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40章 六月雪,暗涌横生
  在一层套着一层的大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那完善的官制体系,诠释了小农经济的种种。

  若是没有小冰河时期,若是没有频发的灾害,仅靠肆虐辽东的建奴来讲,大明想要耗死建奴,是断然没有问题的。

  毕竟说到底,建奴的核心人丁不过百万,就算暗地里有汉奸群体相助,可跟幅员辽阔的大明相比,那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明在辽东那边,可以出错很多次,建奴敢出错一次吗?

  出错一次,那就是伤筋动骨,那就是动摇根基!

  可偏偏大明又赶上小冰河时期,这导致大量的赋税,被用在赈灾上面,而受党争影响,所形成的吏治腐败,又加剧了地方失势。

  大明的守旧派,就是地方上的士绅地主,单一来看他们不强,可归拢到一域,那便是根深蒂固的势力。

  这造成的后果,便是大明在财政方面的萎靡,从而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之中,大明从来都不是败给了外人,是败给了内部。

  “赵卿,你觉得什么时候,我大明才能全面推行,你所谋的新政理念呢?”

  这段时间想了很多的天启皇帝,神情正色,看向赵志伟说道。

  “朕现在愈发的感觉,大明想要摆脱当前的泥潭,想要实现中兴的话,靠漫无目的的治理,已然是无效的事情了。

  从万历朝开始,大明就进入到一个怪圈中,江南本是富裕之地,可朝廷却偏偏在那里征收不上来赋税。

  说起来,这还真是件讽刺的事情。”

  “的确是讽刺。”

  赵志伟轻呼一声,说道:“不过陛下,当前还不是时候,至少在北直隶、辽东两地,一些事情没做好,做扎实之前,是不能冒然行动的。看書溂

  咱们抛开别的不谈,单说驿传改制期间,被揪出了多少小贪?错非是马拉火车一事,所闹出的动静过大,只怕他们抨击的点,就是驿传改制了。”

  天启皇帝听到这里,眉头紧皱起来,内心深处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这种明知道眼前很多事情,都是不好的,都是错的,可偏偏却不能轻动,这对天启皇帝来讲,是一种极为煎熬的事情。

  “赵卿是想多为大明培养些实干派?”

  收敛心神之后,天启皇帝说道:“可这总要有一个期限吧,不能说,过去个三五年时间,大明还是这样的一种境遇吧。

  朕觉得自己看到的越多,就越安耐不住,想要大刀阔斧谋革新的念头,不然大明迟早要毁在这帮自以为是的庸才之手!”

  看来天子是想了很多啊。

  这新旧思想大碰撞,先把天子给碰撞出来了。

  赵志伟感慨之余,笑着说道:“三五年的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了,等辽东、北直隶两地,全面铺设起铁轨直道。

  到那个时候,天津那边所研制的蒸汽机,第一代就能定型量产,到时候陛下就算不想改变,那臣也要劝谏陛下了。”

  “哈哈…”

  天启皇帝闻言大笑起来,说道:“赵卿啊赵卿,你做事永远都是走一步看三步,这一点朕比不过赵卿。

  不过推动新政革新的决心,朕可一点不比赵卿少,尤其是在见到这么多以后,就变得愈发坚定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卿与朕,是在跟全天下的利益群体,在作斗争,这点叫朕感到极为亢奋。

  试想一下,当大明恢复朗朗乾坤,恢复清平,那将会是何等强盛的存在啊,朕还会被人诟病成荒唐天子,赵卿还会被诟病成国贼吗?”

  还挺记仇。

  赵志伟笑了,看着神情冷厉的天启皇帝,他心中便知道,有天启皇帝的绝对支持,自己所谋之事,必然能减轻不少的压力。

  “皇爷,出事了!”

  魏忠贤匆匆赶来,神情有些慌张,拿着一份奏疏,对天启皇帝说道:“据陕西布政司来报,延安府一带大风雪三月。

  这使得当地百姓民心沸腾,且已影响到绥镇、庆阳府、西安府等地,且据东厂番子来报,说当地士绅还趁机大肆兼并土地!”

  “快拿来叫朕看看!”

  天启皇帝闻言,皱眉喝道:“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先前陕西就闹灾,不是迁移走了不少灾民吗?

  这点赈灾事宜,难道陕西布政司那边,还处置不好吗?!他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赵志伟眉头微皱,心中却暗暗说道,不是他们处置不好,实则是地方势力庞大,在陕西为官的那帮人,想要做好,就只能跟这帮士绅地主妥协啊。

  更不要说在陕西那边,除了士绅地主,可还有藩王、权贵的,对底层百姓来讲,大灾即大害。

  可对其他群体来讲,大害即大利啊!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天启皇帝情绪有些激动,合上手里的奏疏,递到赵志伟身前,说道:“赵卿你看看吧,我大明怎会有这么多的废物!”

  接过天子所递奏疏,赵志伟神情严肃的翻看起来,这其中还附着东厂所探情况,与陕西布政司所报,竟还有着很大的出入。

  看来欺上压下这种态势,在大明已然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陛下,你先消消气吧。”

  赵志伟合上奏疏,皱眉说道:“这次延安一带闹出灾情,朝廷除了要赈灾之外,只怕还要应对更猛烈的舆情了。”

  “赵卿,你难道是说,那帮人会抓住这次灾情说事?”天启皇帝冷静下来,看向赵志伟说道。

  “只怕是这样的。”

  赵志伟点点头说道:“陛下想想,在此之前的舆情中,就有人以此来抨击过马拉火车之事。

  眼下延安一带闹出灾情,不管此事是怎么出现的,依着那帮人的德性,定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此之前,臣就记得有过多次,借上天降下惩罚之说,来抨击朝中政务,还有打击与之政见不合之辈。”

  在封建体制下的大明,像赵志伟所讲之言,那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毕竟这可是上天所赐予给他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