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军阀:帝国争霸>第53章 和谈
  “大帅,敌军距离防线还有一百里了。”

  军官每隔半个小时都会给严喜山报告一次前线敌人的动静。

  而严喜山依旧愁眉苦脸。

  打不过又跑不了。

  这是无比难受的。

  听到军官报告前线敌人的消息,严喜山陷入了沉思。

  这场仗或许可以避免。

  但是他绝对得付出点代价。

  想让王宗和左士合退兵,那这个代价就有可能会让他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相比于死亡,严喜山还是想在这个乱世中再过两年快活日子。

  有一句诗写的好。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如果想让敌军退兵,那么太原以南的那些土地就不属于他了。

  他也明白今日割十城,明日割五城的道理。

  但是如今这个形势已经不足以令他有什么远交近攻的想法了。

  兵败如山倒。

  失败就是失败。

  他再也不可能有什么机会。

  更何况,在明面上这里依然是大一统的国家。

  就连王宗和左士合打他都是用了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

  说他严喜山的士兵杀了对岸的百姓。

  这里有就连三岁小孩都不信。

  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

  如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几乎就是零。

  军阀只见随便找个理由就干起来了。

  虽然,军阀之间混战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个理由他还不能不找。

  否则就是出师无名,其他军阀有可能联合起来讨伐你。

  没看到左士合在之前一直都是做做样子。

  等赵一偷袭左士合之后,左士合才动的真格。

  或许是早有预谋,但不可否认,在这之前就是做做样子。

  半个小时后。

  军官再次向严喜山报告。

  “大帅,敌军原地扎营了,现在距离最前线仅有四十里,好像是在等什么。”

  严喜山看着眼前军官的报道,险些失态。

  还能等什么,要么是等他投降,要么就是等后面的军队。

  打算一举歼灭他。

  难办啊!真的难办!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

  当你还没有遇到的这件事情还不紧迫之前你会不慌不忙,会思考对策。

  但是,这件事情非常紧迫的时候,你就会乱了阵脚。

  现在的严喜山就是如此,本来想着如果实在不行就要拼一把,但是当听到敌军已经快要到了的时候就自觉的想求和。

  或许,这就是以前那些割地赔款的人们心中的想法。

  而这想法出现在严喜山身上也是挺合适的。

  在战乱的年代作为一个大帅,这个位置却不是自己通过真本事得来的。

  而是钻了空子,才有的今天。

  上任后虽然在对待军队上毫不吝啬。

  但是,在军事上没有自己的思考判断。

  只想着守住。

  而不想着如何翻盘。

  其实在最开始,严喜山就没有想过能赢,或者主动出击。

  他的下场早已注定。

  如果是赵一,一开始得到消息,会打仗的时候就要做好全面的准备。

  兵不够就撒钱,先防一波,然后伺机让精锐部队寻找机会,直接偷袭。

  当然还有更加冒险的手段。

  放敌人进来,然后利用地形逐个击破。

  这个方法就比较考验双方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能力了。

  说实话,大规模军团作战还真不敢用这种方法。看書喇

  不过,普遍的想法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严喜山是想把敌军挡在黄河对岸的。

  之前是快成功了。

  可惜让赵一搅了局。

  严喜山坐在座位上想了很久。

  最后还是做出了决定。

  长叹一口气后,对着身边的军官说道。

  “你去给王宗和左士合发消息,就说我愿意付出点代价和谈。”

  “大帅,这,不是还是十三军吗?”

  一旁的军官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他一直以为严喜山是想抗争到底。

  没想到,现在竟然要和谈。

  与其说是和谈,倒不如说是割地赔款。

  严喜山当然看出了军官心中的疑惑。

  “你以为我想和谈吗,我不想,可是如果不和谈,你告诉我,我们就这么三万多人,怎么和敌军的十几万人打,如果打,注定是我们输,还不如和谈,寻求一线生机。”

  “大帅,好吧,我这就去联系。”

  听到严喜山的话,那名传令的军官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

  不过,如今大势已经不可逆。

  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去联系敌军指挥官。

  豫军指挥部内。

  王宗看着手上的电报。

  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自他出兵之日起,他的心情就没有像今天这么好过。br>
  没想到,严喜山那个家伙竟然会放下面子和他和谈。

  这可是这么多天来,他遇到过最顺心的事。

  “给严喜山回电,就说我同意了。”

  “是!”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王宗为何要这么做。

  其实,这件事不是王宗不想灭了严喜山。

  而且严喜山还不能死。

  如果,他和左士合将严喜山赶尽杀绝。

  那么,两人在利益上绝对会产生冲突。

  对于地方的分配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

  到时候要是再发生点摩擦。

  他左士合到现在是没损失多少人,但是,他损失的人可就多了。

  要是再打起来,他都不确定能不能守住豫地。

  而严喜山要是在,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两个可以和严喜山讨价还价。

  而不是两人之间的讨价还价。

  这能有效的避免一些问题。

  在皖军处,也发生着同样的事。

  左士合也同意和谈。

  不过这和谈要付出多少代价,可就由他俩说了算。

  如果和谈的条件达不到预期,在发动一场战争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在这场战争中他损失的可没那么多。

  太原城中,收到两人消息的严喜山松了一口气。

  愿意和谈就代表对面也不是报的非要杀他的决心。

  他还能用十三军再挺一段时间。

  不至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