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08章 大明,在走一条新路(2)
  孙传庭的这番话讲完,叫天启皇帝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保证金一事他知道,那是参与外城改造的勋贵、官绅,所上缴的一笔银子,等外城改造结束后,是需要再返还给这些勋贵、官绅的。

  但是外城改造指挥所,实际控制的银子,在崇北坊等地竞拍开始后,将会突破两千万两,这叫天启皇帝理解不了了。

  “赵卿,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

  天启皇帝看向赵志伟,难以置信道:“一个外城改造,就叫指挥所这边,聚拢这么多的银子?”

  “陛下,这件事情讲起来很复杂。”

  赵志伟面露微笑,对天启皇帝说道:“在过来的路上,您也都看见了,外城所涉及的这些坊,新建起来的建筑,很多都是小高楼。

  这些小高楼,其实就是外城百姓居住的地方,这也使得很多土地,都被空置了出来,将用作其他属性的建筑来用。

  简单些来讲,就是以产业分属,来带动地价增值,指挥所这边,所聚拢的银子,就是透支的地产财政。”

  “地产财政?”

  天启皇帝听到这陌生的词汇,眉头微皱起来,显然对于赵志伟的构想,他并不能完全的理解。

  但是有一点,天启皇帝却明白,这次外城改造结束后,指挥所这边,至少能盈余超过千万两的银子。

  毕竟涉及到外城改造的那些坊,除了对外竞拍的地段外,还有不少,是外城改造指挥所直接负责的。

  “赵卿,这么多的银子,你都不上缴国库?”

  天启皇帝想起自己先前所讲,看向赵志伟说道:“外城改造指挥所,拿着这么多银子,准备做些什么呢?”

  先前天启皇帝以为,外城改造指挥所这边,能盈余个三四百万两银子,那都算是多的了,不想上缴也是可以的。

  可现在听到孙传庭所讲银子规模后,天启皇帝还真的很是好奇,赵志伟准备拿这笔银子干什么。

  “陛下,这笔银子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赵志伟想了想,对天启皇帝说道:“陛下,可不是外城改造竣工了,这事情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参与外城改造的这些勋贵、官绅,他们竞拍所得的那些地块,营建起来的建筑,是需要对外卖出去的。

  当然,他们要自留一部分,筹建自己的产业,那也是他们的事情,不过想要盘活外城,保持住外城的活力,终究是需要有人来接盘的。

  若是没有这些的话,那外城就将会成为一座死城,虽说住着大量的人,但必将会成为朝廷的负担。”

  眼下外城改造指挥所,掌控的那些银子,其实就是透支出来的地产财政,赵志伟必须要叫所有人,知道外城发展的潜力,这样他们才会扎堆来到外城购置产业。

  当围绕在外城这边,所新建起来的产业,能够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那么才能叫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新兴的工业体系。

  “赵卿,你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天启皇帝听到这里,言语间带着感慨道:“难怪说当初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你所做的事情,赵卿却表现得这般强势。

  按照你所讲的这些,那大明,就是在走一条新路啊,若是出现任何闪失的话,将会给大明带来不小的影响。”

  赵志伟点点头道:“陛下说的没错,不过臣有信心,能将这一切做好,帮助大明走好这条新路。

  若一切筹谋部署,皆能顺利落实下来,那么朝廷将能征收更多的赋税,以此缓解紧张的财政压力。

  不过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想要走好这条路,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相应的效果。”

  眼下的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下,虽说会给农业带来很大冲击,但相对应的,却能给工业带来极大的助力。

  只要能够解决粮食的底层供应,确保大明出现脱产工人,不会出现粮食危机,那么就能盘活大明。

  别的姑且不提,单说大明流通的银子,其实远没有全部体现出来,多数银子被各地士绅、地主窖藏起来。

  赵志伟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一点点引导这些士绅、地主,将他们所窖藏的银子释放出来。

  等到了那个时候,当生产力不断被提升起来,那相对应的,大明就将会注入活力,届时很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当然做了这样的事情,也会生出新的麻烦,比如通货膨胀,比如供大于需,不过赵志伟已然想好了解决办法。

  “现在想想,赵卿先前在天津营建新港,就是有整合京畿一带产业的想法吧?”天启皇帝想了想,对赵志伟说道。

  “据朕所知道的,在京畿一带出现不少棉纺织产业,等这些产业被释放出来,仅靠北方消耗,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势必就会形成海贸,除了倾销到南方外,只怕赵卿还想对外展开贸易吧,朕知道江南那边的商贾,私底下没少对外展开海贸。”

  在赵志伟的影响下,天启皇帝对赚银子的事情,那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私下也搜集了一些情况。

  赵志伟点头说道:“没错,其实我大明出产的东西,除了茶叶、丝绸、瓷器外,还有棉布、糖等各宗商品,在海外是极为受捧的。

  如果朝廷能主导海上贸易,引导着大明治下的群体,对外售卖这些东西,别的不说,单单是每年所征收的关税,那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在开海、禁海这件事情上,总是出现反复的原因,因为官方一旦介入的话,必然会叫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别看大明在此之前,在这件事情上反反复复,可坐拥东南这座宝地的士绅、商贾,那私底下可没少靠走私海贸,从中谋取到暴利。

  大明的天子,很多都是被蒙蔽住的双眼,才没有深入海外贸易一事,不然大明只会变得更富有,而不是把好处都进入到一些人的腰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