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12章 发展中的天津(2)
  “下官记下了。”

  宋子凯微微垂首应道,随后又继续说道:“不过知州,眼下各地的工程,皆在紧张的筹备阶段。

  且天津城前期工程,明日就要正式动工了,然工房那边的人手却严重短缺,工房的赵主事,向吏房、堂事房这边,都交了扩编的公函。

  想从匠户营那边,还有先前的各工厂,抽调一批骨干,充实工房的人手,以确保工房分管事务,能有序的推进下去。”

  现在天津直隶州治下,仅天津县这一区域,就启动了十余个大小工程,涉及到专业性的领域,都需要工房插手负责。

  跟大明其他地方不同,天津下辖的工房,那可不是什么清水衙门,其掌管着很重的权责。

  没有工房这边的规划,很多事情都不能向下推进。

  “可以,满足工房这边的人员需求。”

  赵志伟想都没想,点头说道:“新城计划、新工厂建设、港口建设等等,这都需要工房具体勘测,并规划详细的施工细则。

  要是工房这边人手不足,导致很多事情向后推,那进度根本就保证不了。

  对了,河道房勘测治下河道,尤其是三角淀那边,现在有结果了没有?”

  宋子凯回道道:“回知州的话,勘测治下河道一事,至少还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了解详细的情况。

  不过三角淀那边的勘测,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修筑沿河堤坝,将三角淀改造成水库的计划,目前正在处理相应的细节。”

  “叫河道房这边加紧些进度,不过质量也要有保障。”

  赵志伟双眼微眯道:“不管是治下的水利设施整修,还是水库改造,都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完成。

  经历过一次水患,本伯绝对不允许天津治下,再经历第二次水患威胁,这是对天津上下的不负责任!”

  “喏!”

  宋子凯当即垂首应道:“知州,若没有其他事情,那下官就去处理这些事务了,尽早有一个结果。”

  现在的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这导致各地灾害频发,前年出现旱灾,后年就可能发生水患。

  这种诡异的气候环境,是一次次重创大明的利剑。

  想在天津直隶州治下,筹建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就必须要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如此才能确保整体的发展。

  看着桌案上,堆积的那些处理好的文书,赵志伟的脸上露出苦笑,倚靠在官帽椅上,治理一个天津直隶州,都有这么多事情了。

  这要真将工业革命,引领到整个大明各地,又将会出现多少事情?

  “知州,这是我们吏房,拟定要招募见习吏员的细则。”这宋子凯前脚刚走,吏房主事林庆延就过来汇报了。

  “现在除了咱们州府各房外,治下各县所设分科,都出现很大的人手空缺,一部分专业性强的人手,从工业学堂进行筛选补充了一批。

  但这些无法满足所有,因此我吏房经过商讨后,决意在天津直隶州治下,举办一次招收考试,有望能缓解所缺压力。”

  科举制推行到大明这一朝,这使得地方有着庞大的读书人群体。

  像一些有本事但没有门路的学子,多年参加科举,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功名,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看过吏房所制定的细则文书,赵志伟点头道:“可以着手安排此事,不过年龄要卡在三十三岁。

  太大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咱们天津眼下正在谋大发展,本伯不希望把不好的风气,带到天津官场中来!”

  “喏!”

  林庆延当即垂首应道:“那知州若是没有别的意见,下官即刻着手安排此事,尽早进行相应的招收考试。”

  “去吧。”

  赵志伟点点头说道。

  任重道远啊。

  看着离去的林庆延,坐在官帽椅上的赵志伟,心中生出感慨,大明的读书人群体,虽然说很是庞大,可真正能为新政所用的人才却很少。

  眼下工业学堂的规模,相比较于初创时,已然是扩建了不少。

  所招收不同年龄段的学子,也在进修着各行各业的知识,但想要培养成才,还需要时间来沉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真不是句什么空谈。

  算了,教育这一块不能急,还是先去看看,新工厂建设进行的怎么样了,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这里的赵志伟,站起身来,准备前去工厂指挥所那边,去看看陈奇瑜所分管的事务,遇到什么问题没有。

  “本官一再强调,工厂指挥所,在涉及到生产技术核心时,要跟东兴商号的人,进行接洽,不要擅自做主。”

  “看看你们做的事情,为了加快进度,连最基本的筛查工作,都没有准备好,都敢擅自做主了。”

  “这件事情,若不是本官发现的及时,那是不是什么人,来到我们工厂指挥所,就能购买相应的生产技术了!”

  赵志伟刚从州府衙署,赶到工厂指挥所这边,就听见陈奇瑜带着怒气的质问,从所在帐内传递出来。

  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赵志伟眉头微皱,走进这工厂指挥所内,就见到数十名吏员,一个个低着脑袋,听着陈奇瑜的呵斥。

  “拜见知州!”

  原本在呵斥麾下的陈奇瑜,见赵志伟来他这边了,当即便抱拳一礼道。

  “拜见知州!”

  帐内一众吏员,彼时忙垂首行礼。

  “玉铉,可是出什么事情了?”赵志伟微微点头,看向陈奇瑜说道:“本伯这在外面,就听见你发火的声音了。”

  陈奇瑜说道:“回知州的话,的确出现一些事情,是下官指挥不力,手下的一些人,急于求成。

  想在我们天津县治下,(原天津三卫的区域,所设的天津县),所规划的工厂区,尽可能多的筹建起一些工厂。

  就忽略了身份审查这一块,使得一些天津直隶州外的势力,购买了纺织业、玻璃生产、香皂等一些核心技术。”看書喇

  赵志伟听到这里的时候,便知道大明其他地方的势力,是听到了天津这边的风声,开始想要借机捞取些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