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26章 敕封(2)
  “陛下圣明!”

  魏广微看了眼韩爌,向前走去,对天启皇帝垂首一礼,朗声道:“孙公乃我大明肱股重臣,此番更得天津参将赵志伟之策。

  向建奴发动这等声势浩大的攻势,连克辽西、辽南两处重地,若孙公所立之功,都不能被册封为侯爵,那天下定然不服啊!”

  此番天启皇帝,将他们召集在御前,商定辽东大捷敕封一事,哪怕他们不能得到实质封赏,但借此事进一步掌握大势,也是极好的。

  叶向高不满的看了眼韩爌,随后上前道:“陛下,老臣以为对孙公之册封,恰好能体现出皇恩浩荡。

  此战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统率宁远大军,随孙公一同出战辽西,亦立下赫赫战功,老臣以为当厚赏。”

  顾秉谦皱眉站出,道:“叶元辅,为何对天津参将赵志伟之功避而不谈。

  若无此人赶赴辽南,策反原建奴大将刘兴祚,我大明能有今日之功吗?”

  韩爌听闻,当即道:“没人对此人之功避而不谈,然此人年纪轻轻,怎能想出这等周密之策。

  本辅倒是觉得,这是孙公不忍此人,远赴辽南所遇处境,故而将自己的功绩,多数皆分润到此人身上。看書喇

  陛下方才也说,孙公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怎能因为些许心软,就故意擢升一名不相干之人?”

  若孙承宗被敕封为定辽侯,赐丹书铁券(世袭),叶向高、韩爌他们还能接受,那擢升赵志伟,他们心里就不能接受了!

  毕竟在朝堂之上,孙承宗的政见,不偏向于东林党,亦不偏向于阉党,可赵志伟却可视为阉党一员了。

  “够了!”

  天启皇帝皱眉说道:“今日是敕封为我大明立下功勋者,而不是在这里争吵,若众卿对朕敕封孙督师之议无意见,则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其实对叶向高、韩爌、魏广微他们所争之事,天启皇帝的心中,又怎能不明白呢,对赵志伟,天启皇帝却也愈发好奇。

  当前朝中局势动荡,赵志伟与东林党不和之事,天启皇帝也略有耳闻,所以他不想因为一个赵志伟,而引得朝中局势再生变故。

  “臣等无异议。”

  叶向高、韩爌等一众内阁大学士,皆向天启皇帝垂首道。

  “好,既如此,那内阁就明发上谕。”天启皇帝神情淡然道:“另此番辽东大捷,为我大明立下功勋者无数。

  尤其是刘兴祚知途迷返,于辽南反攻建奴,朕觉得孙督师在奏疏中所言不错,朝廷当厚赏此人,以正大明国威。

  擢升刘兴祚为总兵官,授右都督衔,领军坐镇辽南,赐平辽军之名。

  平辽总兵官毛文龙,于辽南战事紧急时,率东江镇兵马驰援,授左都督衔,赐尚方剑,领军坐镇辽南,赐东江军之名。”

  “这……”

  叶向高、韩爌、魏广微、顾秉谦等一众内阁大学士,包括魏忠贤在内,对天启皇帝的授封,心中皆充满不解。

  皇爷这到底是何意?为何唯独撇下赵志伟?

  陛下这到底是何意?为何要这般重用刘兴祚?

  不过虽说心中带有疑惑,然他们心中又盘算其他,故而对天启皇帝所授之命,没有讲出各自的意见。

  “陛下,那对出战辽西的各部官员、将校,又该如何封赏?”叶向高此时走上前,对天启皇帝垂首道。

  天启皇帝撩了撩衣袍,神情淡然道:“一切按孙督公所报奏疏来定,该是谁立下的功勋,那朝廷就赐予相应的封赏。

  此事就交由内阁来议定,届时票拟后,上呈御前,然有关孙督师、刘兴祚、毛文龙的封赏,内阁先明发上谕,传至辽东前线!

  另,准许孙督师便宜行事,针对辽东当前局势,做出相应调整,可事后在奏请朝廷。

  行啦,朕乏了,诸卿就先退下吧。”

  “臣等遵旨!”

  面对这样的情况,虽说叶向高他们皆有疑惑,可眼下也只能应下,一行便带着不解,离开乾清宫。

  “哼,眼下辽东局势初定,不想着如何帮助朝廷,稳定辽东局势,却在这里争抢。”天启皇帝看着离开的众人,不由得冷哼道。

  “若朕继续这样,只怕辽东定会再生波澜,魏伴伴,把孙督师所递密奏,呈给朕。”

  “老奴遵旨!”

  魏忠贤听闻此言,当即便将藏在袖中的密奏,双手递给天启皇帝,在刚才拿大捷奏疏宣读之际,魏忠贤就发现了,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份密奏。

  在被天启皇帝眼神示意后,便小心的将此藏在袖中,由于那时叶向高他们,皆激动于辽东大捷,故而并未觉察到这些。

  “在辽南裁撤卫所,设立府县,有趣,果真朕还是了解孙师的。”天启皇帝看罢手里的密奏后,嘴角微微上翘道。

  乖乖,难怪皇爷刚才,没头绪的提出一句,要叫孙承宗便宜行事,针对辽东当前局势,做出相应调整,可事后在奏请朝廷。

  魏忠贤强压内心激动,脸色微变,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魏伴伴啊,此次朕没有想到,魏良卿也在此次征战辽东中,为朝廷立下功勋了。”天启皇帝看向魏忠贤说道。

  “在永平府筹集海船,还聚拢青壮,使得孙祖寿所部偏师,得以在三岔河登陆后,修筑起稳固的防线。

  不错。”

  “谢皇爷夸赞。”魏忠贤当即垂首道:“魏良卿能为我大明立下功勋,那都是他应该做的。”

  “哈哈……”

  天启皇帝闻言大笑起来,道:“说得好,朕不会亏待我大明的功臣的,魏伴伴,你即刻给孙师,下发一份密旨。

  命赵志伟即刻赶赴京城,朕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老奴遵旨!”

  魏忠贤强压内心激动,忙对天启皇帝垂首道,此刻的他,心中是愈发猜不透,自家皇爷到底是何种打算。

  可对魏忠贤来说,其能拥有今日的权势,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对天启皇帝所下任何旨意,都是无条件的服从。

  魏忠贤心里很清楚,在朝外自己是别人口中的九千岁,但在宫中,他就是天启皇帝身边伺候的奴婢,对自身的位置摆的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