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五章 拟读书计划
  灶台边,林钰一边洗碗一边问道:

  “明日相公可有空闲?

  把我和娘做的针线女红,拿到镇上的绣房里去,好换点买米的钱回来。”

  苏齐很自然地应了下来。

  从前原身也经常干这事,早就驾轻就熟了。

  还每次都趁着空档去找人喝酒厮混。

  苏齐自认是个有担当的男人,当然不会做不负责任的事。

  但也打算趁着这机会,去镇上找找,看看有没有赚钱的行当可做。

  林钰忙完了手上的事,回头见男人还傻愣愣地坐着一动不动,就上前轻推了推:

  “相公不回屋去读书吗?过不久就要下场了。”

  苏齐此刻脑子里,正在盘算着怎么赚钱读书,听到媳妇的话,也没有犹豫,直接起身回了屋。

  他确实需要些时间,来对接下来的生活作个规划。

  苏家没有单独的书房,卧室就是书房。

  而房里唯一的那张桌子,还兼职担着书桌的职务。

  苏齐在桌前坐了片刻,突然走到床边,将床底下的木盒子取了出来。

  盒子里俨然放着四书五经,书上积了一层灰尘。

  他随机取出一本,略微拍了拍,就打开书翻看起来。

  书的头几页上,还有些用笔作的注释,但越往后注释越少,书也越翻越新......

  难怪脑子里对这些书的概念模糊不清。

  就原主这读书的态度,能考中科举才怪。

  苏齐将几本书都大致翻了翻。

  等心里对章略,有了个大概的数后,才将盒子里的笔墨纸砚取了出来,准备做个读书计划表。

  当然,这笔不是好笔,墨也不是好墨,纸张也很粗糙,勉强能用。

  幸好原身写的字还不错,虽比不上书法大家,但也算俊秀。

  在科举考试中,他也就这一项能拿得出手。

  而苏齐恰好继承了这一手好字,对于满书的繁体字,写起来就没什么障碍了。

  自己是理科生,对于死记硬背,并不太擅长。

  一想到科举要背好几本厚厚的书,头皮就不自觉地开始发麻。

  但没办法,谁让原身是个半吊子。

  既然打算继续走科举的路子,首先就要把四书五经给吃透了。

  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他打算效仿古人,来个“头悬梁锥刺骨”,给自己搏一个前程。br>
  苏齐在纸上列了个表格,将一天的时间分成上中下三段,上午的时间都用来背诵四书五经的内容。

  具体哪一章哪一段,需要用多久来背诵,他都列得清清楚楚。

  但光背诵还不行,还要活学活用。

  因为科举考试中,时文和策论才是用来考验一个学子的真正水平的,占得比重当然也是最大的。

  所以,整个下午直至晚饭前的这段时间,都被安排用来研究时文策论。看書溂

  而临睡前的一点时间,则用来研究诗词。

  诗词这一项在科举中占的比分最小,只要能作出一首中规中矩的诗来就成,要求并不高。

  这是由于,大圣朝的历代科举,都是以选拔实用型人才为主。

  诗词做得再美妙,文学造诣再高,若不能解决实际性问题,对朝政没什么建树,这样的“人才”朝廷也不会重用。

  所以,科举才会重时文策论,轻诗词歌赋。

  因此,他并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在诗词上。

  等苏齐将整套读书计划列完,并贴在屋里醒目的地方之后,发现天已经黑了,但媳妇还没有回屋。

  这时候的农村,通常家里只吃两顿饭,早晚各一顿。

  由于今天自己出去一趟没吃到午饭,所有晚上这顿挪到了中午吃。

  至于天黑之后,大家就可以直接回屋准备睡觉了。

  想到要和美貌媳妇同床共枕,苏齐只觉得口干舌燥,心脏止不住得狂跳。

  哪里还有心思再接着看书,只将书本笔墨胡乱收拾一通,就跑外头找人去了。

  他找到厨房,发现媳妇此刻,正借着厨房的油灯缝补衣裳。

  他上前轻问了声:“娘子,这么暗,还能看得清吗?”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话刚问完,发现女人的手,颤了颤。

  随后就见她收起针线包,什么话也没说,起身往外走了。

  苏齐见女人走的正是回屋的方向,忙激动地跟了上去。

  刚回到屋里,就听女人背对着他说道:“相公今日想必累坏了,脱了衣裳早点歇息吧。”

  然后,就见其仅解下外裳,掀开被子,侧身躺到了床里侧。

  苏齐心头的烈火蹭得一下熄灭了,心底深处却没来由得松了口气:

  虽说他这个二十多年的老光棍,曾无数次幻想能品尝一下温柔乡的滋味。

  但毕竟自己是个外来户,对别人的老婆作那种事,总有些鸠占鹊巢的感觉。

  也不对,自己如今就是那只鸠......还是再等等吧。

  自我纠结了一会,他学着女人的样子,脱掉外套,掀被躺了进去。

  可能今天真的太累了,没过多久,就进入了梦乡。

  听到身边轻微的鼾声,女人才转过身来,盯着人看了片刻,也闭眼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同老娘、媳妇一起吃过早饭后,

  苏齐就带着家里女人做好的手工,闪身出了门。

  临行前,又被老娘叮嘱了一番,大意就是别在外瞎混,早点回来之类。

  苏齐见老娘一脸愁容,估计是想到了原主的德性,不放心自己出去。

  忙开口保证道:“娘放心,儿子如今长进了,不再是从前的德性。

  等我将这些卖了之后就回来,不会在镇上逗留太久。”

  找工作的事他没说,怕让家里人担心,等找到了再通知不迟。

  巡着记忆里的路线,苏齐来到镇上最大的绣坊,将女红拿了出来。

  绣房里的掌柜粗略看了眼,丢过来半吊钱后,就不理睬他了。

  苏齐皱眉,这些都是娘和媳妇一针一线的心血,怎么连一顶棺材都比不上?

  觉得不公平也没办法,这绣房的掌柜明显看不起自己。

  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出去找找自己能干的事。

  等他拿着这些钱出了绣房,恰好看到斜对面的“状元书肆”四个大字。

  这是镇上唯一一家书店,名字就取得直白又喜庆,因此生意特别好,毕竟又有哪个书生不期望自己能高中状元呢!

  苏齐怀揣着半吊钱,迈步进了书店。

  这“状元书店”除了卖书外,还会承接各种杂活,比如抄书、丹青、礼联等。

  自从进到店里,苏齐心里就有了替书店“抄书”的想法,毕竟他目前也就一手字能看看。

  而且抄抄写写也就搭些时间而已,并不需要付出额外其他成本。

  对比他的家庭条件,这是最合适的工作。

  原身是这里的常客,和店里的汪掌柜也算熟悉。

  他将自己想抄书赚钱的想法,同对方说出来之后,汪掌柜先是诧异,随后硬生生挤出个笑容来:

  “齐先生您这是同老头我开玩笑吧?

  抄书这么上不得台面的事,哪配您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