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42章 舌战
  天子垂听,魏忠贤陪同,这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定诏命所开廷议,不会简简单单的结束了。

  “平辽侯,本辅有些话,想在这皇极殿上,问问你。”

  乱糟糟的朝堂,黄立极的声音不大,但也吸引不少人注意,“你所做外城改造一事,究竟是为解赈灾后患所谋,还是公然违背我大明祖制呢?”

  本乱着的朝堂,此刻安静了下来,在场的廷臣、勋贵,神情各异的看向黄立极。

  “若是前者的话,难道平辽侯心中不觉得,你所做的这些事情,于国朝而言,有些过于激进?过于以力破之吗?”

  黄立极不为所动,缓步走到赵志伟跟前,说道:“几十万的灾民,被你所领赈灾指挥所,引到京畿一带安置,闹出那么多的风波。

  最后没法子了,想解决眼前所遇困境,就向天子进言,要重建外城,要修缮城防,将这么多灾民,这般强留到京城治下。

  平辽侯兼领锦衣卫之权,应该清楚我京城这边,聚养着多少百姓吧?眼下又多这么多灾民,给漕运带来多大压力?”

  有趣。

  当着这么多廷臣的面,句句不离质问本侯之意,然句句又再给本侯反驳之意,黄立极,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是得了魏忠贤的授意?

  还是你自己想到了什么?

  赵志伟听着黄立极所讲,双眼微眯起来,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却暗暗揣摩着,这廷议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没错!平辽侯分明就是为一己私利,想破坏我大明国策,以商贾之道,来大发其财,好破开大明的根本!”

  “明明不懂赈灾之事,却非要强出头,进谗言蛊惑陛下,使得本属陕西一地之事,眼下牵连多地,更扰乱京畿安定,给北直隶带来祸根!”

  “身为天津知州,不在天津为国朝分忧,却借圣宠,强留朝堂,分明就是蔑视大明律法,违背我大明祖制!”

  不少的廷臣,借着黄立极所讲之言,纷纷站出来,指责起赵志伟,那激动的神情,就好像杀了他们父母一般。

  “黄学士,你所问的这些话,本侯可以明确告诉你。”

  对这些狂吠者,赵志伟没有多加理会,纯粹浪费时间,赵志伟看着黄立极,朗声道:“本侯向天子所提,外城改造计划,是想了很久,也筹备了许久。

  别的不说,咱们直接提现成的例子,阜财坊的改变,相信朝中的这帮大臣,心里都清楚是怎么样的。

  王恭厂大爆炸后,朝廷难道没派人整治,可结果如何?

  倒塌的房屋,受灾的百姓,炸死、失踪的人口未统计出来,这些都是王恭厂一案结束后,客观存在的事实吧!”

  赵志伟讲到这里,那些情绪激动的廷臣,一时间没再说话,显然他们已然知晓,赵志伟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平辽侯,你不要拿阜财坊一地,跟你违背大明祖制,动摇重农抑商的国策,相互牵扯在一起。”

  周应秋皱眉说道。

  一句违背祖制,一句动摇国策,成了多少人攻击政敌的工具。

  “是本侯要说,还是你要说!”

  赵志伟强势回怼,看向周应秋喝道:“从接手赈灾差事后,本侯就是有意在引到一部分灾民,在京畿一带安置,为的就是重建外城!

  你们这帮官老爷,那都是高高在上的朝臣,出身显赫,手握大权,可你们谁关注过,居住在那里的百姓死活?

  居住环境恶劣,道路损毁严重,每逢大雨降临,必有百姓受灾,为了多赚几个铜板,拼死拼活!

  只怕你们都没看到吧!”

  赵志伟这番掷地有声的言论讲出,叫不少廷臣都皱起眉头,不少眼神都变得闪烁起来,南城是什么情况,他们多少也都听说了一些。

  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这难道有错吗?

  “说本侯所做之事,是在违背祖制,是动摇重农抑商的国策。”赵志伟垂手而立,神情冷然的朗声喝道。

  “那本侯倒是想要问你们一句,在我大明的祖制中,可有对大明子民所受疾苦,身为大明臣子,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祖制?

  你们拿着大明的皇粮,做着大明的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为官只为享乐,这就是大明的官员该有的吗!?

  这次赈灾之中,闹出这么多动静,难道皆是因本侯而起吗?这背后有多少人,想毁坏我大明社稷之根,难道你们就没想过吗?

  还是说你们这帮大明官员,乐此不疲的想要看着,我大明毁于懒政、怠政之下呢!?”

  好好的廷议,一个个只想讲自己所讲,不听旁人所讲,那赵志伟就没有必要,跟他们讲什么逻辑了。

  大明祖制这把利剑,你们能用,难道本侯就不能用了?

  “说得好!!”

  天启皇帝听的热血沸腾,坐在龙椅上叫好,刚才出来质问的这帮廷臣,那一个个分明就不想听赵志伟所讲,摆明就是一个态度。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天启皇帝这声叫好,叫皇极殿上的那些廷臣,一个个眉头都紧皱起来,这未免也太偏袒了吧。

  “陛下,请您恪守大明祖制。”

  赵志伟缓步走上前,对一脸兴奋的天启皇帝,垂首行礼道:“眼下诏命所开廷议,尚未分出结果,内阁未递奏疏,还请陛下能克制情绪。”看書溂

  轰!

  皇极殿内的这帮廷臣、勋贵,面露惊骇的看向赵志伟,直娘贼的,这赵志伟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明明是在力挺你,却当众劝谏起天子了,匪夷所思啊!

  “赵卿说的没错。”

  天启皇帝微微一笑,对赵志伟说道:“朕身为大明天子,怎能带头违背大明祖制呢?此进言,朕采纳。

  你们继续,不要停。”

  “……”

  原本火药味十足的皇极殿,此刻罕见的安静下来,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不少廷臣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了。

  “平辽侯所讲,本官倒是觉得有对的地方,但有些地方还是有失偏准的。”

  户部尚书李起元走出朝班,看向赵志伟说道:“借赈灾一事,重整外城,重修城防,这是利好于社稷的事情。

  不过平辽侯以商贾之道,起拍外城八坊之地,又要大兴商业,这难道也是对的事情吗?

  平辽侯一心为公,这是好事。

  可动摇重农抑商的国策,是不好的。”

  李起元这番话讲出,叫殿内一些不死心的廷臣,算是找到新的攻击方向,那一个个眸中闪烁着精芒。

  管财政的专业人士出场了。

  看来能讲些真实情况了。

  赵志伟收敛心神,看向李起元说道:“李尚书,你主管户部,朝廷有多少家底,是否收支平衡,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说实话,本侯也不想以商贾之道,那行此等事情,但你可知外城改造计划,要耗费多少银子吗?

  帮外城的那帮百姓,还有留守京畿的那帮灾民,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要帮他们获得谋生活计,是件多困难的事情吗?

  本侯直说吧,外城改造计划,算上修缮城防在内,前后要花费小两千万两银子,这笔银子朝廷能掏出来吗?”

  轰!

  本想站出来指责赵志伟的那帮廷臣,还有聆听赵志伟所讲的那帮人,就像是遭受雷劈一般,脸上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重建外城八坊,竟要耗费小两千万两银子?

  那可是大明几年的赋税总和啊!

  开什么玩笑!

  “真是越说越不着边际,平辽侯,你这是欺我等不懂这些吗?重建外城八坊,何以会花费这等巨资?!”

  “没错,这分明就是你想贪墨钱财,才编撰出这等扰乱朝纲之言,像你这等轻浮之辈,有何德何能在朝为官!”

  看着不断跳出的廷臣,一个个情绪激动,一副为国为民的嘴脸,在这里指责着自己,赵志伟笑了。

  跟这帮守旧派,在这里浪费口舌,真是一种浪费。

  明明他们就是不想让自己,借着主持外城改造计划,来扰乱他们原有的既得利益,可偏偏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在这里横加指责。

  说什么大明重农抑商的国策,被自己给动摇了,可眼前处在皇极殿上的这帮廷臣,哪个家族没有从事商业?

  本侯就是要撕破这种不正常的垄断!

  “本侯有没有贪墨钱财,不是你们张口就来的。”

  赵志伟神情冷然道:“外城改造指挥所,对每一笔银子的用处,都会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定期上呈内阁,还会公示出来。

  本侯倒想要问问你们,这些事情本侯敢做出来,那你们敢做吗?

  要是不敢做的话,就别在这里横加指责本侯,你们根本就不够格!”

  静。

  本吵闹的皇极殿内,此刻是死一般寂静。

  那些难以置信的眼神,汇聚在赵志伟身上,谁都没有想到,赵志伟会跟他们来这一手。

  一些本就觉得赵志伟所做之事,并没什么不对的大臣,此刻心中皆感慨起来,若大明能多一些,像赵志伟这样的人,那大明的朝局,又何以至此这般混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