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59章 新旧碰撞(2)
  “证据?张口就来?”

  另一名国子监监生,气愤的走上前,沉声喝道:“难道你们都是聋子,都是瞎子吗?眼下京畿这边,甚至北直隶是什么样,你们都看不见,也听不见吗?”

  “哦?此意何解?”

  陈奇瑜微微一笑,神情淡然道:“本官是车驾清吏司郎中,有众多要务要忙,没有闲情逸致,去打探那些所谓的真相。

  抛开本官是官这一面不谈,咱们都是大明的读书人,既然相聚午门,那就以理论道,拿出事实真相。”

  “你说你有要务要忙,没有闲情逸致,便姑且当做是真的。”

  那名国子监监生,情绪激动的说道:“你想要事实真相对吧?好,那我刘志林便拿出事实真相,叫你们这帮官老爷知道。

  造成当前这种局面的,便是从赵志伟出任兵部尚书,要搞什么所谓的驿传改制,想在陛下那里,表现出自己做了政绩,才导致后续一系列劣政出现。看書喇

  削减关内三协防务,裁撤整顿北直隶治下卫所,后面有闹出什么马拉火车的闹剧,这一桩桩,一件件,你身为兵部下辖的车驾清吏司郎中,难道都不知情吗?

  那赵志伟到底藏着什么心,你们这帮家伙比谁都更清楚!”

  刘志林的这番话讲出,引得身边一众国子监监生叫好,在他们的眼中,当前北直隶治下,之所以会闹出这么多事情,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赵志伟!

  要是没有他的话,哪儿会出现这么多事情。

  围观的那帮朝中大臣,一个个神情各异,本该回各自衙署忙碌的他们,此刻就静静的站在一旁观看。

  “刘志林是吧?”

  陈奇瑜也不气恼,神情淡然的说道:“首先,你质疑本官是否务实,本官姑且就当你个人的臆想。

  说到底,本官拿的是大明俸禄,是否做事,不是你这个国子监监生,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的。

  其次,在你方才的言论中,句句都在阐述一个观点,那便是平辽侯,不配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那本官倒是想要反问你一点,在车驾清吏司这边,未推动驿传改制以前,朝廷每年要掏出多少钱粮,以填补驿传亏空,你可知晓实情?

  而在驿传改制推动后,仅北直隶、辽东两地所设驿传局,现在改变的如何,又替朝廷省去多少开支,你又了解多少?”

  “……”

  刘志林沉默了,对这些事情他一个国子监监生,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呢,但这并不妨碍他想声讨赵志伟啊。

  “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孙国民走上前,站在陈奇瑜身旁,看向刘志林他们说道:“是不知道实际情况呢?还是说不出口呢?

  好,既然你们不说,那本官便说给你们听。

  未推动驿传改制前,每年朝廷这边,要支出百余万两银子,还有数十万石的粮食,来填补驿传亏空。

  并且在此期间,还常有贻误传递、铺丁聚众闹饷等各类事情发生,这些情况你们可了解?

  若觉得本官说的有假,这户科、兵科的人也有在场的,你们可以询问一下他们。

  而驿传改制以后,仅北直隶、辽东两地所设驿传局,不仅能实现各项开支自负,还能向朝廷上缴数十万两银子!

  这便是你们口中的劣政?

  倘若这还是劣政的话,那你们来告诉本官,什么是好政策?什么时候朝廷做事,需要你们这帮未出仕的读书人评议了?!”

  孙国民那掷地有声的质问,叫刘志林这帮国子监监生,立时就被质问住了,他们没有想到竟有这样的事情。

  “有趣!”

  站在午门城墙上的天启皇帝,听到这些慷慨激昂之言后,忍不住笑出声来,对赵志伟说道:“赵卿啊赵卿,你麾下这帮官员,还真是跟我大明官员的做派不同啊。

  拿事实讲依据,说的那帮夸夸其谈的读书人,是哑口无言啊。”

  “……”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崔呈秀等一众大臣,听到自家天子所讲后,那一个个神情变得古怪起来,这天子偏袒之意,未免也太明显了吧。

  “不对,你们说的不对!”

  另一名国子监监生,此时走上前来,瞪眼喝道:“就算,就算驿传改制一事,是帮朝廷分担子了。

  那某倒是想要问问,为何在朝中诸公,皆赞同的关内三协防务削减,北直隶治下卫所整顿,帮朝廷减轻开支的同时,为何又蒙骗天子?

  提出那祸国殃民,劳民伤财,动摇大明龙脉的马拉火车之事,这摆明就是赵志伟存有私心!

  某所知道的,参与此事的人,皆是京城的一些勋贵,还有众多官绅,他们先前靠着蒙骗天子,聚拢大批本不该逃难来北直隶的灾民,开办了大量的作坊,这又是在动摇我大明重农抑商的国本。

  种种迹象表明,赵志伟名义上是我大明臣子,可实际上呢,却是一心谋取私利,想要谋权的权臣!!”

  “哈哈……”

  此言一出,叫陈奇瑜、孙国民等一众人,皆忍不住大笑起来,说实话,跟这帮夸夸其谈的读书人,在这里浪费时间的论道,真真是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

  错非是天子下旨,叫他们出午门,来跟这帮读书人,还有那些言官御史辩驳,陈奇瑜他们才没这闲功夫。

  “你们这是何意!?”

  一名户科给事中,站出来,指向陈奇瑜他们喝道:“人家好言好语的跟你们在此辩论,却表现出这般态度,此为大明命官该有的气量吗?”

  这个时候知道强调气量了?

  真真是可笑至极啊。

  陈奇瑜、孙国民他们,此时算是彻底明白,先前自家侯爷所讲,大明落后的守旧派,把持着朝纲,在大明各地为官,才是大明最大的原罪。

  倘若在大明上下,都充斥着这种务虚不务实的家伙,一个个只会长一张嘴,那真的是大明的悲哀。

  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逆转这种不良之风,叫大明能够拨乱反正,回到原有的轨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