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章 午门示威
  在隐秘战线的博弈,向来都是讲究出牌顺序的,谁能抢占先机,往往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赵志伟在奉旨接手,王恭厂大爆炸一案时,是处在不利态势下的,可随着一些部署的展开,倾斜的天平,开始出现晃动的迹象了。

  “平辽伯,咱家不是很理解,你麾下的这帮手下,把这些并没有直接联系的情报,都汇聚在这些木板上,到底能有什么用处呢?”

  魏忠贤站在这指挥所正堂,看着忙碌的一众锦衣卫,皱眉眉头说道:“像这京城散布的谣言,为何其中一项分支推测,会跟你们天津直隶州联系到一起?

  这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虽说天津是京城门户,可距离京城也有一段距离,难不成京城的这帮贼人,能在北直隶治下,培植出这么庞大的势力吗?”

  赵志伟笑着说道:“魏老哥,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毕竟我们的主要假想敌,是建奴细作,还有潜逃的八大晋商。

  可围绕着这两大势力,又存在着多少其他势力?

  目下我们并没有明确查出。

  但透过田尔耕他们,所审查的口供分析,此前在京城散布的这些谣言,并非出自一个势力。

  而是至少六七个势力,分散行动,暗中推动所致的。”

  “就通过那些庞杂的口供,就能推断出这些吗?”

  魏忠贤面露愕然,难以置信的看向赵志伟,说道:“这些口供,咱家也都看过,且田尔耕、许显纯他们,在送来前也都详细看过。

  为何咱家没有觉察到这些,平辽伯麾下的那些手下,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口供,就能分析出这些的呢?”

  “哈哈~这就涉及到机密了。”

  赵志伟笑着说道:“魏老哥,我天津锦衣卫千户所,跟京城的锦衣卫,内部框架、运转体系等等,皆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等此案结束以后,本伯所掌控的南镇抚司、经历司,就会进行相应的改制,到那个时候你就全明白了。”

  锦衣卫的权柄,赵志伟不准备丢掉了,虽说眼下不能谋取锦衣卫指挥使之位,但该掌握的权柄,还是要掌握的。

  现在大明的朝堂之上,表面与阉党抗衡的力量没有了,可背地里却藏着多少,那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再一个,为保障天津直隶州、辽南等地发展,赵志伟需要在朝堂之上,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

  跟魏忠贤,他们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

  虽说世人将自己罗列到阉党一系中,但赵志伟心里却清楚,他可不是什么阉党中人,魏忠贤也没把他放在阉党之中。

  若想做成自己所筹谋的事情,那必须要自己独掌权柄才行。

  这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敌友关系,唯有永恒不变的利益,一旦触碰到核心利益,那翻脸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大哥,午门那边出事了。”

  赵志锐匆匆从堂外跑进来,对赵志伟抱拳一礼道:“国子监那边,出来百余众生员,他们聚集在午门,抗议厂卫所举,还跟宫里的禁卫起了冲突。”

  “什么?!还真有人去午门了?!”

  魏忠贤面露惊色,难以置信的说道:“平辽伯,你麾下的这帮手下,未免太厉害一些了吧?

  竟然真的预判到,这藏在京城的幕后之人,出的招?

  国子监的生员,汇聚午门,那必然会惊动内廷,这么说来,皇爷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魏老哥,这不算什么,本身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赵志伟微微一笑,说道:“能预判出来这种事情,也不算什么惊奇之事,这两天,厂卫频频出动,抓捕了散布谣言的人。

  倘若这些人想要继续生事,做他们想要做成的事情,那必然会有所行动,使得局势,再度回归他们所筹谋的轨迹中。

  而鼓动生员,相聚午门,评议政事,这明显是最有效的选项。”

  乖乖!

  连对手是谁,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但却能预判出这帮家伙的手段,这算未卜先知吗?

  魏忠贤心惊的看着赵志伟,内心可谓是感慨万千。

  “魏老哥,你还不赶快,赶到午门去?”

  赵志伟笑着说道:“别忘了,本伯给你所讲的那些话,陛下若出现在午门,就按照本伯所说的讲,这关系到后续布局。”

  “好!”

  魏忠贤当即点头,随后便说道:“咱家倒是要看看,这帮藏在暗处的家伙,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

  讲到这里,魏忠贤便离开这处秘密指挥所,紧急朝午门方向赶去,这个时候,赵志伟还不能露面。

  “大哥,你说接下来这帮乱党,真的会借这帮生员,引发朝堂之争吗?”看着离去的魏忠贤,站在身旁的赵志锐,此时皱眉说道。

  “为什么不会呢?”

  赵志伟神情淡然道:“朝中的阉党,只是一个宽泛的称谓,在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先前有东林党在朝,他们之间还能表面和气,但随着外部敌人消失,那内部间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再者说朝中的东林党,虽然说被阉党干掉了,但这并不代表着,朝中六部、京卿的那些大臣,全部都是阉党一系。”

  自万历年间开始,明末的党争是愈演愈烈,为了自己的利益,朝中的大臣也好,地方的官员也罢,他们相互算计,将大明陷入到无尽的内耗之中。

  大明传承三百载,存在着多少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的背后,就代表着一个个盘踞地方的士绅势力。

  传统耕农经济下,使得大明不知有多少以利益牵绊的势力,像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还有此前的齐楚浙党,这只是推到表面的派系罢了。

  “陛下,您不能被奸人蛊惑,纵容厂卫,行此等倒施逆行之举,若长此以往,京城必乱,大明必乱啊!”

  彼时,在午门处,数百众生员齐聚,他们跪在午门处,以‘读书人的风骨’,向内廷开始施加压力,以求能获取他们梦寐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