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五十九章 西陇国的野望
  “妙啊,丞相你这两个对策相当精妙,我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按照丞相你的对策去实施。”

  鲁王赞叹一句,就吩咐下面的人按照吕韦的对策行动了起来。

  而西陇国这边,西陇国的大王陇王听到周国在大力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而且这三种作物的产量非常之高后,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之色。

  “呵呵,周王看来是被鲁国逼的没办法了,竟然朝自己的百姓撒了这么一个弥天大谎。”

  陇王呵呵一笑,当着群臣的面嘲讽起了周清林来。

  在他看来,周清林是被鲁国逼的没办法了,粮种被鲁国全部烧毁了,才不得不撒谎,欺骗自己的百姓。

  “大王英明,看来在鲁国的逼迫下,周国的处境确实不好受,辛亏大王英明,拒绝和周国结盟,而选择和鲁国结盟,等到几个月之后,周国爆发内乱的时候,就是我们和鲁国共同瓜分周国的时候了。”

  西陇国的一名臣子闻言,连忙战出来,拍了一下西陇王的马屁。

  西陇王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开口道:“哈哈,爱卿过奖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周国是强弩之末,支撑不了多久,原本本王还担心会多一个南鸢国来瓜分周国领土,没想到南鸢王竟然鬼迷心窍的选择了和周国结盟,这下我们可以瓜分周国更多的领土和百姓了。”

  周国使者和鲁国使者同时找上西陇王结盟的时候,西陇王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和鲁国结盟。

  在他看来,鲁国是大陆东方仅次于齐国的大国,而周国虽然侥幸赢了宁阳之战,但大势已去,迟早会灭亡在鲁国手中。

  和鲁国结盟,抱上鲁国的大腿才是上策。

  至于和鲁国的误会,在他们发现周国也有骑兵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

  鲁国和西陇国结盟的条件是在周国发生内乱之后,鲁国和西陇国一起出兵瓜分周国。

  西陇国国力弱小,只有十几座城池,领土更是只有不到八百里,而且大都是贫瘠地区,想到周国那广袤的三百里平原,西陇王嘴角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

  周清林自然不知道南鸢国、西陇国和鲁国对他大力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的反应各不相同。

  他此时正在听着诸葛亮的汇报,听到玉米、土豆和红薯都已经推广开,并且全部种下去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哈哈,孔明,玉米、土豆和红薯既然已经种下去了,那等三个月之后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粮食土豆了。”

  周清林哈哈一笑,忍不住开口说道。

  玉米、土豆和红薯不仅产量高,它们的生长周期也比一般的作物要短。

  一般的农作物通常在春天种下去之后,会在秋天才会成熟,生长周期长达半年,而土豆的生长周期只有100天左右,是正常作物生长周期的三分之二。

  而且,土豆在冬天的时候也可以种植,比一般的作物多了一季种植时间。

  诸葛亮听到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第一批土豆之后,不由眼睛一亮。

  他没想到土豆在三个月之后,就可以收获,这样算下来,种了土豆的土地还可以赶上种植最后一茬其他作物。

  诸葛亮想到这里,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那红薯和玉米的成熟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在他看来,土豆既然三个月之后就可以收获,玉米和红薯应该也差不多多久。

  周清林听到诸葛亮的疑问之后,开口解释道:“玉米和红薯虽然同为高产作物,但一般需要在秋天的时候才会成熟,比土豆慢了一些。”

  诸葛亮听到这里之后,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要是玉米和红薯也和土豆一样成熟周期短的话,一年完全可以种植多次。

  不过,想到玉米和红薯的高产量,诸葛亮又不觉得失望了,玉米和红薯的成熟周期和其他作物一样,但产量却是其他作物的好几倍,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大王,鲁国校事府的人接触了微臣,想要拉拢微臣,为他们鲁国效力,提供情报。”

  诸葛亮给周清林汇报完高产作物的推广情况之后,突然开口提起了鲁国拉拢他的事情。

  周清林听到诸葛亮的话之后,脸上并没有露出了诧异之色,而是看了一眼诸葛亮,开口问道:“那丞相是怎么回答他们的?”看書喇

  事实上,鲁国校事府的漏网之鱼刚联系诸葛亮的时候,纪纲就已经将情况汇报给了周清林。

  纪纲的锦衣卫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之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在别国还不好说,在周国境内,基本没有什么大事能瞒过锦衣卫。

  周清林收到纪纲和锦衣卫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怀疑诸葛亮。

  诸葛亮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对周清林的忠诚度是百分百。

  这种忠诚度代表周清林让他去死,他都会毫不犹豫的自杀,周清林好奇的是诸葛亮是怎么回答鲁国校事府拉拢的。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连忙开口道:“大王,我并没有拒绝鲁国校事府的拉拢,而是向他们表示愿意为鲁国提供情报的意愿。”

  诸葛亮说完之后,怕周清林误会,解释了一下,开口道:“大王,鲁国既然认为大王和微臣有间隙,想要借此拉拢微臣,微臣可以假装投靠他们,用假情报迷惑他们,为秋收之后大王出兵西陇国争取时间。”

  周清林和诸葛亮已经商量好了,秋收之后就出兵西陇国,解决西陇国这个后顾之忧后,再和南鸢国一起对付鲁国。

  这个计划当中有一个漏洞,那就是他们出兵西陇国的时候,鲁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会背后偷袭周国。

  这也是周清林为何会花费大价钱拉拢南鸢国,和南鸢国结成同盟,让南鸢国牵制鲁国的主要原因。

  单独依靠南鸢国未必能牵制住鲁国,所以诸葛亮才会假装答应鲁国的拉拢,在关键时刻提供假情报,迷惑鲁国,为秋收之后攻伐西陇国争取时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