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17章 马拉火车(1)
  “大哥,那我就先回南镇抚司了。”

  赵志锐骑在马上,面露笑意,对赵志伟说道:“等忙完这段时间,记得回府,大娘可是记挂着你的亲事的。

  我娘去……”

  “好啦,快回去办你的差事吧。”

  赵志伟笑骂道:“这一天天的,都开始操心我的事情了,行啦,我回衙署了,有事就派人通知子仲。”

  “好嘞。”

  临别寒暄几句后,赵志伟便朝兵部衙署赶回,眼下这样暗潮汹涌的局势,需要他去干预的事情太多了。

  “子仲,你去把玉铉他们叫来,本侯有要事跟他们商讨。”赶回兵部衙署后,赵志伟对随行的赵崇德说道。

  “喏!”

  赵崇德应道,随后接过自家侯爷所递缰绳,便牵着马走了。

  眼下东林党的一些野心家,聚集在朱由检身边,具体在谋划什么,赵志伟并不清楚,但他不打算叫东林党死灰复燃。

  空谈误国的隐患,他心中比谁都清楚,有一个树立在朝中的阉党,都够叫他有的谋划了,若是再叫东林党回来,那就更不好玩了。

  所以他要开始行动了。

  “拜见侯爷!”

  陈奇瑜、孙国民结伴而来,见到赵志伟后,便恭敬的拱手行礼道。

  “玉铉,强生,都坐吧。”

  赵志伟忙着整理文书,随意的伸手示意道:“稍等本侯片刻,这里有些东西,需要你们看看。”

  二人闻言,相视一眼后,心中不由生疑,到底是什么东西,要叫他二人都过来?看起来很重要的样子。

  眼下由他们车驾清吏司,所分管的驿传改制,算是初见成效了,各地所设驿传局,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北直隶、辽东两地,有关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效率。

  虽说在此期间,也遇到不少问题,例如地方的掣肘,例如个别势力的算计,但所完善的地方驿传体系,也能从容应对这些,他们只需坐镇统筹即可。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搞的太过于轰轰烈烈,反倒是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这是本侯的一些想法,你们先看一看。”

  过了约莫盏茶时间,赵志伟拿着两摞相同的文书,分别递给陈奇瑜、孙国民,说道:“看完以后,有自己想法了,咱们再谈。”

  “喏!”

  陈奇瑜、孙国民压着疑惑,接过眼前的文书应道,随后便放到身旁桌案上,一份份认真翻阅起来。

  有着基层为官经历的二人,当看到所拿文书后,双眸皆微张起来,心中生出惊色,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家侯爷竟谋划着这等事情。

  赵志伟坐在一旁的官帽椅上,面露笑意的端着茶盏,呷了一口,观察着二人的神情变化,静静的等待着。

  “侯爷,这马拉火车一事,是针对削减关内三协防务,还有整饬北直隶治下卫所,您所想出来的对策?”

  过了少许,陈奇瑜看完手中文书,思索之后,看向赵志伟说道:“这在我大明治下,可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啊。

  此事若是以兵部的名义,递到内阁那边,交由陛下批阅的话,只怕会在朝中引起很大的动荡啊。”

  “是啊,侯爷。”

  孙国民紧随其后道:“田吉他们所做汰兵减饷一事,本意是为朝廷减负,去除掉一些臃肿的军费开支。

  您现在提出要从通州为起点,途经三河、蓟州、遵化等地,花费五百万两银子,修建一条所谓的铁轨直道,这根本就不现实啊!”

  看着二人的反应,显然赵志伟已经预料到了。

  毕竟田吉他们,所做汰兵减饷一事,能在朝中得到赞许与认同,本质上是为了给国库减负,这是对内阁、户部等衙署,都有着相应好处的。

  “抛开花费督造铁轨直道的造价,你们觉得这件事情,是否能给我大明带来好处?”赵志伟笑着询问道。

  “这……”

  陈奇瑜、孙国民相视一眼,陷入到沉思之中,那紧皱的眉头,不难看出二人在认真盘算着。

  “有好处!”

  在赵志伟的注视下,孙国民率先说道:“首先,这所谓马拉火车一事,需督造铁轨直道来运转,这样就需要大量的铁料。

  而依着现有北直隶治下,所筹建起来的冶炼作坊,其产量根本是不够的,若此事能做成的话,在北直隶乃至辽东那边,将会催生出大量的冶炼作坊。”

  陈奇瑜紧随其后道:“另外,此事若能推动下去,到时必然需要大量马匹,这也有助于我们车驾清吏司,加强对马政的管控力度。

  而催生出的大量冶炼作坊,势必会需要招募更多的人手,这样一来的话,北直隶、辽东两地,将彻底扫除所谓流民之事。

  同样,在赋税方面,朝廷也能收取相应的比例。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咱们所设驿传局,也能依着铺设的铁轨直道,借助马拉火车的便利,增强遵化至通州一线的运转速度。”

  作为昔日天津直隶州的地方高官,对马拉火车这等新兴事物,陈奇瑜他们的接受程度,明显要更快。

  而且他们也都想到了,自家侯爷督造铁轨直道,以马拉火车的形式运转,其根本是为了解决,一旦关内三协那边,遭遇紧急战况之际,朝廷这边便可借助此物,来快速调转各项军需,叫戍守京畿的京营,先一步赶赴临战之地。

  “其实所谓马拉火车,只是为后续要出来的蒸汽机,做铺垫。”赵志伟听完陈奇瑜他们所讲,神情正色道。

  “你们也都知道,在天津直隶州那边,所设匠户营,每年都占着大笔银子,钻研着各个领域。

  其中就有一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效,本侯叫其为蒸汽机,若它能真正定型,将会引发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

  蒸汽机?

  陈奇瑜、孙国民听闻此言,眉头皆微蹙起来,天津所设匠户营他们是知道的,每年花费很多银子,有州府调拨的,有东兴商号调拨的,这些在天津州府那边,都是公开的秘密了,但具体涉及什么,他们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