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48章 赶往府城
  上车前,林钰凑到苏齐的耳边,偷偷说道:

  “相公,我在你衣服里面藏了五十两银子,还有这荷包,里面有些铜钱和碎银,你都带在身上,可别弄丢了。”

  这媳妇真是贴心。

  所谓穷家富路,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没钱。

  若因为钱生出许多不便,多少都会影响到自己考试的心情。

  所以说,娶妻娶贤,妻贤夫祸少,确实是有道理的。

  除了衣食银两,苏齐连画具也一并带上了。br>
  好不容易去趟府城,打算考试之后,再顺便考察一下府城的书画市场。

  毕竟绘画也是他目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若是运气好,还能画两幅画,赚点路费。

  马车经过衙门口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办公回来的二舅。

  于是甥舅二人就在马车外攀谈道别。

  杨广达也嘱咐了很多:“府城我也没什么认识的人,若遇到什么事,也只能靠你自己解决。

  出门在外,凡事要多留个心眼。

  至于烟花柳巷那些地方,从来都是是非之地,平日里别轻易到那去。”

  苏齐忙拍胸脯保证:“二舅放心,您交代的我都记得了。”

  “银子够不够?若不够,我先给点。”

  杨广达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来,被苏齐给推了回去:

  “二舅不必给我,我带的银子足够花用了。

  对了,不知二舅可听说过此人?”

  苏齐拿出请柬递了过来,问道,“这人两次派家丁前来,想邀请我去他府上。

  二舅您见多识广,可听说过此人的大名?”

  杨广达接过请柬看了一眼,疑惑道:“霍飞章,你什么时侯结交了‘六如先生’?”

  苏齐愕然:“六如先生?我不认识。”

  杨广达见此,就跟他解释起来:“这位六如先生可是从京城来的大人物,连知府大人都盼着要跟他结交。

  你倒好,人家派人来主动结交,你还拒之门外?卫免太失礼了。”

  听二舅这样说,苏齐也有些后悔,忙道:“不知是怎样的大人物?待到府城,我再去登门赔罪好了。”

  “我只是微末小吏,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就讲个大概吧。”

  杨广达娓娓道来,苏齐听得很认真,边听边思索着各中玄机:

  据说这位先生本是进士出身,才华横溢,还精通医理。

  但由于为人耿直,无意中得罪了朝廷某位大员。

  所以放官时,本该进翰林院的他,被赋了个九品小吏。

  他为此气不过,通过关系取消了任命,而改行去了太医院。

  六如先生祖上世代行医,他也得到了真传,很快就在太医院站稳了脚跟。

  后来,他凭着超高的医术,又从太医晋升为了御医。

  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却千差万别。

  太医是给宫女太监看病的,而御医则是给皇亲国戚,以及品级高的大臣们看病的。

  当御医多年,他尽心尽力救治贵人,因此结交了一大批,皇亲贵胄和朝廷大员,

  可以说他的人脉遍布朝堂,官吏们无不与他交好。

  他还有个儿子也已经科举入仕,凭着他的人脉,儿子现任大理寺寺正一职,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霍老太爷不幸去世,六如先生就要回乡丁忧。

  丁忧的折子一递上去,皇帝就批准了,这让朝堂上的一众官员纳闷不已:

  丁优一般为期三年,由于时间漫长,所以皇帝一般都会酌情处理。

  按照往常惯例,官员第一次向上提交丁忧的折子,皇帝会将折子驳回;

  接着官员再提交第二次,皇帝再次驳回。

  直到第三次,皇帝才会批准受理。

  君臣如此推拉客套一番,是为了体现皇帝对臣子的看中。

  也就是说,若皇帝对这个臣子不重视,那肯定就不会进行这一番推拉弹唱,直接第一次就批准允许人走了。

  很不幸,这位六如先生就是不被重视的人。

  有大臣猜测,皇上只怕早就对霍飞章结交权贵的举动,心存不满,这才趁着此次丁忧,故意将人给撵了回去。

  俗话说,圣意难测,个中内情,怕也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了。

  总得来说,这位六如先生霍飞章,如今就是个被权势抛弃的老人而已。

  霍飞章如今定居在家乡青州府,过着悠闲的丁忧生活。

  能同如此人物结交,对苏齐这样的穷书生来说,那真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同时也让他有些惴惴,毕竟他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得人家主动来结交?

  二舅则认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与其自己惶恐不安,不如保持乐观的心态。

  毕竟如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又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家贪图呢!

  苏齐一想也对,自己家徒四壁,身无长物,实在找不出什么让人有利可图的地方。

  与二舅道了别,苏齐就踏上了赶往府城的路。

  幸亏二舅明智,不但给苏齐安排了马车,还找了个能干能聊的车夫同行。

  一路上不但没有风餐露宿,还知道了很多风土人情,乡村趣文。

  所以到了府城后,苏齐特意找了家饭馆,请车夫吃了顿好的,算是作为一路陪伴的报答。

  吃完后,车夫就赶车回去了,而苏齐站在饭馆门口,看着繁华的街道,不禁在感慨:

  真不愧为府城,街边店铺林立,道路宽广通达,行人往来如梭,到处是小贩的吆喝声。

  比起县城,府城显得更加繁荣热闹。

  但苏齐也仅仅看了片刻,就赶往府衙报道去了。

  新到府城的考生,需到府衙登记,核验考生身份,

  确认无误后,才能领取府试的浮漂,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准考证。

  离府试还有几天,接下来需要找个地方住宿。

  这一点,苏齐早打听好了,无非就是两种选择,要么住客栈,要么住寓馆。

  两种各有利弊:客栈环境好,住着也方便,缺点是价钱高。

  尤其如今临近考试之际,各县的考生都涌进府城,客栈的价格只会上涨得更厉害。

  苏齐身上是有些银子,但这些银子可不是光用来住客栈的。

  如他这样时时刻刻要为生机发愁的人,还是省着用的好。

  除了客栈,剩下的就是寓馆了。

  官府开设寓馆,主要用于公务接待,但每逢考试之际,也会开放给考生作为寄宿场所。

  有官方的支持,价格上更优惠,通常不到客栈价格的一半。

  就冲着这一点,苏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住寓馆,

  但当他真住进寓馆之后,就开始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