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20章 国之柱石(1)
  这大明啊,的确有着众多的硕鼠,然也有着大批忠良,在大明遇到威胁的时候,便会挺身站出来,以全大明之根。

  “仲忠啊,我这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孙元化面露忧色,看向赵兴斌说道:“你明知道,盖州府、复州府两地,有那帮家伙的同党,还为何非要叫我,来金州府这边视察啊。”

  “老兄,不必这般激动嘛。”

  赵兴斌微微一笑,给孙元化递上茶盏,说道:“来来,喝茶,喝茶,叫老兄离开兵备道衙署,就是为了更好的除贼啊。

  如若不是这般的话,那他们又怎会放松警惕呢?自老兄出任辽南兵备道副使后,咱辽南这边,被抓了多少庸将?”

  “这……”

  孙元化下意识接过茶盏,见赵兴斌这般气定神闲,那心里的焦虑,算是稍稍减缓了一些。

  不过这次大明闹这么大动静,关键还涉及到辽东,身为孙承宗的副手,协理辽南事,他又怎能真的安定下来呢?

  “仲忠,你给我撂个实底。”

  孙元化呷了一口茶,随手放下,向前探探身,对赵兴斌说道:“那张都使,到底做了哪些准备?

  还有,孙督师会下达怎样的军令,来叫辽东堂司衙门转递,是否涉及到毛文龙、刘兴祚所部?”

  作为赵志伟一手提拔起来的,张德胜跟赵家关系匪浅,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赵兴斌为了避嫌,可从未主动找过张德胜。

  除了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务,赵兴斌向来不插手别的事务,单一个金州府发展,都够他忙活的了。

  “老兄,说实话,我知道的跟你一样多。”

  赵兴斌收敛笑意,正色道:“你也知道,自我大明收复辽南之地后,又是撤卫设府,又是增设辽南兵备道,还有专司军事的边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南是整个辽东,军政分离最纯粹的地域,不像辽西那边,至今还有些没贯彻下来。

  眼下所涉及到的事情,已上升到整个辽东,那有任何部署筹谋,必然是辽东督师府在决断。”

  “嗯。”

  孙元化点头应道,赵兴斌说的这些都是实情,眼下闹出这档子事情,俨然已超出他们的职权。

  只是眼下的辽南,好不容易才有当前的复兴之势,他这个辽南的一把手,是真的不愿看到,就因为一帮硕鼠,背地里干出的那些勾当,导致辽南毁于一旦啊。

  “真真是可恶至极啊!”

  孙元化一甩袍袖,面露愤慨道:“我还真是没有料想到,在咱辽东这边,竟还藏着这么多的硕鼠!!

  想当初平辽侯领锦衣卫事,先后揪出李家、麻家,还有从晋地逃窜的八大贼,本以为在我大明境内,不会再有暗通建奴的家贼了。

  可……”

  “利益动人心啊。”

  赵兴斌感慨道:“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其实也能理解他们为何这样做,毕竟先前属于他们的既得利益,被一点点剥离下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这人啊,一旦品味到权力所带来的滋味后,想要让其轻易放下,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是违背人性的。”

  孙元化陷入到沉思之中,显然赵兴斌的这番话,叫他有所触动,不过更叫他担心的是,对待这次大规模的除贼,孙督师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副使,知府,金州千户所千户李正南,求见。”

  金州府同知石国柱,匆匆走进正堂,对孙元化、赵兴斌拱手道。

  嗯?

  孙元化、赵兴斌闻言,相视一眼后,显然是猜想到了什么,看来一直沉默的辽东督师府,要吹响除贼的号角了。

  “见过孙副使,见过赵知府。”

  李正南在来到正堂后,对孙元化他们抱拳一礼,随后道:“我金州千户所这边,接堂司衙门,转辽东督师府密函,请两位看过后,即刻焚烧,并按上面指示来办。”

  说着,便将手中的密匣,连同钥匙,一同递到了孙元化、赵兴斌面前。

  赵兴斌、孙元化配合之下,打开密匣,并拆掉上面完好的密封,随后便取出密函看了起来。

  “封锁金州府治下各港五日,明日毛文龙麾下第一镇,就要秘密抵达金州府,命辽东水师,将其护送到宁远城……”

  看着密函上的内容,孙元化、赵兴斌双眸微张,心中生出感慨,这动静闹得可不小啊,竟出动这么多精锐之师。

  “仲忠,事不宜迟,你抓紧以金州府衙之名,将这些指示落实下来吧。”孙元化神情正色,看向赵兴斌说道。

  “眼下天子在蓟州镇那边,跟来犯的建奴展开激战,咱们辽东这边,就算是除贼,那也绝不能出任何乱子。”

  “是。”

  赵兴斌将手里密函折好,随后看向石国柱,说道:“元盛,你即刻召集人手,以金州府衙之名,对各县、各港宣布金州府全境,进入戒严状态。

  对外宣称,金州府海域出现大批西洋战船,为稳定辽南局势,全境戒严五日,从这一刻开始,金州府这边,许进不许出!!”

  “喏!”

  随着辽南撤卫设府,并在金州府治下,大规模筹建对外贸易的海港,这也使得辽南这边,出现一些西洋海商。

  所以赵兴斌这样的做法,能避免打草惊蛇之事,毕竟除了辽东堂司衙门外,谁都不知道辽南这边,究竟藏着多少辽派将门的同党。

  向对金州府所下指令,在复州、盖州等地也都有,同样对毛文龙、刘兴祚等部,孙承宗也都下达了相应的指令。

  作为辽东督师,孙承宗在辽东的威望极高,尤其是在辽南这边,敢放权,有求必应,这也使得辽南的发展,远比辽西要好上很多。

  现在以祖家为首的辽派将门,为了自己的那点私利,在背地里折腾出这样的事情,损害大明的利益,这是孙承宗所决不允许的。

  倘若这样的家贼硕鼠,都不能全部清除干净的话,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还会再度上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