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六十三章 建立军工厂
  周清林现在手中出去宁阳营的五千辅兵之外,正式的兵力一共有两万三千人。

  其中,魏武卒的数量最多,达到了一万八千人,他们身上的装备也是最多的,从弓弩到大刀,有好几样装备。

  打造一个魏武卒士兵所需要的装备大概需要十斤铁锭,一万八千人就是十八万斤铁锭。

  而神机会军是人数仅次于魏武卒的军队,不过他们是弓箭兵,身上的装备倒是比较简单,三千神机军也用不了一万铁锭。

  剩下的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加起来有两千人(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原本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但经过几个月的补充之后,重新恢复了满员)。

  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虽然是骑兵,但他们都是轻骑兵的范畴,装备也用不了多少铁锭,无非是马蹄钉、马鞍以及士兵手中的兵器需要铁锭,综合算下来,也用不了两万斤铁锭。看書喇

  总的算下来,就算进行了全军装备升级,也顶多只需要二十几万斤的百锻铁锭,以周清林现在手中的六十四万斤百锻铁锭来说,完全承担得起。

  周清林想到这里,来到了军械营,找到了公输墨。

  “公输爱卿,你们军械营现在可以抽出多少人力来打造兵器,孤准备对全军的装备进行升级。”

  周清林看到公输墨之后,直接开口问道。

  公输墨闻言,苦笑了一声,开口道:“大王,我们军械营要打造破城弩,又要研究其他军械,实在抽不出人手了。”

  军械营总共只有一百名工匠,就算在周清林的示意下进行了扩招,但人手依然有限,根本没法进行兵器打造。

  周清林听到公输墨的抱怨之后,沉思了起来。

  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

  军械营的工匠都是掌握了技术的高端人才,用他们来打造军械有些浪费。

  他们应该做的是研究各种军械和技术,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各种重复性的工作上。

  周清林想到这里,心里有了决断,决定建立一个专门生产各种兵器的军工厂,而军械营则专门负责研究各种军械和技术,将技术研究出来之后,再交给军工厂的人进行批量生产。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周清林就将忙活了起来。

  他从军械营这边要了一个比较擅长管理的工匠,让他负责组建军工厂。

  这名工匠名叫墨均,在军械营的技术虽然一般,但在管理能力方面比较强,军械营名义上公输墨是主管,但实际的管理工作却是由墨均来完成。

  而墨均也没有辜负周清林的期望,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军工厂初步建立起来了。

  周清林带着诸葛亮视察了一下军工厂,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就下令军工厂开始生产起了各种兵器。

  这其中除了各军的装备之外,还包括了破城弩。

  军工厂生产的兵器对周国非常重要,能进入里面的工人自然都是身家清白的百姓,而且为了防止军工厂出现奸细,周清林还命令纪纲加强了对军工厂的监督。

  军工厂投入生产之后,效率大大提高,两个月的时间就让周清林手中的部队进行了全面换装。

  此时,周清林手中的军队,即使是普通士兵也用的是百锻铁锭打造的兵器,这让他的军队从装备方面就高出了各国军队一大级。

  影响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有很多,武器装备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此时的魏武卒、神机军、西凉铁骑、白马义从和过去的他们对战的话,肯定是此时的他们全胜。

  毕竟,之前的魏武卒等军队手中的兵器都是普通兵器,而现在他们拿的都是神兵利器,战力差的可不是一两点。

  除此之外,军工厂在两个月的时间也打造了差不多三百架破城弩。

  此时,周清林的军队已经武装到了极致,攻城器械也打造好了,只等时间一到,就可以对西陇国用兵了。

  而与此同时,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第一批土豆已经到了成熟的时间。

  这天,周清林和诸葛亮等群臣来到了王城外面的一片田地中。

  土豆已然到了收获的日子,周清林准备让群臣亲眼见识一下土豆的产量,提升群臣的信心。

  土豆推广之处,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他的周国臣子或多或少都对玉米、土豆和红薯的产量产生过质疑,更对诸葛亮大规模推广土豆或明或暗的表达了反对意见。

  这几个月以来,诸葛亮的压力其实是比较大,他是空降丞相之位的,在之前根本没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虽然有周清林的支持,加上诸葛亮自身的能力,群臣都不敢明着反对诸葛亮,但暗地里却对诸葛亮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阻拦。

  特别是在高产作物的推广上。

  也就是诸葛亮凭借自身的能力强行将高产作物推广了下去,要是玉米、土豆和红薯等作物的产量达不到标准的话,诸葛亮的威望肯定会受到影响。

  周清林平时虽然很少管朝堂上的事情,但有锦衣卫在手,对朝堂上的情况了如指掌,也知道了诸葛亮的压力,这才会在土豆收获的日子,带着群臣来亲眼见识一下土豆的产量。

  一来可以表示他对诸葛亮的支持,二来可以提高诸葛亮的威望。

  至于诸葛亮威望过高,会不会功高盖主,周清林丝毫不担心。

  且不说诸葛亮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对他百分百忠心,不会背叛,单看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表现,周清林就十分放心。

  历史上,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周清林信任诸葛亮了。

  ......

  大周王城的郊外,周清林带着诸葛亮和群臣来到了种植土豆的田地中。

  来到这里之后,周清林看了一眼种满土豆的土地,下令道:“开始收割!”

  顿时,周清林事先安排的农夫纷纷开始起土,将土豆从地里拔了出来。

  诸葛亮在大周王城外面一共种了一百亩的土豆。

  一百亩的土豆在上千名农夫的帮助下,很快就被全部清理了出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