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极品皇帝>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粮仓
  十万册!

  对别的书行来说,简直就是天花板。

  但对随园书局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有铜活字,被工匠们熟练的排版后,直接拿来印刷。

  而且,因为李枫让人刻出来的铜活字数量比较多。

  大周诗词三百首,竟然能一次排版成功。

  剩下的,就是印刷和装订。

  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自然速度极快。

  辛苦了足足一天一夜。

  足足一万册大周诗词三百首,就被刊印出来。

  这天。

  李枫也古意起了一个大早。

  当他和运送大周诗词三百首的马车一起离开随园后,发现随园外,汇聚了数以千计的大周读书人。

  看到马车使出。

  这些大周读书人,瞬间精神大振,疯狂冲了过来。

  “快,给我一本。”

  “也给我一本,我昨天晚上就来排队了。”

  “兄台,你昨天晚上来的,你也好意思站在我面前?我昨天下午就来了。”

  哗!

  数十辆马车前面,挤满了大周读书人。

  若非他们现在要强的是大周诗词三百首,恐怕李枫心中更加慌乱。

  “这……疯了,疯了。”

  李枫苦笑一声。

  见此刻,大周读书人为了一本大周诗词三百首,已经开始不顾斯文的大打出手,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我说诸位,你们可都是我们大周读书人,能不能顾点面子?不要在这里哄抢行不行?要理性消费啊。这大周诗词三百首,一个人看完了,借给另外一个人看,也不是不行啊。”

  话音刚落,无数怒骂声瞬间袭来。

  “你又不是读书人,就不要管我们读书人的事情了。”

  “就是,你在此刻顾面子。只是想要错失大周诗词三百首吗?”

  “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我们就要野性消费……哎,你们抢书啊,谁他妈拽我裤子来着?”

  现场乱作一团。

  好在大周读书人都有良知。

  虽然抢了书,但也没有忘记给银子。

  这天!

  李枫印象十分深刻。

  一万大周诗词三百首,半天时间就被大周读书人哄抢一空。

  而且,还有陆续赶来的大周读书人,因为没有买到大周诗词三百首,在随园外骂街。

  ……

  李枫的诗词,在大周大火了一把。

  甚至,成了大周读书人的必读之物。

  但,此事李枫自己却并未放在心上。

  他想要做的,不过是想要给大周读书人提供一些精神食粮而已。

  他最关心的,依旧是自己的压水井。

  数天前,压水井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并送到了随园中让李枫过目。

  李枫亲自测试后,又给出了改进意见,让大周工匠继续改进。

  这天,李枫刚回到了随园中。

  正要休息,却看到李灵溪带着两名暗卫急匆匆走了过来。

  ”陛下,新改进的压水井已经送来了。请你过目。”

  “哦?在哪里?朕这就过去看看。”

  李枫神色一喜。

  和李灵溪一起,很快来到了随园中的一口井旁边。

  这口井,足有两丈多深。

  此刻,压水井的样品已经安装完毕。

  李枫神色一喜。

  在压水井中,加了水后,开始压。

  呼!

  压杆落下,甘甜的井水,瞬间从地下涌上来。

  不都是,就流入了压水井附近的水渠之中。

  看到这里,李枫不由大喜。

  “成了!这压水井一点都不费事。而且,两丈多的地下水,都能轻松压上来。我大周北方的田地中,若是多了压水井,准备变成粮仓。我大周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李枫狂喜道。

  李灵溪见此,连忙道:“陛下,工部的工匠说,这压水井的制作成本可不便宜。不知我大周百姓……”

  “放心,朕岂能让我大周百姓吃亏?这压水井,国库掏一半,剩余的一半,朕自己拿出七成,剩余的三成由大周百姓自己承担。如此算下来,一口压水井的费用,摊牌到百姓手中,也不过是三钱银子而已!”

  李枫轻笑。

  三钱银子!

  这对如今的大周百姓而言,不过是数天的生活费而已。

  用这点银子,能给自家的田地中,安装一口可以随时灌溉的压水井,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看書喇

  “陛下大才,那我这就通知工部作坊,尽快赶制压水井?”

  “嗯。我们大周的压水井制造出来,不光要我们自己用。别的国家也可以用。但,他们自己需要花钱买。价格是成本价的两倍。”

  李枫淡笑。

  李灵溪闻言,恍然大悟。

  “陛下对我大周百姓而言,真是福星啊。”

  一时无话。

  很快,大周工部作坊又开始连轴转。

  不停的替大周百姓打造压水井。

  并且,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盈利。

  大周的压水井造出来后,并未在大周第一时间安装。

  而是全部销售到了国外。

  让大周赚足了银子。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销售压水井的利润,就高达三十亿两。

  而之后,大周百姓才开始承担很少一部分费用,自己安装压水井。

  这让大周北方靠天吃饭的百姓,有了很大的期待。

  ……

  大周的发展如日中天。

  尤其是大周工部作坊,更是成了大周最先进的代名词。

  只要是大周工部作坊出产的产品,无论是在大周,还是在国外,都十分抢手。

  尤其是大周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压水井等新鲜玩意,送到了更遥远的地方时,他们更是赚的钵满瓢满。

  而大周,更是从中获利颇丰。

  一晃,足足两年时间过去。

  大周北方虽然引来了一场干旱,但依靠压水井,北方百姓并未受到旱灾的影响,日子依旧正常过。

  而这段时间,天威教在大周境内,更是彻底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根本无法在大周境内传播。

  只要发现天威教教徒,大周百姓就会第一时间将其举报。

  并从大周官方,领取足足五千两银子。

  也正是如此,大周百姓将天威教教徒称之为行走的五千两。

  当然,这些事情对李枫而言,也没啥太大的意义。

  这两年,他在大周皇宫深耕。

  不但让徐皇后产下了龙子,更让郑筱萸、陈雨晴等人纷纷中招。

  原本人丁不旺的大周皇宫中,倒是多了不少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