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贤考试开始
  经过再次修改之后的试卷终于符合了周清林的标准。

  于是,周清林将试卷放了下来,看着严邵,开口道:“严爱卿,你们礼部最近辛苦,这份试卷孤很满意,接下来就按照这份试卷的内容印刷试题吧。”

  严邵听到周清林终于满意之后,脸上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朝周清林行了一个礼之后,开口道:“大王放心,微臣这就吩咐下去,按照这份试卷的内容印刷试题。”

  就这样,第一次招贤考试的试题定了下来。

  而时间也不知不觉来到了十二月份,距离第一次招贤考试只剩下了最后的十天。

  第一次招贤考试的具体时间周清林定在了十二初十这天。

  之所以定在这一天,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单纯是周清林随便选的一个日子。

  当然了,周清林选第一次招贤考试时间的时候,将考虑到了其他诸国士子来大周所需要的时间,这才最终将时间定在了十二月初十这天。

  而随着这一天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来到了大周,来到了周城,入住了招贤馆!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统计,自从周清林的招贤令发出之后,这两个月的时间下来,已经有差不多两千名来自诸国的寒门士子涌入了大周,入住了招贤馆。

  两千名寒门士子放在整个天下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士子当中或许不算什么。

  但对大周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人才底蕴了。

  最起码,大周所有的士子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数万人而已!

  因此,周清林听完锦衣卫汇报的士子数量之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有了这么一批士子的补充之后,周国的人才压力无疑会小了很多。

  即使这些士子不可能全部为周清林所用,但只要有七成能为他所用,对周清林来说就足够了。

  就这样,在周清林的期待中,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十二月初十这天,也是第一次正式招贤考试的时间!

  第一次招贤考试一共有两千三百三十二名来自天下诸国的寒门士子。

  这些寒门士子放在招贤馆中考试自然有些不合适。

  招贤馆虽然是周清林亲自监督建造的,但主要是用来招待来自诸国的贤才的,是一个类似客栈的地方,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时容纳两千三百多名士子一起考试。

  因此,第一次正式招贤考试的地点被周清林放在大学堂内。

  大周目前正式投入的一共有两座大学堂,分别是大周军事学堂,和大周第一大学堂。

  军事学堂就不用说了,是周清林专门用来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而大周第一学堂是大周的最高学府,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国子监,由翰林院第一大儒赵鸿儒亲自担任学堂的祭酒。看書喇

  大周第一大学堂在周清林入南鸢作战之前就开始修建了,耗时将近半年才修建成功,位于大周王城的郊外,占地面积极广,更有多座大型建筑。

  其中,就有一个足以容纳上万人的大会堂。

  这次招贤考试的地方就在这个大会堂内。

  刘彦、李珏和招贤馆的其他寒门士子在招贤馆官员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大周第一大学堂的学府内。

  在这里,周清林亲自出面激烈了他们一番。

  刘彦、李珏和其他士子都没想到周清林会亲自出面,脸上不由露出了激动之色。

  在大周的这些天,了解完周清林的事迹之后,他们彻底对周清林心服口服了。

  不管是力挽狂澜,挽大厦之将倾,还是周清林推行的各种新政,都无一不证明了周清林是一个英明的雄才大略之主!

  加上他们这些天在藏书楼免费看书,算是承了周清林的恩惠,这才看到周清林之后,会露出如此激动的神色。

  而周清林看着激动的一众士子,脸上则露出了一丝笑容。

  “咳咳。”周清林看着一众寒门士子,咳嗽了一声,而后开口道:“古人有云,英雄不问出处,今吾大周广纳天下贤才,不问出处,不问家境,只看能力,诸位既然来到了我大周,想必是为了招贤考试,孤也不耽误时间,提前祝福诸位能顺利的通过招贤考试!”

  周清林简单激励了众人一句,就转身离开了。

  不是他不想多说些什么,而是周清林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众人的心思估计都放在待会儿的招贤考试上了,多说废话估计众人也很难听下去。

  周清林离开之后,严邵就站了出来,给一众士子解释了一下招贤考试的具体流程。

  第一次招贤考试对大周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才会由严邵这位礼部尚书亲自出面主持。

  一众士子看到这次招贤考试竟然是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之后,脸上露出了更加激动的神色。

  尚书级别的人物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绝对是大佬级别的人物。

  这种级别的人物竟然亲自出面主持了这次的招贤考试,加上周清林这个周王殿下刚才又亲自出面激励了他们,无不说明大周上下对这次招贤考试的重视。

  而大周越是重视,他们在考试中发挥越好,自然越能吸引大周高层的注意,从而为自己谋一个光明的前程!

  众人一想到这里,心里自然激动不已。

  严邵将招贤考试的具体流程介绍完之后,看着激动的众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开口道:“我看诸位贤才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下场展示自己的才能来,本官就不打扰诸位的发挥了,希望诸位能顺利通过招贤考试,成为本官的同僚!”

  严邵祝福完众人之后,就离开了高台。

  而礼部的官员在大周第一大学堂教员的协助下,开始主持起了第一次招贤考试。

  招贤考试的终试自然不比初试,十分的严格。

  但凡参加终试的士子都会受到十分严格的检查,防止有人夹带小抄。

  在考场上,更是有考官不停的巡逻,防止有人作弊。

  除此之外,每个座位之间的间隔也非常的远,除非张了一双千里眼,否则休想偷看!

  不仅如此,士子答完试卷之后,会有专门的人将士子的试卷重新誊写,然后将士子的名字等个人信息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