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130章 哄孩子的画
  苏齐拱手笑道:“回大人,在下画的乃是一梦境所在之地。

  大人何不将小公子叫来一观,到时我再细细跟大人讲明。”

  “梦境?”陆炫好奇得很,忙让人将儿子给喊了过来。

  陆德站在苏齐的面前,斜着眼将其上下打量了一下,随后傲慢道:“你就是王荣的舅舅?”

  看到真人,苏齐不由地理解了外甥想打人的心情:

  果然是个熊孩子,长着一副欠揍的模样!

  但他还是笑呵呵道:“小公子猜得不错,我正是王荣的舅舅,苏小羽的爹爹,苏齐。”

  陆德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听说你很厉害,是个秀才?

  可我只看到一副下人样,一点都看不出你哪里厉害。”

  苏齐磨了磨后牙槽,冒出想打人的冲动,但面上不显,依然微笑道:

  “从前是秀才,如今我已经是举人了,而且是举人第六名的亚魁。”

  陆德高昂着头颅,傲慢道:“那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爹可是进士,可比你强多了。”

  “够了,你这是对待客人的态度吗,还不跟人家道歉?”陆炫厉声训斥道。

  陆德瞥见他爹冷峻的模样,这才不情不愿地说了声对不起。

  “小子不懂礼数,还请少彦别跟他一般计较。”陆炫打了个圆场。

  苏齐心道:我计较得起吗?能将孩子教成这副德行,陆大人您也功不可没。

  但他嘴里却道:“小公子很有个性,与旁的小孩不同,他日定有一番成就。”

  这违心的话一出,苏齐都忍不住唾弃自己:

  两面三刀,口蜜腹剑,自己的儿子可千万不能被教成如此“个性”!

  陆炫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妥,但却容不得旁人批评,苏齐的识趣令他很是满意。

  他笑着道:“少彦,现在你可以将这画上之地细细说来,说实话,我也好奇得很啊!”

  于是苏齐就将他梦里的情景描述了出来:

  “我偶然入一梦境,那里的房屋跟我们的不一样,不是木头毛草搭成,而是用了更坚固的材料来建造。

  房屋的模样,就如这画中的样子,有方形,也有圆形,而且建得很高,抬头仰望几乎都看不到顶......”

  苏齐讲得很生动,还时不时地伸手比划,从衣食住行讲到各种动物,再到游乐设施,

  直听得陆德瞪圆眼睛,张大嘴巴,既惊奇又眼馋,嘴里的口水恨不得都要留下来。

  他拉着苏齐的衣袖,向往道:“真是太神奇了,你什么时侯能带我去你梦里的地方看看?”

  陆炫道:“胡说什么,既是梦境,如何能去?”

  苏齐也笑道:“大人说得不错,虽然不能去,但我已将它画了下来,小公子且来看。”

  苏齐将桌上的画拿过来摊在地上,拉着陆德趴在纸上,指着画上的内容道:“瞧,这就是高楼,共有三十层.....看書喇

  陆炫也蹲下来一同观看,结合着方才苏齐描述的梦境,此时看画更觉得奇妙万分,真乃世所罕见!

  他几乎都有些舍不得将画送出去了,只想自己留着独自欣赏。

  此画一出,直接将傲慢无礼的小少爷,变成了星星眼的粉丝。

  苏齐完成任务,就提出要告辞回去了,谁知陆德拉着他不让走:

  “你不能走,你就留在府里给我画画、讲故事吧,我爹会给你报酬的。”

  苏齐道:“多谢小公子的好意,只是家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而且我还要读书,实不能留在这里,还请小公子见谅。”

  开玩笑,在这里给你当保姆?我吃饱了撑的!

  “不行,我不准你走,你不能走。”陆德拉着苏齐的衣裳大哭起来,搞得苏齐很尴尬。

  陆炫见此,忙让人将儿子带了下去。

  正在这时,有衙役过来禀告,说是上头发下祗报,

  要求将报上的檄文誊抄后,再以雕版印刷,以传单的形式分发到各地,以供所有人阅览。

  陆炫接过祗报翻看了片刻,就赞道:“真是好文,文笔虽朴实,但句句在理直指要害,怕也是出自翰林院之手。”

  说完,他还将祗报递给了苏齐,“少彦你也过来瞧瞧,看看这篇檄文写得如何。”

  本来就是要广而告之的文章,看看倒也无妨。

  于是苏齐就看了起来,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惊呆了:

  “这不就是我乡试时写的那篇檄文?

  怎么会出现在这祗报上?”

  “哦?你没看错?”

  我自己写的我能看错?

  苏齐肯定道:“每一字都是我亲手所写,绝对不会有错。”

  这倒有意思了,陆炫意味深长道:“看来少彦已然入了皇上的眼,日后前途无量啊!”

  说到这里,他笑得更热情了,直说要留苏齐下来吃饭,好与他同饮庆祝一翻。

  苏齐可不敢跟他同桌吃饭,他怕被卖了都不知道,于是忙找理由告辞离开了。

  乘着马车行驶在出城的路上时,见已有衙役在派发传单,遇到不识字的,衙役还特意读给他们听。

  无论是识文断字的书生,还是目不识丁的百姓,无不夸此文写得好,通俗易懂又激情澎湃。

  苏齐听了很兴奋,他没想到自己考试的文章,居然能被选出来广传天下。

  这份荣誉感来得猝不及防,却又发人深省:既然朝廷认同自己的看法,那是不是离铲除邪教已经不远了?

  真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苏齐咬牙,心道:真到了那一天,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手刃仇人,替二舅报仇雪恨。

  马车哒哒地驶离了县城,往府城的方向而去。

  苏齐不知道的是,他的一篇檄文不但广传天下,而且还引起京城里朝臣间的一翻争论。

  翰林院侍读李星文拱手道:“何大人如此操作,岂不是让天下士子耻笑我们翰林院缺才?

  居然写不出一篇好的檄文了,反而要拿乡试考生的文章来用?”

  何忠呵呵笑道:“翰林院怎么会缺才呢,李侍郎不就是个人才嘛,上次写的檄文不还得到了皇上的夸奖?”

  李星文听了哼道:“那您为何不拿我的文章来用,偏要选用一个举人的文章?”

  何忠一点面子都不给,直言道:“还不是因为此文写得更好,所以皇上才让我取用此文。

  李侍郎,你还年轻,下次有的是机会,别泄气啊!”说完呵呵笑着走了。

  李星文咬牙:你个老匹夫就是嫉妒我比你强,自己没文采写不出来,就拿别人的文章来跟我比,真是没品!

  还有这个叫苏齐的,能与何忠为伍,怕也是小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