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12章 部署
  “父亲,姑父,表舅,你们先不要着急,接下来听我说一下。”

  从巡抚衙门离开,回到左卫指挥使司后,赵志伟神情正色道:“毕自严闹出这样的风波出来,就是想要尽快破局。

  近期我们天津三卫,包括东兴商号,所做的一切,超出了他的掌控,这使得其心中彻底慌神了。

  且魏忠贤在朝中,骤然向他们东林党发难,闹出了汪案,这进一步促使毕自严,想要尽快彻底掌控天津。

  越是在这个时候,你们一定要稳定下来,绝对不能给毕自严,任何的可乘之机啊!”

  被毕自严支到山海关,这的确有些打乱赵志伟的部署,不过就整体来讲,还没到那种无法挽回的局面。

  赵兴武沉着脸道:“天津的事情,现在没什么好多说的。

  眼下需要说的,是你率部到了山海关后,是否会被这帮东林党人,阴死!

  启明,你没去过辽东,不清楚那里的复杂关系。

  别看孙督师坐镇山海关,可麾下那些文臣将领,也都是各有派系的,只怕去了山海关后,你的处境会变得很艰难。”

  此前赵兴武奉命去过辽东,很清楚辽东那个地界,到底有着多复杂的关系。

  更清楚毕自严做的这打算,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赵志伟笑着说道:“父亲,孩儿清楚辽东的情况,当初扩建新军规模,就是预想到毕自严可能会使坏。

  现在的新军也算成型了,天津军工厂这段时间,量产了一千五百把线膛燧发枪,还有一些别的火器。

  就算孩儿前去山海关,他们想要暗中下绊子,借建奴之手除掉孩儿,那也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定型的线膛燧发枪,在天津军工厂开始量产后,赵兴武他们几人,也都见识过其威力有多大。

  听赵志伟讲到这里,赵兴武他们几人,不定的心神才算稍稍安定一些。

  “父亲,有几件事情,在孩儿率部赶赴山海关后,你们一定要多多照料。”赵志伟理了理思绪,神情严肃道。

  “根据孩儿所想,毕自严之后定然会发难,且主要矛头,就是摧垮我赵倪梅三族,日后腾飞的根基所在。

  海西淀筹建的各类工程,还有天津新港一期工程,绝对不能被他破坏掉。

  尤其是天津新港的筹建,事关我天津三卫,还有东兴商号日后发展,期间绝对不能停滞下来。

  先前的赈灾防疫工作组,皆被孩儿抽调过去,并由老四在具体负责,父亲您要亲自确保此地安定。

  另外海西淀那边,孩儿希望父亲,能让三叔过去坐镇,确保毕自严不会出手捣乱。”

  不管是新城的筹建,还是天津新港的建设,那都事关赵志伟之后的筹谋,所以进度必须要确保好。

  原本赵志伟是想,等手头的事情忙完,就前去支持天津新港的建设,尽快为天津三卫,开辟出新的海上贸易通道。

  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

  赵兴武点点头,道:“启明说的这些事情,你只管放心就是了,为父会保证这两处地方的稳定的。”

  天津能有今日的改变,赵兴武心中很清楚,那都是自家长子,这段时间所部署推动的,其讲的这些事情,那定然是很重要的存在。

  赵志伟笑着说道:“至于东兴商号的发展,还有卫河湾堡等地,有四叔,还有强麟他们负责,不会出现什么事情。

  不过父亲,你们还要特别注意一点,林福盛商号,还有李家,骆家,必定会在这期间,再闹出别的动静出来。

  所以在此期间,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让他们得到香皂的制作工艺。

  还有要对四叔交代一声,东兴商号接下来的发展,就按照既定的计划推进即可。”

  离开天津三卫,前去辽东前线,就算赵志伟能得到相应的消息,但想立时做出决断,那还是不现实的。

  “启明,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担心天津这边。”

  梅守成面露焦急,难免有些激动道:“这个时候,你应该多想想,该如何应对辽东那边的局面才是!

  这该死的毕自严,只让带走三千卫所兵,那摆明就是想好了对付你的策略,启明,不然你把三族的亲卫家丁,全部都带走吧。”

  倪国忠点头道:“这提议我赞同,我赵倪梅三族的亲卫家丁,加在一起也有千余众,把他们带走,至少能护你周全。”

  要说这亲卫家丁的战力,那在明末绝对是排列翘楚的存在。

  这是在外领军的将领,或者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他们自己掏银子,供养的精锐所在。

  很多时候,为了能确保亲卫家丁的战力,绝大多数将领,那都将朝廷调拨下来的军饷,截留下来多半,用来供养麾下的精锐。

  不过这些使得大明的军队,很多都成了战力削减严重的散兵游勇。

  赵志伟笑着挥手道:“姑父,表舅,没有必要这样,有新军相随就足够了,再者说你们在天津一带,也需要足够信任的兵马。

  其实天津局势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我在辽东前线,能否斩获相应成果。

  所以你们若真想帮我,就联合张继先,与毕自严展开抗衡。

  我准备乘船赶赴山海关,期间有任何需求,都会谴派人手,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咱天津三卫,到时要设法帮我解决才行。

  若是天津局势,被毕自严全面掌控的话,只怕结果……”

  讲到这里时,赵志伟并未继续说下去,这也让赵兴武他们,皆陷入到沉思之中。

  其实说起来,对于这次奉命援辽,赵志伟心中并不抗拒,若能帮助孙承宗,真正稳固辽东防线,那也算帮助了自己。

  纵观出镇辽东的那几位封疆大吏,真正意义上,帮助大明保障辽东局势稳定的,似乎除了孙承宗外,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差点意思。

  日后跟建奴展开争锋,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何不能趁眼下大势动荡,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日后发展的部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