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91章 新的生活
  不过两日,前院就从原先的花园,变成了如今的菜园和养鸡场。

  两个孩子喜欢追着小鸡小鸭们跑,跑了一会,王荣就抱怨道:“为什么这些鸡鸭都跑不快?”

  小羽道:“他们还小,当然跑不快。”

  “那他们什么时候长大?”

  “要好多天才会长大呢!”

  刘氏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听了两个孩子的话,也琢磨起来:“乡下的鸡鸭养得粗,让它们自个在外头抓虫子,找吃食,反而长得壮,长得快。

  这城里就没地儿放养了,想起县城养的几只鸡,就是运动得少,不但长得慢,还长了一身的肥肉。

  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长得又快又好呢?”

  刘氏喃喃自语,坐在一旁的林钰听在耳里,想了想,凑耳对婆婆小声说了几句。

  刘氏养了这么多年的鸡,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方法,于是有些怀疑:“你说得可是真的?”

  林钰道:“我也是小时候,见隔壁邻居家这么做过。

  将公鸡那处剪掉,长出来的鸡肉又厚又美,要不咱们先抓几只鸡试试?”

  刘氏想了想,这次养的鸡鸭多,弄几只试一试也无妨。

  于是就起身去挑了几只小鸡来。

  苏齐从书房出来,打算散散步休息片刻,再回去接着看书。

  刚走到前院,就见三大两小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些什么。

  他一时好奇,也走过去观看,嘴里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

  小羽脆生生地回道:“在阉鸡。”

  什么?腌鸡?

  苏齐低头凑过去看,只见自己娘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提着鸡脚,手起刀落,卡擦一下,就将小公鸡给阉割了。

  原来是在“阉鸡”......

  苏齐只感觉身下一凉,忙往后退了几步:

  老母亲真是杀伐决断,如此血腥的场面,自己不适合观看,还是远离得好。

  想到这里,忙又一溜烟地跑离了现场。

  ......

  家人已经逐渐开始适应府城的生活,而苏齐也要开始为进入府学而忙碌了。

  府学,故名思意,乃是以府衙的名义开办的官学。由于近几年了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府学又被赋予了青州府第一书苑的美誉。

  府学坐落在府城的南部,距离苏齐的家很近,来回也就一盏茶的时间,上下学都非常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苏齐买的宅子地理位置该有多好了,妥妥的学区房啊!

  来府学就读的学子,非富极贵,而且很多都不是府城本地人,而是从其他地方过来这里游学的。

  苏齐自己也是属于游学的那一类。

  但他同时还是衙门里记录在案的禀生,比起其他学子来,会得到更多的优待。

  这是因为,在地方官的三大政绩:税收、治安、文教中,文教一类就是看官员的管辖区內出了多少举人,这一项关乎到官员提阶的考核。

  而在进阶举人的秀才大军中,禀生乃是绝对的主力,得中的概率最大,所以受到的关注也最多。

  府学的管理同现代的高校有些类似,新晋学的学子,在办完入学手续后,就能领到一块木牌,上买标注了学子的姓名、班级等信息,类似于现代的学生证。

  不仅如此,学苑还会给每位学子分发两套校服,用于四季轮换穿。

  学苑规定,入学期间,学子必须统一穿戴校服,不得随意身着个人的衣衫,也不能带跟班书童之类,轻者被扣学分,严重的会给劝退。

  这也是为了统一管理,消除某些富家子弟的优越感。

  对于这一点,苏齐深表赞同,来府学是为了读书,不是为了炫富享受的。

  试想一下,若个个学子课上穿金戴银,呼奴唤婢,那还上什么学,直接在家读书反而更舒坦。

  如此看来,至少表面上,府学对待学子们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

  府学里只论学识,不论家世,这对如苏齐一样的寒门子弟来说,真是再公平不过了。

  等领了“学生证”,和“校服”,苏齐就从府学里出来,往家走去。

  刚一进家门,就被老娘给拉了过去:“儿子你过来,我们有话跟你说。”

  苏齐虽然莫名,但还真是乖乖地坐下来听讲,身边还坐着林钰和苏荷。

  只听刘氏道:“方才我们讨论了良久,觉得咱们家如今最让人担心的地方,就是每日的花销大,且只有花出去的,没有收进来的。

  虽然眼下咱们吃穿不愁,但也不能每日坐吃山空啊,总得找点事做,好赚些家用。”

  这一点苏齐早就想过,除了写字画画,其他的自己一概不会,何况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读书,即使能做什么,也没那个时间。

  娘子又怀着身子,连针线女红都暂时不能做,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而娘呢,腿脚不便,最好还是别到处乱跑,以免摔到哪里就不好了。

  如此看来,就只剩下姐姐一人了。

  苏荷抿唇道:“我会做包子、馒头、糕点之类。”

  刘氏听了高兴地拍手:“正是了,荷花儿做这些可是拿手得很,比我做得还要好。”

  苏齐听了笑道:“原来姐姐也有擅长的一面,看来是得了娘,您老的真传。”

  刘氏有些骄傲,说道:“这倒跟我没关系,乃是你姐姐本身心灵手巧,从小就爱琢磨这些。

  可惜自从她出嫁以后,就再没做过这些给我们吃了。”

  苏荷听了,忙说道:“娘若要吃,那我现在就去做。”说着,就起身打算往厨房去。

  刘氏将人按住,道:“不急,等咱们将赚钱的计划讨论完,再做不迟。”

  苏荷复又重新坐了下来,心里高兴,原来自己在娘心里,也是有优点的。

  苏齐想了想,问道:“娘是打算做些包子、馒头、糕点之类来卖?”

  刘氏点头:“是打算试一试,你绝得如何?”

  苏齐想了想,卖包子馒头之类属于小买卖,即使做得不好,亏本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何况生意虽小,但确是生活必须品,每个人都要吃的,试上一试倒也无妨。

  刘氏是个行动派,既然儿子也同意,那就撸起袖子开干吧。

  第二日,苏家的门口就搭起了早点摊,卖的就是包子馒头。

  包子是最平常的青菜包、鲜肉包,馒头有白馒头,香葱馒头。

  吆喝叫卖的乃是苏齐同刘氏,而苏荷与林钰,就呆在厨房和面,准备馅料,做包子馒头。

  主要还是苏荷来做,林钰由于挺着个大肚子,只能打打下手,做些轻省的活计。

  而小羽同王荣两个小家伙,就在一旁帮着揉面,虽然弄得厨房一团乱,但也能做得像模像样,倒也帮了苏荷不小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