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60章 朝野惊,武德充沛
  “赵卿,你可想过,蓟镇兵变平定的消息,传至京城之际,这满朝文武会有何反应呢?”

  解决蓟镇事宜后,天启皇帝便启程归京,与来时的焦躁心情不同,彼时天启皇帝心情很是愉悦。

  随驾的魏忠贤、张维贤、崔呈秀等人,皆能感受到天启皇帝,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到底带着怎样的含义。

  “这个…臣要好好想想。”

  赵志伟故作思虑,在众人的注视下,沉吟片刻后,对天启皇帝说道:“应该是,这怎么可能!

  赵贼所讲狂悖之言,竟成真了!

  这……这不可能吧?!

  真没想到,赵志伟麾下天津新军,竟强悍如斯!

  本官就知道,陛下御驾亲征,定能旗开得胜,你们看看,本官说的可对,哈哈……”

  见到此幕的魏忠贤、张维贤、崔呈秀等人,此刻嘴角抽动起来,他们万没有想到赵志伟,竟然会在天子面前讲这些话。

  “哈哈,赵卿啊赵卿,你对朝中文武的德性,还真是够了解啊。”

  天启皇帝大笑起来,指着赵志伟说道:“朕还真是没想到,赵卿能讲出这样的话,关键模仿的还那般惟妙惟肖。”

  “呵呵~臣这也是被弹劾的次数多了,没事就留意观察一下。”

  赵志伟干笑两声,对天启皇帝说道:“不过陛下此次御驾亲征,取得一日之战的大胜,那必将威震天下!”

  大明文官群体是怎样的德性,赵志伟心里还是清楚的,此次鼓动天启皇帝御驾亲征,来平定蓟镇兵变,所达到的成效,绝非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这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更像是一把高悬的利剑,不仅打醒了一些想作对的政敌,还震慑了一批潜藏的敌人。

  别的姑且不提,单讲这次平定蓟镇兵变,所展现出的震慑力,朝堂上对外城改造计划的反对声,就会相对减少很多。

  仅仅是这一点,此次这般大费周章,在赵志伟眼中看来,都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将有一批新政英才,会借外城改造计划步入朝堂!

  就当前大明所处的国情,单纯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是不纯粹的,是不完善的,唯有齐头并进,方能叫赵志伟的理念贯彻落实。

  在天启皇帝、赵志伟一行,朝京城赶回的途中,持蓟镇平定大捷军报的锦衣卫,以八百里加急之势,率先赶回京城。

  “这……”

  以顾秉谦、魏广微为首的内阁大臣,当接到蓟镇平定大捷军报后,那一个个神情都变得震惊、复杂起来。

  “这怎么可能啊!”

  魏广微面露惊异,难以置信的指着军报,双眸闪烁着精芒惊呼道:“刨去大军赶赴蓟镇的时间,还真一日就结束战斗了?

  这天津新军、神枢营的战力,竟强悍到这种程度?陛下此战指挥得当,迅速扑灭反叛,真真是我大明之幸啊!”

  震惊之余,先前反对御驾亲征的魏广微,当众便拍起天启皇帝的马屁,浑然不在意自己先前讲过什么。

  黄立极瞥了魏广微一眼,心中鄙夷了这个没原则的家伙,当初天启皇帝要御驾亲征,黄立极反对之意,相对要小许多,其所担心的是天子安危。

  毕竟就当前这种局势,若天子真在战场上,出现任何意外的话,那对大明,对朝廷来讲,都不是件好事,说不定会引发国朝震动。

  “诸公,我们要警觉一点啊。”

  黄立极看着神情各异的众人,说道:“此次出现的蓟镇兵变,竟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反叛。

  那么张国伟、蒋广胜等一众叛将,到底是为何反叛大明?

  若是因为朝廷未及时调拨粮饷,那问题就处在朝廷内部,毕竟在此之前,天子可是从内库调拨了……”

  “好啦,眼下是讲这些的时候吗?”

  顾秉谦此时挥手打断道:“当前我们内阁,要将这份蓟镇大捷的消息,尽快传到朝堂各处,更要传到京城各地啊!

  天子御驾亲征,旗开得胜,说一日平定兵变,就一日平定,似这等振奋人心的大捷,必须要叫所有人都知道才行!看書喇

  此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幸啊!”

  “……”

  黄立极、丁绍轼、周如磐、朱延禧这些内阁大臣,神情都变得怪异起来,想当初天子要御驾亲征,就属你这个内阁首辅反对的最厉害。

  虽说你个老小子,表面上不吭不响,可背地里授意多少人,现在就来这么一套出来,真是够两面派的!

  “来人啊!”

  文渊阁内这些人的神态反应,顾秉谦并没有多加理会,此刻的他情绪激动,喊叫道:“值守的中书舍人嗯?

  快,把这份军报,尽快誊抄出来,下发到各部、院、科、道等地!

  另给顺天府衙那边,也下发一份,叫他们即刻誊抄张榜,天子御驾亲征大捷的消息,必须传扬开来!”

  “喏!”

  进来的中书舍人,当即拱手作揖道,随后便将这份军报带走,准备按照顾秉谦所吩咐的,尽快办理此事。

  “武德充沛,我大明真是武德充沛啊!”

  看着离去的中书舍人,就好像他亲自参与此战一般,顾秉谦依旧激动道:“陛下此番所取大捷,于大明,于社稷来讲,那都是件极为振奋人心的好事。

  我等身为内阁大臣,理应替陛下,将此次御驾亲征之大捷,尽快传扬出去,这样才有利于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魏广微点头应道:“元辅所言极是,陛下身为我大明至尊,勤政,兢兢业业,为我大明社稷操劳。

  我等作为大明臣子,理应为陛下分忧才对。

  要本辅来说,此次平定蓟镇大捷一事,当传天下,好叫天下人知晓,我大明天子武德充沛啊!”

  一切都如赵志伟所猜想的那般,极为双标的顾秉谦、魏广微等人,在震惊之余,定会做出让天启皇帝增加威望的举动。

  先前群臣激愤的朝堂,在这样一种态势下,皆以最快的速度,知晓了天子御驾亲征,一日平定蓟镇兵变的消息。

  一时间,朝堂的风向彻底改变。

  “真没想到,大哥还真够猛的啊!”

  留守京城的赵志锐,看着手里的文书,面露笑意道:“天子此次统军御驾亲征,一日平定兵变,给我们的行动,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皇太极,你觉得这场大胜,是否掺假了?”

  说到这里,赵志锐笑着看向皇太极,将手里的文书,递了过去,那眼眸闪烁着审视的光芒。

  “镇抚使,罪臣觉得这一战,没有任何掺假的必要。”

  皇太极神情淡然,简单看了眼手里的文书,说道:“先前我锦衣卫堂司衙门,就传来了天津新军、神枢营的行军详情。

  在天子、平辽侯的指挥统属下,不管是麾下各部的行军、分驻,还是别的其他方面,表现得都非常出彩。

  尤其是神枢营各部,多数将士都是新招兵卒,可却能做到不逃脱,不涣散,这体现出我大明的武德充沛!”

  “哈哈,皇太极,你说的这些话,本镇抚使喜欢听。”

  赵志锐面露笑意,走上前,轻拍皇太极的肩膀,说道:“蓟镇闹剧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咱们行动的时候了。

  这次,若能将那些潜藏的大鱼捕获,你人身受到限制的枷锁,就能打开一些了,好好为大明尽忠,好处少不了你的。”

  “喳!”

  皇太极当即应道。

  看着拱手作揖的皇太极,站在原地的赵志锐,心里的警惕却未消减,回想起自家大哥先前所讲,皇太极乃少有之雄才,想要叫他老实,就要让其感受到大明真正的强大。

  不然只要有逃脱大明的机会,那他肯定不会放过,不过好在,这段时间他们所做的这些,已然抽走了皇太极逃回建奴的根底。

  皇太极想要活命,想要展示自己的本事,那除了臣服于大明,再没有任何可能了。

  “走吧,这次大哥既然说了,要叫你主导这一切,那就尽快收网吧。”

  赵志锐拉起皇太极,面露笑意道:“眼下,陛下正在赶回京城,咱们必须赶在陛下回京之时,把所有的大鱼都网住才行。”

  “嗯。”

  皇太极点点头,不过眼眸深处,那流露出的一丝落寞、挣扎、不甘,还是被赵志锐敏锐的觉察到了。

  不过他并没有点破这些。

  毕竟没被他们锦衣卫擒获前,皇太极是建奴的四贝勒,野心勃勃,为夺取建奴汗位而做着周密部署。

  眼下却过着寄人篱下,命运遏制在旁人之手,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怕做的还不如皇太极好。

  但这世上可没那么多如果,既然被擒获到大明了,那就要有相应的觉悟,以后除了捆绑在大明,捆绑在锦衣卫身上,皇太极没有别的选择了。

  想这些最基本的道理,不仅赵志锐心里明白,皇太极心里更清楚,这次八大家一旦落网,那他将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以后他所能做的事情,皆是围绕着大明展开,至于能有什么未来,这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