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王朝那些事儿>最自信且最无奈考生夏竦后记(上)
  在介绍杨氏的反击之前,再继续说一下夏竦在考场上惊人的成绩,二十岁出头的夏竦,在考中科举得了二甲第一名之后,又参加了贤良方正科(制举的一种)的考试,他要证明自己:不依靠高考加分,我依然很强很强。

  成绩出来之后,夏竦考中了。厉害了,夏竦!

  为什么要专门去说夏竦很厉害,科举考全国第四名,已经相当厉害了。但是,制举比起科举,有着更高的含金量。

  制科,可以说是宋代最难考的考试,没有之一,两宋上下三百二十年,考中制科的只有四十九人,凤毛麟角,夏竦就是这四十九分之一,另外透露一下,苏轼也是这四十九分之一。想想他们有多牛吧!

  夏竦的文章能经天纬地,亦能改天换地,更是惊天动地。当时,有一位叫杨徽之的翰林侍读学士称赞他“真宰相器也。”

  大中祥符三年,也即公元1010年,夏竦被选为国史编修,与王旦等一齐编修《起居注》,又参与编写《册府元龟》。这些,看起来都是通往宰相道路上所必然途径的道路。

  少年得志的夏竦,一路顺风顺水。

  但是,同样是夏竦,坚定地认为:人不风流,枉为少年。

  夏竦这个人,有着自己的劣根性,有钱有权之后,渐渐爆发出来。他相当爱女色,相当贪财,当然,对于夏竦来说,只有贪了更多的钱,才有资本去好色。

  娶几个漂亮妹妹当小妾,在当时,尤其是在大宋的上流社会,完全可以理解,一桩风流韵事嘛。但有一个前提:老婆要同意,否则,够受的。

  有句话叫: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

  可是,夏竦家里的红旗,偏偏就倒了。夏竦没有摆正位置,本末倒置。

  当他官越做越大时,妻子也越来越老。很快,夏竦已经四十岁了,到了强仕之年,也被称作“不惑之年”。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年届四十的杨氏,容颜憔悴、人老珠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魅力,渐渐地,他被夏竦厌弃。

  然而,杨氏并不甘心,那是因为,自己的主要对手贾玉兰也是这个年龄。没错,她也老了。

  可是,就是她,夺走了夫君的心。

  她不光夺走了夫君的心,还亲自培养了几个妙龄少女,送到夏竦身边当小妾,夏竦自然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夏竦心里已经没有我了。

  夏竦早年为自己的情人贾玉兰写过一首《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而此时此刻的夏竦,为了达到自己卑劣的目的,竟然让贾玉兰培养的那几个小妾一起将这首词合唱,就在家里的后花园唱,就专门唱给杨氏听。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歌曲悠扬,可杨氏听了很心碎。

  杨氏渐渐失去了理智,她冲上去,对着夏竦咆哮:“你夏竦贪污国家和地方多少钱你自己不知道吗?不贪污那么多钱,你养得起这么多小妾吗?我这里可是有你贪污的证据,你吃不了兜着走。”

  夏竦呵呵一笑:“你可以去告我,我们过不了可以离婚。”

  杨氏一看,夏竦竟然不慌不乱,看来夏竦今天这样做是蓄谋已久,但是,她不想离婚:“我们的婚姻,是先帝赐的,你怎么敢忤逆先帝。”

  夏竦:“呵呵。”

  杨氏真的忍无可忍,冲上去,对夏竦就是一巴掌,打得很重,杨氏的指甲又很长很尖,在夏竦的脸上划了一道血痕,清晰可见。

  然而,被打了的夏竦内心却异常高兴,因为他知道:有了这道血痕,他就可以离婚了。

  他觉着,自己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无所畏惧了,他才不怕杨氏去开封府告他,告了更好,离得更快。他更以为:杨氏是重感情的,她说的都是气话,她不敢来真的。

  可是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以前爱的越深,现在恨得就越深。杨氏下了决心要告夏竦。

  天禧元年,开封府尹包拯(包青天)接到一个状子:杨氏实名举报自己的丈夫夏竦贪污受贿。在这个状子里,她详细列举了夏竦这些年的贪赃之事,包拯决定再一次铁面无私,狠狠滴弹劾一次夏竦,这样或许可以让朝廷对这样的大贪官一撸到底;可是,仔细看完状子之后,包拯犹豫了:一些涉及宫闱秘闻的内容让包拯这个开封府尹看得有些胆怯。

  清官难断家务事,包拯心里这样想:更何况,有些事,还是皇帝的家务事呢,管,还是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