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1章 天津参将
  天启皇帝这番话讲完,让黄极殿内所聚群臣,那一个个神情各异,尤其是对杨涟这些东林党大臣,心情就不是那么好了。

  要知道杨涟在方才的弹劾中,奏疏中就有魏忠贤假借圣意,暗中授意赵志伟,破坏天津三卫稳定,意在破坏漕运!

  可转眼间,赵志伟率部援辽,却取得了大捷,这算什么事儿?

  这不是在打杨涟的脸,另外也给阉党留下进攻的把柄吗?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应再核准一番。”

  兵部给事中赵时用,手持玉板,从朝班中走出,对天启皇帝恭敬一礼道:“臣恳请陛下恩准,准许臣赴辽东,核准此事!”

  “真真是笑话!”

  崔呈秀走出朝班,冷笑着看向赵时用道:“孙督师乃内阁大学士,兼督理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军务。

  赵给事中,难道你的意思,是想说孙督师是谎报军情,借此骗取陛下,骗取朝廷邀功不成?”

  “崔御史,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赵时用怒视道:“本官什么时候说过,孙督师谎报军情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朝廷难道不该核准吗?”

  孙承宗作为天启皇帝的帝师,在朝地位极高,即便是在朝的东林党人,那也不敢胡乱给其扣帽子。

  而且不少东林党大臣,私下与孙承宗关系很好,以至于坊间传闻,孙承宗亦是东林党的一员,可实际上却并非这样。

  崔呈秀瞅了眼魏忠贤,在得到魏的示意后,当即便对天启皇帝垂首道:“陛下,此次我大明取得宁远大捷,此事当尽早下赏赐。

  单说斩杀三百建奴真鞑,三百建奴披甲人,这在我大明近几年镇御辽东,可谓是少有的存在啊!”

  田吉紧接着从朝班中走出,恭敬道:“陛下,臣以为崔御史所讲甚是,孙督师出镇辽东,其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若朝廷连这点信任,都不能给孙督师的话,那势必会让我大明肱股心寒啊,此事当尽快敲定才行!”

  在方才的朝会中,以杨涟为首的科道官员,那一个个战斗加持,站在道德制高点,怼的崔呈秀他们是哑口无言。

  现在事情竟出现反复,这对崔呈秀他们这些阉党来说,那肯定是不会放过这宝贵的机会的。

  天启皇帝站在殿上,看着争论的大臣,眉头微蹙起来,说实话其对孙承宗所呈军报,根本就没有一丝怀疑。

  在先前的数次常朝中,不少大臣就接连指责孙承宗,在辽东前线所耗军饷过重,并未起到削弱建奴的作用,相反还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现在赵志伟在辽东前线,大败建奴,取得这样的大捷,即便赵志伟是率部援辽,那也粉碎了先前对孙承宗的质疑!

  “诸卿说的没错!”

  天启皇帝手握军报,神情冷然道:“孙督师此前不顾危险,为保我大明稳定,主动上书出镇辽东。

  如今取得宁远大捷,力挫建奴嚣张气焰,朝廷必须要有所赏赐,朕决意加太师衔,赐蟒服!”

  轰……

  天启皇帝此言一出,让殿内相聚群臣,那一个个都心惊不已,孙承宗得此厚赏,那在朝地位算是更加稳固。

  一直沉默的叶向高,当听到此言后,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不过孙承宗得此厚赏,一点也不为过。

  此次取得宁远大捷,也算变相的证明,孙承宗在辽所做之事,是正确的,若继续这样推进,那定能收复辽西,继而威逼建奴。

  “启禀陛下。”

  魏广微此时从朝班中走上前,对天启皇帝垂首道:“赏赐孙公一事,这是朝廷必须要做的。

  然在此次宁远大捷中,锦衣卫千户,天津左卫守备官赵志伟,乃得孙公授意,若朝廷不加赏赐,那定会寒了有功之士的心啊。”

  因为汪文言一案,魏广微跟魏忠贤,算是彻底捆绑在一起,眼下北镇抚司,对汪文言的拷打询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一些关键的罪证,算是明确下来了,只要能将所有罪证,都搜集出来,那对东林党的总攻就会开启。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杨涟才会不守规矩,当众于常朝中上疏弹劾魏忠贤,试图来一场弯道超车。

  “魏大学士,此事乃孙公指挥,朝廷赏赐孙公无可厚非。”

  杨涟此时上前,神情冷然道:“赵志伟说来就是率部援辽,奉令行事罢了,到时有何功勋,着兵部议定就是,又何须在朝中提及此事。

  魏大学士,你未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吧。”

  封赏孙承宗一事,他们东林党不能相拦,然封赏赵志伟,那是断然不行的,不然此前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就是一个笑话!

  魏广微冷哼道:“左副都御史,你这话说的未免太可笑了。

  若只是孙公运筹帷幄,而无赵志伟率部夜袭建奴,我大明边军能取得,这场宁远大捷吗?

  莫不是左副都御史,心中忌惮赵志伟这员良将,所以才会这样说吧?”

  “你……”

  被当众怒怼,杨涟面带怒气,看向魏广微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魏广微所讲的这些,算是踩住了他的短板。

  “够了!”

  天启皇帝看着争吵的魏广微、杨涟,神情烦躁的挥手道:“此事无需再议,赵志伟率部援辽,夜袭侵占宁远中左所建奴,取得宁远大捷。看書溂

  即刻着有司,擢升其为天津参将,连同孙督师的赏赐,一并传至山海关,朕累了,退朝吧!”

  “陛下圣明!”

  以魏广微为首的阉党大臣,那当即就齐声应道,根本就不给杨涟他们任何机会,此事敲定下来,那方才弹劾魏忠贤一事,直接破解。

  远在宁远卫的赵志伟,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率部夜袭建奴,取得一次小胜,竟给朝堂争斗,带来这样的变动。

  也是这次杨涟的上疏弹劾,不仅让天启皇帝心中生出厌恶,也加剧了魏忠贤心中的紧迫感,这阉党、东林党之间的争斗,即将到了大决战的时刻。

  不过似这些变故,跟远在宁远卫的赵志伟,却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