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之表弟很给力>第429章 方阵入场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象在头车上站立。手扶着护栏,神情亢奋的向两旁的观礼人群挥手致意。

  观礼人群纷纷起身,向皇帝行礼。看書溂

  很快,车队就来到了待阅部队前。

  “将士们辛苦了!”李象大声向军士们问候。

  “守护疆土,我辈之责!”

  军士们齐齐回道。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唐服务!”

  “将士们辛苦了!”

  “保家卫国,死而后已!”

  .......

  整齐的军容,让人闻之热血沸腾。

  很快,李象检阅过待阅方阵,乘车返回。

  待他来到朱雀门前,王方翼向皇帝敬礼:“报告陛下,阅兵准备完毕,请指示!”

  李象拿出一面军旗,向前挥动:“阅兵式开始!”

  “是!”

  王方翼得令,下车来到设置好的麦克风前朗声道:“受皇帝陛下令,大唐立国七十周年阅兵式开始!”

  “标兵入场!”

  “奏乐!”

  雄浑的军乐在朱雀广场上响起,一队标兵入场。

  标兵列队,在前方队长的带领下移步向前,很快就像是一颗颗钉子一样,用自己精准的脚步将整装标线标记出来。

  皇帝乘车检阅待阅部队的时候,离得近的人就发现,受阅官兵的军装与之前的军装不一样了。

  之前的军装还是早期的风格,来自侯府卫队护卫的军装款式。br>
  一身黑灰,上身是麻与棉混纺的上衣,胸前是口袋,侧面胸挂子弹带,下身长裤、武装带,腰间是刺刀挂钩和手榴弹袋。

  士兵平时戴宽沿木髓盔,战时在木髓盔上套上一层一点五毫米厚冷轧钢防护套,抵挡抛射的弓箭攻击。

  整体看起来,唐军像是后世南方民兵的,而不是正规军。

  不过没办法,这种军装是差点意思,但受限于纺织技术,这种军装一用就是小四十年。

  最近几年,琼崖科研所在纺织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分区印染和漂染的技术逐渐成熟,给军装的大规模升级提供了条件。

  新的军装做了很大程度上的修改。

  单一的军装形成了作训服、常服和礼服体系。

  作训服是后世及其受欢迎的“民工迷彩”,三军的迷彩有些差别,基本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做出调整,北方林区和草原使用最简单的虎斑迷彩,南方地区使用迷彩色块更小的林地迷彩和四色迷彩,西部地区使用简单的沙漠迷彩。

  头盔换成了与作训服配套的冲压钢盔。

  这些迷彩服使用的还是纽扣,没有使用成本很高的拉链,看着相当的土。

  当然,这是在吴正义和吴闵眼中显得很土,但是在唐人眼中,能起到隐蔽作用且使用方便、结实耐磨的军装就是顶好的东西。

  常服是经典的军绿色,上衣小开领,单排大铜扣,左胸是士兵的个人信息,右胸前是服役信息编码。

  下身是军绿长筒裤,两侧压边红线,非常的笔挺。

  武装带从原来的穿孔带换成了更加方便拆卸的扣带,武装带通用各个军种和各级军官。

  礼服是在常服基础上增加了胸前绶带和勋章位,军帽与常服军帽都是经典的大檐帽,帽子正前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虎头军徽。

  士兵的军鞋分为三种,作战训练使用帆布胶鞋,常服配短筒皮靴,礼服配长筒皮靴。

  别小看军鞋看着又老又土,却是军中技术含量仅次于武器和通讯设备的装备。

  为了研制出适合大批量生产装备的制式鞋子,琼崖科研所可是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后世华夏的制鞋厂动不动就能生产出十亿计的鞋子,很多人就以为制鞋没什么技术含量,殊不知,没有相关的化工、机械和纺织等相关前置产业的完善,根本就不可能生产出那么多质优价廉的鞋子。

  军鞋看起来傻大黑粗,可生产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在枪械生产之上。

  君不见,一直到二战之后,很多国家还没有能力给军队提供自产的制式军鞋,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关的产业做支撑。

  标兵穿着的就是新式礼服。

  一眼望去,板正、大气,自带威严压迫感。

  军乐响起,受阅方阵出发。

  军乐团演奏的是魔改班的运动员进行曲和保卫黄河组曲。

  吴正义对音乐是一窍不通,但是吴闵懂一些后世的乐理知识,就结合唐代的音乐审美将很多后世的音乐搬到了大唐。

  军乐振奋人心,很快就受到了士兵和百姓的欢迎,成为第二批在市场上公开发售的唱片......第一批是李世民和礼部灌制的府乐。

  不过太高雅的府乐注定曲高和寡,这么多年过去,销量还不如军乐唱片的零头,更和那些戏曲和音乐唱片的销量没法比。

  李世民多少有些自恋,当初灌制第一批唱片的时候,一下子就把自己做的秦王破阵乐灌制了十几万张,到现在都没有卖出去多少......

  皇帝的审美和大众审美之间的差距和不小。

  百姓们更喜欢戏曲小调之类雅俗共赏的东西。

  唱片机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大唐的音乐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很多有钱有闲的中产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

  吴正义听着激扬的乐曲,问武欣:“现在的音乐产业怎么样了?”

  武欣被入场的方阵吸引,懒得搭理他,随口敷衍道:“和没有差不多,别打扰我,快看阅兵!”

  吴正义无奈,想说什么却是被外孙打断。

  李政灵活的爬到了他的脖子上,吴正义怕他掉下来,抬手扶住他,把目光放到了下方第一个入场的方阵上。

  扩音器里响起了解说的声音:

  “向我们走来的方阵是仪仗队方阵。”

  “仪仗队是朝廷举办重大活动时的执行单位,负责礼仪方面的任务。”

  “仪仗队成员来自全军.......”

  解说显得非常兴奋,将仪仗队的成立时间、任务和装备都讲了出来,引的观礼人群不断的欢呼。

  吴正义对这些没有多大的兴趣,目光落在了后续进场的方阵上。

  他们才是唐军战力的提现。

  吴正义沉睡的时间太长了,醒来还没有来得及了解军队的情况。

  阅兵正好可以让他对唐军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