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132章 王府惊变
  刘氏对二弟媳妇小杨氏道:“我看文儿这孩子最近看起来老成了许多,今日的宴席,他都在跟着他表哥一起招呼客人。

  看起来也有模有样,完全不似半年前缩头缩尾的单纯模样。”

  小杨氏这半年来也变了很多,不仅白头发多了不少,连额头上也多添了几条皱纹。

  从前丈夫在的时侯,她不用操心什么,家里家外都有男人操持,因此她活得很轻松。

  如今丈夫不在了,没有了依靠,整个人都不似从前活泛,连笑容都几乎看不到。

  此刻听小姑子夸儿子懂事,她才露了丝笑容出来:

  “自从他爹走后,他一下子长大了很多,如今家里的事也都是他在拿主意,我倒变得清闲自在起来。”

  刘氏也是过来人,深切体会过丧夫之痛。

  所以,弟媳妇的心情她很能理解,也只有她能开导小杨氏了。

  这边两人在房里交流心得,那边苏齐将小舅子林硕和表弟杨文喊去了书房。

  苏齐传授了他们一些乡试的经验,随后几人聊着聊着,话题就牵扯到了县试上来。

  杨文说自己考试之前,收到一份匿名的资料,都是历届县试的考题以及优秀考生的答题卷。

  当时他还惶恐不已,就怕人有暗地里要害自己,

  但又实在禁不住考题的诱惑,最后只当这是表兄给他寄的,埋头就啃起题来。

  由于考前复习得当,心里有了底气,所以考试的时侯才能正常发挥,最后顺利通过县试。

  听了这话,林硕拍腿惊叫道:“我也遇到与你同样的事,但我没你那么胆小。

  我就当是,老天爷专门送来助我顺利通过考试的馅饼,不吃白不吃。

  是不是姐夫,我有没有学到你的精髓?”

  林硕笑嘻嘻地问道。

  苏齐没理他,只在心里想:莫非是海知府安排人做的?

  毕竟他当初可是答应自己,要给这两小子提供“帮助”的。

  应该错不了了!

  海知府真是个“知心人”呐,连宴席上送的贺礼都甚和自己心意,直接包了个二百两银子的大红包。

  这礼简直送到自己心坎里了,说是一句“知己”也不为过。

  正在苏齐感叹之余,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三人好奇,忙出了书房,打开大门往外观望。

  此时天色已暗,但青州王府的方向却一片灯火通明,而且有大批的府军和衙役正向王府的方向赶去。

  苏齐皱眉:莫非王府又出事了?

  “姐夫,我们跟去看看。”

  林硕拉着苏齐跟在府军的后面,一起往前跑去,身后杨文犹豫了片刻,也忙跟上了两人。

  几人来到王府的附近,发现这里已经围了好些看热闹的百姓,

  门口有府军把手,而百姓们被隔离在不远处,被禁止上前查看。

  苏齐几人靠近人群,只听有人在谈论此事:

  “青州王才死没多久,怎么王府又出事了?”

  “真是流年不利啊,也不知道这次又出了什么事。”

  “你们不知道吗?青州王妃被人给绑架啦!

  官府得到消息赶来时,人已经被歹徒给带走了。”

  苏齐听了一愣,谁这么大胆子敢绑架王妃?

  莫非和刺杀青州王的是同一人?

  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就见不远处海知府姗姗来迟。

  海大渝正巧经过他的身边,苏齐忙上前打招呼。

  海大渝呵呵笑道:“原来你也喜欢凑热闹?

  回头再跟你聊,此刻本官要先去处理公务。”

  那休闲轻松的模样,完全不像是来抓歹徒的,倒像是来王府参观旅游的。

  苏齐虽心下疑惑,但还是笑着拱手道:“大人不辞辛劳,终日为我府城的安宁奔波,实在是我辈之楷模啊。”

  海大渝笑了笑,随即就闲庭信步地越过人群,进了王府。

  没多久,海大渝又从王府里出来,并将门外的府君分成两波,一波去往城外搜寻,一波在城内搜寻。

  随后他自己就带着衙役离开了王府,似乎此间事已了,心安理得地回府衙去了。

  路上见苏齐还在,就招了招手,让他一同跟着去府衙。

  苏齐不好推辞,只得让林硕和王荣两人先回去,自己稍后再回。

  他跟着来到府衙后才发现,海知府似乎就是让自己过来听他发牢骚的。

  例如:知府的位置不好坐,上任没多久就被一堆烂事搞得焦头烂额云云。

  而苏齐不仅要做个免费听众,还得做一朵男版“解语花”。

  花语大多是,夸知府大人如何如何厉害,应付这些小事必定不再话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云云。

  当然中间也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如自青州王死后,王妃早已偷偷溜走,且至今都没有回来。

  至于去了何处,不得而知。

  那此次为何又会出现绑架王妃的事呢?

  海大渝自己也很纳闷,于是就拉着苏齐一起过来探讨,两人讨论了良久,也没猜出个结果来。

  但苏齐从中得知了另外一件事情,原来六如先生是先帝派来潜伏在青州府的奸细,目的是监视青州王的一举一动。

  听到这个消息时,苏齐惊呆了:“知府大人您从何得知?”

  海大渝道:“我也是前不久才发现的,六如先生曾经给前任知府发过一份告密信,信中检举了青州王有试图谋反的动作。

  虽然信上的笔迹与六如先生的略有不同,但凭着一些蛛丝马迹,还是给我找到了真相。”

  这话一出,苏齐直接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人不去做侦探,还真是屈才了。

  六如先生是细作的事,苏齐很快就接受了。

  曾经他也隐隐觉得六如先生隐在青州城,只怕并不简单,没想到果然有目的。

  看来先帝也不是个老糊涂,知道自己小儿子幼年登基定会不稳,于是暗地里将其他儿子都监视起来,一发现有异动,直接就地处理。

  如此想来,莫非青州王是六如先生让人杀的?或许有这个可能,只是如今先生又去了哪里呢?

  而且,山东的靖王身边,是否也同样有先帝派的细作在监视?

  那细作同六如先生之间是否有联系?

  青州王妃是否因为发现了丈夫的死因,所以才偷偷逃离?又逃去了何处?

  这次的王妃劫持案是她自导自演吗?目的又何在?

  这些问题如一团乱麻般,直将人搅得辨不清方向。

  苏齐此时才体会到海知府的难处,也难怪他要找自己来聊天了,

  每日在乱麻堆里生活,脑子不清楚的,还不得直接被逼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