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42章 清流的盛宴(2)
  “眼下据我所知,魏阉已从司礼监,将关于陕西灾情的奏疏,呈递到天子那边了。”一道略显低沉的声音响起。

  “且赵志伟当时也在场,若我没有猜错的话,依着赵志伟的性格,定然会联想到什么,不然先前咱们所取优势,也不会落得这般被反压的境遇。

  所以依着我之见,想要利用好这件事情,就必须要叫更多的人,参与里面,对朝廷造成相应的压力才行。”

  “附议!”

  “附议!”

  “附议!”

  数道声音几乎不分先后,纷纷响起,见到此幕的钱谦益,陷入到沉思之中,想叫更多人参与进来,那就要扩大事态。

  “若是这样的话,一个是叫国子监的生员,多多的参与其中,这一点老夫能设法鼓动,诸位就不必多费心了。”

  沉思许久后,钱谦益正色道:“另一个就是传出赵志伟欲插手陕西灾情,准备再度迁移灾民来北直隶,抢占土地。

  还有若是有可能的话,应闹出一些能惊动朝廷的动乱,这样一来的话,我等所谋之事才能成。

  只要能将赵志伟拉下马,能把魏阉他们打下来,那被魑魅魍魉盘踞的朝堂,才有可能恢复清平。”

  “附议!”

  “附议!”

  钱谦益所讲之言,虽说同意的间隙很长,但最后在场的众人,也都认可了他所讲,事情到了眼前这一步,那不能就这般半途而废啊。

  为了闹出这样的动静,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倘若最终没达到他们的目的,那损失实在太大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赵志伟在京城这边,所做的种种事情,已影响到北直隶治下的不少事态,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倘若没牵扯到利益之争,以钱谦益为首的这帮人,是不会选择与赵志伟为敌的,毕竟其从崛起于天津开始,就表现出极为强势的一面。

  不管是领兵奉命援辽,还是在天津出任天津知州,亦或待在京城之后,那都做出了一番难以置信的成就。

  但既然牵扯到了利益之争,有些事情就不能以思量所能衡量的。

  “侯爷,您说赈灾一事,下官是没有疑问的。”

  陈奇瑜眉头微蹙,看向赵志伟说道:“但是说陕西再出灾情,能跟马拉火车与天惩牵扯在一起,这是否还需再推敲一番?”

  “玉铉是不相信那些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

  赵志伟放下手中文书,端起手边的茶盏,呷了一口,淡笑道:“或许这件事情,最后可能不被他们利用,但我们不能不做这方面的预防。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做马拉火车一事,所影响到的领域很多,直接或间接叫很多人受损。

  咱大明到底有多少士绅地主,这是没有衡量数值的。

  且他们跟朝中官员,地方官员,亦或者勋贵群体,私底下有多少牵连,我们也都是不得而知的。”

  “下官赞同侯爷的说法。”

  孙国民重重的点头,说道:“或许这跟下官的出身有关,在这些人的眼中,他们从没正眼瞧过底层百姓,或者像下官这类寒酸的读书人。

  每每出现灾情的时候,便是他们肆意敛财的大好时机,兼并土地,逼良为娼,发利钱等等,这些都是存在的。

  想当初在天津三卫的时候,若非侯爷一点点改变,用自己的意志赈灾,天津一带不知会死多少人。”

  提及这个沉重的话题,使得气氛有些凝重,陈奇瑜陷入到沉思之中,说起来,陈奇瑜是保德州人士,其家在当地还算比较殷实。

  像孙国民这类从底层一点点打拼上来的,他们在一些想法上是有分歧的,但有分歧并不代表会相互拆台。

  “或许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陈奇瑜沉吟片刻,皱眉说道:“的确,若是被人操纵这等言论,所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所难以预想的。

  如果说……”

  “大哥,出事了!”

  陈奇瑜的话还没讲完,赵志锐却匆匆跑了过来,皱眉说道:“国子监那边,不少生员不顾规矩,开始聚众议论起朝政了。

  而且锦衣卫这边,已查明在信王府的西席了,是钱谦益,此人按理说不该在京城,可偏偏跑到了信王身边。”

  讲到这里的时候,赵志锐将所拿文书,递到了自家大哥身前,而听闻此言的陈奇瑜、孙国民,眉头皆紧蹙起来。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赵志伟翻看着手里的文书,嘴角微微上扬道:“本侯记得这钱谦益,不是他们东林党的所谓党魁吗?

  没想到东林党被阉党打压下来后,竟然还贼心不死,看起来,他们还是蠢蠢欲动,想要再度在朝堂上崛起啊。”

  “侯爷,倘若是这样的话,那先前所拟定的赈灾事宜,只怕需要重新制定了。”

  陈奇瑜皱眉说道:“先前的确是下官把问题想简单了,这东林党是最善权谋算计的,对时局的运用,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鉴于侯爷先前干预过陕西赈灾,就当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他们肯定会以此作为破局的手段之一。

  所以靠朝廷层面,来做出迁移部分灾民的事情,不能再做了,但向陕西一带,运输红薯、土豆之类的果腹之物,还是有必要进行下去的。”

  赵志伟点头说道:“陕西一带多灾,尤其是延安府一带,先前经历雪灾,造成农作物全部冻死。

  但现在情况缓和不少,向那边运去红薯、土豆之物,除了叫灾民果腹之外,再叫他们抢种一茬应急粮,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赵志伟大力支持下,由天津州府下辖农科,所培育出的红薯、土豆等物,已然有着不少数量。

  在多灾多难的小冰河时期下,相对来讲,不用过多伺候的这些农作物,是可以保证一些基本口粮的。

  毕竟灾情到来之际,连观音土这种明知吃了,最后会涨死的东西,饿红眼的灾民都敢吃,那还有什么是他们所不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