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四十七章 盘点国内情况
  “哈哈,苏仪做的不错,不仅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还让南鸢国彻底没法左右逢源了,做的相当不错!”

  周清林看完苏仪的信之后,忍不住赞赏道。

  “大王,既然和南鸢国达成了结盟,我们接下来只需要重点防御鲁国和西陇国就可以了。”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忍不住开口说道。

  原来,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宁阳之战击败鲁国的进攻之后,应该和南鸢国、西陇国达成一个三国结盟,共同对付鲁国。

  但可惜的是,西陇国已经提前被鲁国给拉拢了,直接拒绝了周国的结盟之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清林才不得不用千两赤金和百架破甲弩拉拢南宫无双,还提供了两万石粮食的无偿援助,这才和南鸢国最终达成了结盟。

  “哼,西陇国鼠目寸光,等到本王将国内的情况理清楚之后,定然先灭了它,解决后顾之忧!”

  周清林听到诸葛亮的话之后,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

  西陇国位于周国的西面,是插在周国背后的一把刀,周国想要发展壮大,第一个要解决的必然是西陇国,否则等他和别国作战时,西陇国背后插一脚可就大事不妙了。

  西陇国这次拒绝他的结盟之意,正好给了周清林一个灭了西陇的借口。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点了点头,开口道:“等到国内的发展走上正轨之后,西陇国必须要先解决,否则不管我们如何发展,始终会受到西陇国的制约。”

  诸葛亮这次并没有反对周清林,他之前之所以会提出三国联盟对付鲁国,是因为周国的兵力有限。

  而宁阳之战后,周清林手中的兵力不减反增,总兵力增加到了两万。

  在这种情况下,灭了西陇国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好了,西陇国的事先不说了,孔明,你先说一下国内的情况吧。”

  周清林摆了摆手,让诸葛亮汇报起了周国目前的情况下。

  灭掉西陇国是后边的事情,周清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国内的情况。

  自从收回宁阳、景河和松城三座城池之后,周清林一直忙于战事,国内的内政情况都是诸葛亮在处理的,现在有空了,周清林自然准备将国内的情况先摸清楚。

  诸葛亮闻言,朝周清林拱了拱手,开口道:“大王,目前我大周国一共拥有城池四座、户三十余万,人口一百三十余万,领土三百余里!”

  诸葛亮将周国的大致情况汇报给了周清林。

  大周国目前有四座城池,分别是大周王城、景河城、宁阳城和松城,人口有一百三十余万。

  其中,大周王城最多,达到了五十余万人,宁阳、景河、松城三座城池的人口加起来达到了七十万人,剩下的十余万人则分布在一些零零散散的村镇中。

  而大周的领土也由原来的一座城池扩充到了三百余里。

  这其中,大部分都位于大周平原上面,只有一小部分是位于宁阳山脉。

  “孔明,我大周国目前的耕地面积有多少?矿产有多少?河流又有多少?”

  周清林对诸葛亮大致的汇报不太满意,问起了具体的情况。

  诸葛亮也是早有准备,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开口道:“大王,根据臣的探查,大周国目前大概有三百万亩的耕地面积,其中有一半是有主之物,剩下的一半因为战乱的原因,已经荒废了。”

  “至于矿产的话,因为我大周国地处平原,拥有的矿产资源非常有限,唯有在靠近宁阳山脉的附近,有一座小型的铁矿和铜矿。”

  “至于河流则因为景河的原因,我大周国内有大小支流十余条,完全可以满足灌溉所需。”

  诸葛亮将他这一个月探查整理来的情况一一汇报给了周清林。

  不得不说,诸葛亮不愧是千古名相,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周国的详细情况都摸清楚了。

  周国目前处于人少地多的情况,因战乱的缘故,大量人口流失,导致原本最繁华的区域只剩下了一百三十余万人,三百多万亩的耕地更是有一半都荒废了。

  周清贫听完诸葛亮的汇报之后,沉默了下来。

  对周国目前而言,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否则单靠薅系统羊毛的话,根本支撑不了多久。看書溂

  于是,周清林看着诸葛亮,沉声问道:“孔明,你可有办法恢复生产?”

  诸葛亮闻言,连忙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想要恢复生产,应当三管齐下,其一在于招募流民,将荒废的耕地利用起来,其二在于改进耕种工具,节省耕种所需的人力,这点可有大王设立的工匠营完成,其三在于减免赋税,休养生息!”

  诸葛亮将他的策略说了出来。

  他明显是有备而来,早就制定了一整套恢复生产的办法。

  周清林听完诸葛亮的话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的前两个策略都没问题,唯独第三个策略周清林想了一下,开口问道:“孔明,我大周国目前的赋税情况是怎么样的?”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苦笑了一声,开口道:“大王,目前国内的赋税非常之重,光是田税就达到了五成,还有口赋、杂税等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前后加起来足足有十八种苛捐杂税!”

  周清林听完诸葛亮的话之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根据诸葛亮的统计,大周国目前的赋税非常中,各种花样的苛捐杂税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最为奇葩的生辰税都有。

  生辰税是一个人过生辰时需要缴纳的一种赋税,是周清林的父亲设立的一种杂税。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比如口水税、卫生税等等各种名目的赋税加起来足足有十八种之多!

  在这么多苛捐杂税之下,大周国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甚至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也是为何在诸国的算计下,大周王朝迅速崩塌,只剩下了一座王城的主要原因。

  诸国的入侵只是外部因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周国内部矛盾重重,各种苛捐杂税之下,周国百姓早就对周国彻底失望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