们根据工作组的实际调配,分散在左卫治下各堡所,由五个赈灾大队,及所下辖的小队指挥,展开堡墙修筑、房屋修建、道路夯筑等各项赈灾工程。

  现在作为治下各堡所的堡墙修筑,基本上都已经全部竣工,且重新修建了箭塔等堡所防御设施。”

  大灾之年就是搞基建的绝佳时机。

  毕竟只有在这种灾情下,才能聚集这么多的劳动力,并借着以劳赈灾的名义,大规模的开展各项工程。

  赵志伟听后点点头,目光看向了陈澄祖,“仁之,你负责的那一块,现在进展都怎么样了?”

  陈澄祖拿出文书,便汇报道:“大少爷,截止到今日为之,我左卫治下的道路夯筑,正在有序的开展之中。

  那些在原有基础上夯筑的道路,现在都已经全部竣工,剩下的都是重新探勘,并规划的新修道路,如今正在进行地基夯实。

  另外在卫河湾堡,还有五处千户所一带,修建起来的砖窑,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再有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面竣工了。”

  趁着这次展开赈灾行动,赵志伟提前做出部署,将后续在卫河湾堡内,展开建设的各类厂区、民居区所需砖石,都提前建造了砖窑。

  按照赵志伟的规划,卫河湾堡是轻纺织产业区,日后将会聚集众多纺织工人,同时也是匠户营的暂聚之地。

  “做的不错,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们了。”

  赵志伟点头表示肯定,接着又看向董万权,询问道:“钧正,你负责的那一块,情况怎么样了?”

  董万权回答道:“大少爷,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五个赈灾大队,还有他们所下辖的各个小队。

  并没有在赈灾的过程中,出现趁机截取赈灾钱粮的事情,另外他们所上报的工分汇总文书,目前没有查出任何漏洞。”

  赈灾最怕出现的问题,就是在受灾的地方,实际负责赈灾事宜的人手,借助手中的权势,欺上瞒下,以达到捞取钱粮的目的。

  赈灾防疫工作组的成员,都是赵兴武遴选谴派过来的,不过为了防范于未然,赵志伟还是成立了监察机构,以确保这些成员不会犯错。

  毕竟这次赈灾行动结束后,先前忙着赈灾行动的众人,都将会根据赈灾期间的表现,被赵志伟安排到新的岗位上。

  赵志伟满意的说道:“好,我天津左卫的赈灾行动,能取得今日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

  从赈灾到现在,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并且有序推进各项赈灾工程的开展,这足以证明大家的努力起了成效。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保持高昂的斗志,确保左卫治下的赈灾,能够有始有终的结束。

  行了,大家都去忙各自的工作吧,至于赈灾所需的钱粮,这几日,本少爷就会设法解决掉。”

  “是。”

  赵乾、石国柱、陈澄祖、董万权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拿着各自的汇报文书,便离开了这里。

  不过在他们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工作组所需的钱粮缺口,这一核心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当然似这样的棘手问题,对于赵志伟来讲,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毕竟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他可不光忙着赈灾一事,有关百锭纺纱车的量产,那也是得到了解决,现在也到了见证成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