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黄鱼和带鱼被周老大抓着做特训,没有继续找林凡对抗。

  其他人的机会又来了,又是首先排除了一队,这次七队也糟了央,大家一致认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七队也排除在外了,连段勇都没能幸免。

  上午是三队的两人和林凡对抗,不得不说他们运气真好,抽签决定的人选,两个人居然是一个中队的。

  两人的技术和一中队的带鱼、黄鱼两人差不多,加上为了锤炼技术,没有用’乌龟壳‘战术,很快就落败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自从周浩和段勇‘发明’了这个乌龟壳战术后,被战斗机大队高度认可,现在所有中队都会这个战术。

  这个战术其实也不难,只需要两人默契配合,放弃攻击全力防守就行。

  这个战术有利有弊,作为进攻方这个战术肯定是没啥用的,作为防守方,敌人数量低于己方时,也用不着这个。

  但是一旦自己作为防守方,而友军短时间之内没办法过来时,这个战术就很吃香了,因为敌人不敢和你缠斗,不能快速击败你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撤退。

  所以舰队高层才会这么重视,甚至专门请‘周老大’改进战术,检验这个战术的极限。

  ......

  随着三中队两人也快速落败,大家也意识到,想要正面和林凡对抗,两个人是不够的,但是三个打一个大家又拉不下脸。

  最后决定,下午由林凡和段勇两人对阵六中队的四人,为什么是六中队,只能说是六中队的人运气太差了。

  这么多次抽签,没有一个六中队的人中签,六中队都快掀桌子了,没办法只能让给他们。

  当然更重要的是,同一个中队的人彼此更加熟悉对方,能有效的发挥出团队的优势。

  超过六架次的飞机混战,还是二对四,舰队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周老大都停止了训练,专门跑到塔台观战。

  跑道上,每次都是双机编队起飞,不到五分钟,六中队的四架战机全部起飞,轮到林凡两人了。

  肉眼可见,林凡的起飞距离要比段勇短一些,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差距,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距,有时候就有可能是生与死的距离。

  考虑到战斗的真实性,六中队的四架战机全放在了一起,而没有和林凡他们成三角形。

  真实战斗中,敌方进攻不会一开始就选择分头行动,都是组成编队进行突防,就像林凡他们在和平演练中出任务时一样。

  随着塔台一声令下,演练开始了。

  六中队的四人依旧没有选择分头包抄过来,而是一起行动,显然他们对林凡的实力还是有一点害怕的。

  林凡也不敢和段勇分头行动,四架战机组成的编队不是开玩笑的。

  20公里的距离转瞬即逝,六架战机都已经能用肉眼发现彼此了。

  六中队四架战机的目的很明确,柿子找软的捏,直接不管林凡选择围攻段勇。

  林凡只能被迫帮助段勇解围,不时的在五架战机中穿插而过,但六中队打定主意了,就是要把段勇先干掉再说,根本没有人选择攻击林凡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要改变策略了!

  段勇又一次被两架战机锁定,这次林凡没有选择直接救援,而是选择了围魏救赵,找准时机开始锁定其中一架战机。

  但是令林凡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选择了壮士断腕,和林凡一换一,这时候林凡已经骑虎难下了,现在放弃也救不了段勇了。

  随着林凡锁定对方的同时,段勇也被判定‘击落’了,两架飞机脱离模拟战场,现在场上的局势变成了三打一。

  六中队的果断打了林凡一个措手不及,他只能暂时先逃窜了。

  六中队的两架战机继续咬住林凡,另外一架则脱离编队,在远处寻找攻击机会,准备随时给林凡致命一击。

  林凡一时之间很是狼狈,在战斗机性能差别不大的时候,数量优势就极为明显,即使是林凡也只能暂避锋芒。

  林凡一边用翻滚机动躲避来自后方的锁定,一边把战场拉到高空去,他想利用云层寻找机会。

  战区边缘游走的战机也给林凡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林凡的速度始终提不起来,不过好在终于到了云层了。

  很快,林凡就选择了一朵比较厚的云层,冲了进去,身后的两架战机也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进入云层的瞬间,林凡快速的把剑15的仰角拉到九十度,随后关闭发动机,飞机继续上升了一段距离后,开始向下坠。

  飞机即将失速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