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85章 工业学堂
  “老三,你过来一下,我有些事情,现在要跟你商量。”解决了新军扩编之事,赵志伟就来找赵志超。

  “好。”

  听到自家大哥召唤,赵志超招呼其他人坐镇,接着就跟着赵志伟,前去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

  “大哥,跟二哥他们说完了?”

  赵志超揉揉发酸的肩膀,笑着看向赵志伟道:“大哥,你这次去京城,我们实在是赚大了啊。

  这些京城匠户,手上的技艺都是很强的,有了这七千余众匠户,以后我们匠户营,将会迎来一次大发展。”

  赵志伟点点头道:“老三你说的没错,这段时间你只怕要多辛苦了,匠户营是我们的核心数所在。

  内部的管理,你必须要把控好,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岔子,把你叫来,我有几件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

  听到自家大哥这样说,赵志超的神情严肃起来。

  “眼下我天津三卫的赈灾,算是进行到后期了。”

  赵志伟看着不远处的人群,神情正色的说道:“赈灾防疫工作组,在这次主持赈灾的过程中,只怕收留了不少孤儿吧?”

  处在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没有土地的地方百姓,那承受灾难的能力,可以说是最差的存在。

  别看天津这个地方繁华,可是跟盘踞在此的流民,却没有半毛钱关系。

  赵志超点点头道:“我之前听老四说过,赈灾防疫工作组,收留了差不多两千七百余众的孤儿。

  这中间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这该死的世道,还有那该死的毕自严,对这些根本就不管。”

  毕自严这个天津巡抚,为了自己的政绩好看一些。

  在天津三卫一带,发生了地龙翻身后,将首要的工作目标,放在了修缮运河段上面,至于地方赈灾他根本就没多管。

  赵志伟眉头微蹙道:“这些收留的孤儿,我们必须要管到底,倘若我们不管的话,那他们除了饿死以外,根本没其他出路。

  这次你们匠户营,不是获得了大量的匠户吗?我是这样想的,将这些孤儿聚集起来,创建工业学堂。

  你从匠户营里面,遴选出一批年纪大的,身有残疾的匠户,让他们给这些孤儿启蒙,传授各类匠户的技艺。

  切记,所遴选出来的匠户,必须要有足够的本事,以后工业学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地方。”

  想要推动工业的发展,仅靠赵志伟一人,那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呈梯次的人才队伍才行。

  趁着眼下在天津三卫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赵志伟需要提前做好筹谋,将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搭建起来。

  “工业学堂?”

  赵志超双眼微眯,看向赵志伟道:“大哥,这要是真的创建了,只怕每年都会消耗不少的钱粮吧?

  我倒不是心疼这些银子,只是单纯的培养这些匠户,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创立一个学堂吧?”

  显然赵志超的心中,并没有真正明白,自家大哥所提工业学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赵志伟笑着走上前,轻拍赵志超的肩膀道:“老三,你想的有些简单的,我创建工业学堂,那可不是培养简单的匠户。

  在没有百锭纺纱车、飞梭织布机前,你是不是也未曾想到,在我大明治下,还能有这么先进的东西?

  其实大明现有的众多东西,那都是能够向前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有思想,懂得基础知识的科学家,你也可以理解为工匠学者。”

  “这……”

  赵志超听到这里,眼睛瞪得极大,显然赵志伟所讲的这些,超出了他先前的认知,工匠也能成为学者吗?

  “老三,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赵志伟接着说道:“咱们就说军中常用到的火药,这基础的配比你也知道,但是你可曾知晓,究竟是哪一种最佳配比,所生产出的火药威力最大?

  那么你可曾知道,将生产出来的火药,通过鸡蛋液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的火药颗粒,能进一步增强火药威力?

  还有你可曾知道,除了我们常见到的黑火药,还存在着一种黄火药,这种黄火药的威力,要更加的强大!”

  轰……

  赵志超面露惊色,此时的他,觉得自己的那些认知,正在被自家大哥所讲的这些,一次性彻底击碎了。

  见到这一幕的赵志伟,面露感慨的说道:“老三啊,学无止境的道理,那可不止是局限于四书五经。

  当前的大明,想要真正实现中兴,就必须要通过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并解决所积攒的这些矛盾。

  天津只是我们现在待的地方,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大的舞台,这样才能尽情施展自身才华,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夯实自身根基。看書溂

  工业学堂,绝对不是简单的,去培养底层工匠的地方,以后我会在工业学堂里,开设不同的学科,来传授在此就读的学子。”

  赵志超眸中闪烁着精芒,重重的点点头道:“大哥说的对,我期待着那一日的到来,工业学堂的事情,我会尽快筹建起来的。

  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向父亲求援,让他从卫学再抽调一批学子,来传授这些学堂子弟认字。”

  赵志伟欣慰的笑道:“这就对了,你先将工业学堂的框架搭建起来,等我忙完要筹谋的事情。

  到时我会亲自给工业学堂,编撰相应的传授课业,这其中会涉及到火器研制,火药研制,术算学科等几十个大类。

  以后工业学堂毕业的学子,会分流到不同的领域,而这其中优秀的人才,我们会集中起来研制他们所学的领域。”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想要让工业学堂一次性建成,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按照赵志伟的想法,先将工业学堂的框架搭建起来,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去完善工业学堂,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等到工业学堂真正完善,那日后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成批次的给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