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科幻末世>沙棺>第246章 身不由己
  王大林在大学的时候,曾经一个秋日的夜晚,一个自命清高的教育者给他的学生们侃侃而谈,凡是他所说的,全是大道理。

  之后,可笑的事情发生了,这名教育者倡议,所有人应携起手看来,将我们的校园环境卫生共同创造好,将我们的校园打扮的五彩缤纷。

  此人痛斥有些人的素质就是低,没有素质,吃完东西,苹果皮,香蕉皮,随手一扔,根本就没有一点集体意识。

  他还举了一个特别令人贻笑大方的例子,他在校园里抽烟时,有时一个烟头都要捏在手里十几二十几分钟,之后找到垃圾桶才扔进去......

  以前,王大林还对此人有些好感,可从那以后,一丝丝好感都没了。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虚伪中生存。

  他们的怡然自得,不过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那份狭隘的欲望。

  他们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香的,而别人做什么都是臭的。

  王大林越想越气,而且越来越觉得烦躁。

  有些反感的情绪莫名涌上心头。

  有时别怪自己去抱怨太多,真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抱怨一下。

  你想,上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抱怨一下,为什么学习不好呢?

  毕业工作之后,我们可以抱怨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工作呢?

  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下,他为什么比我优秀呢?

  眼看而立之年,她为什么还不是我女朋友呢?

  结婚生子之后,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力好好孝敬父母呢?

  ……等等等等。

  真的,这一些难道不应该抱怨一下下吗?

  或许,是不是我们生活中就是没有形成一种天才意识呢?

  真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才,那么最起码我们有了这种自信,有了一种动力,有了一种飞翔的冲动。

  是的,我们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勇气。

  因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我们需要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但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哲人说过:“磨难、历练是一个人必须经过的事,是笔财富。”

  王大林此时心情烦躁,顿时起身,接着又躺下。

  想出去,又出不去。

  在家中,的确少了那么几分疲惫感,但同样也失去了几分兴奋的感觉。

  二者皆有得失。

  虽然心安,但也难得心安。

  王大林喜欢奔跑,不停地奔跑,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

  夸父逐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的执着,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

  可惜,王大林空有夸父的执着,却又少了夸父的能力。

  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似乎都是无休止的注脚。

  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才做得正确的人;做完美的事,把事做完美,才称得起完美的人;做成功的事,把事做成功,才称得起成功的人。

  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少了。

  所谓的庞大的宏愿,到底如何才能了解获取啊!

  人生在世,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归根结底就是活着。

  这个世界,只要活着就存在欺骗。

  欺骗是永恒的主题。

  如果没有利益,或许就不会存在欺骗。

  当利益存在纠葛的那一刻,欺骗就会存在。

  有些东西,往往没有那么偏颇,却又无可奈何。

  不要怪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要怪就怪世人,怪天下所有人。

  每一个新诞生的人都是一尘不染的,是天下人教会他如何去说谎,如何去欺骗他人,如何去赢得别人虚假的称赞。

  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站在高处的人往往会无端的惹来别人的无耻的嫉妒,而身份卑微的人,又往往会无端的让人耻笑,什么社会!

  其实,这不能怪社会,这是被某一部分人所弄脏的精神世界、空间,我们每天吸收这占着不知百分之多少的污浊的空气,身上的细胞怎能不被感染。

  任何一个人每天都在接受着新东西的同时,必然要回忆一些旧事,包括旧的科技、知识、经验、教训……我们有时会畅想未来,想象如同王侯将相一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无穷无尽……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是几率小一点罢了。

  人降临于世,面对明天,纵使百万雄心,千倍努力,未来永远只是一个未知的谜题。

  人因此只是生活在今天,他们所拥有的也只有今天。

  现实往往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理想,明确的前程。

  王大林甚至感觉自己陷入一丝丝迷茫。

  人生往往容易去追逐高山,仰望苍穹,奢望大海,但往往这些却并不属于自己。

  人生的历程需要力量的支撑,人也是需要能量的,但人性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因小失大,说的更朴素一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像高山需要每一粒沙石的堆积,每一株小草的装点,就像大海需要每一条溪流的汇集,每一条鱼儿的欢畅,可以说,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谁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对于细节的追求往往会显得至关重要。

  春雨蒙蒙,就算是再微小的雨丝,也会浸湿你的衣衫。

  生命没有全部,奋斗才是永恒。细节的考验往往会显示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学习要细心,生活要细致。每时每刻,我们都不能忽视身边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也许会在某天,它就是你成功时的一个助推器,一块垫脚石。

  此时此刻,王大林心中感慨万千,唯有但愿毛毛雨淋湿的衣衫!

  王大林涌出一股冲动,其中也陷入到一种沉寂中。

  这一切的谜题,到底是否因为自己而解开呢?

  未来,未来,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谁也不能确定。

  未来嘛,需要一步步的去摸索,去总结,去追求,去努力。

  就像胡杨林,面对孤独,他们不语,而是坚强的屹立在黄昏的大沙漠中,成为大漠一道靓丽的风景,谁也不知他们的将来是什么,包括他们自己,也许不就得将来它们就会被沙石淹没,也许他们也不敢去想,他们只知道将根深深地扎往沙土的最深处,一米,两米……

  王大林正在不断的陷入到这个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叮铃铃!

  王大林摇晃着招魂铃,不断让自己镇定下来。

  不要急于回忆往昔,也不能急于怀念过去,要多把握现在,要多面向未来。

  如何去面对未来,我不知,也不可知,也不想知,因为人们承担压力的肩膀是有限的。

  王大林清除,如果人的担子太多,迟早会被压垮!

  所以,王大林或许可以放弃寻找古墓。

  这件事情原本就与他无关。

  这些担子十分沉重。

  说到担子,由此似乎可以想到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每有一件事情便会有一副担子上所注明的责任,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培养着责任意识,从华盛顿的砍桃树,到小孩子踢碎玻璃,每件事情的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故事,只是我们还未发觉。

  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我们不能为其下一个定义,我怕会让自己的胡思乱想污染责任的沉重。

  看到人家的墙要倒,我们没有能力去扶,但我们不去推,这就是一种善良;我们在吃肉,我们没有能力去分给别人,但我们尽量不吧唧嘴,这也是一种善良。

  这不是他的责任,但又成了他的负担。

  王大林深深的隐藏其中,深受其害。

  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社会、国家,到了年老才把我们还给了自己。

  王大林知道,他已经身不由己了。

  此时此刻,他正在心中不断的挣扎,挣扎要不要承受这种身份。

  是的,我们也会将责任作为负担。

  生活可以选择我们,我们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选择生活,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有时我们真的想成为一只小狗,它可以无忧无虑,还可以得到主人的怜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是那么的逍遥自在。

  但是我们错了,因为我们忽视了它脖子上的那个环,还有环上得那根链子以及链子后面所栓的那个木桩。

  小狗也是悲哀的,难道这就是不负责任的代价,不,我们不能去理解偏颇,毕竟狗为主人,为家庭也会付出精力、时间,没准还能抓贼呢!看書喇

  精神世界存在很多不同的念头。

  王大林在无形中被这些念头束缚。

  责任与负担并存。

  这些道理充斥其中。

  很多种东西存在都有其必然性。

  或许,从小到大,是一些道理影响着一批人。

  正因为道理太多,这才导致一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从而发生众多约束,影响了一个人价值观。

  天下什么最大,道理最大。

  王大林自始至终认定道理是行走天下的保障。

  可是,他也曾怀疑过这些道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