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166章 生财之道
  送走霍启赋后,苏齐出了家门,他先去了私塾,同私塾先生聊了半天,大概摸清了对方的水平。

  这位私塾先生姓丁,年过五十,是位落地的举人。

  或是时运不济,丁先生之前科举几次都落了榜,眼看年纪渐长,又入仕无望,于是就歇了再考的心思,安心做起了教书育人的工作。

  苏齐与之相谈甚欢,发现其人品和学识都不错,于是当下就谈好了束脩事宜,过两天就将两孩子送来读书。

  从私塾出来,他又转去了书肆,打算看看最近市面上有哪些卖得好的书目,没错,他准备写书赚钱。

  至于写什么,得要先考察一下市场再说。

  苏齐转了好几家书肆,考察下来的结果让他咂舌,市面上销量最好的书籍,居然是有颜色的书。

  而且还是画得极为粗糙的那种,人物身材比例扭曲,姿势扭曲,让人看着就没啥兴致。

  就这种书,居然能打败万千书籍,高居榜首?

  看来书籍市场渴此类书久矣,以自己的功力,若是写这样的书,不说日进斗金,短期内赚个房款还是不成问题。

  但自己一朝廷命官,写小黄书赚钱,万一被人发现,岂不有损形象?

  不行,不能写这种书。

  天黑前他又转了几家书肆,回家后又把自己关在书房良久,经过一番思虑,最后定下了写作的内容。

  苏齐决定写一本有关探案的书籍,因为这类书市场上不多见。

  市场上最多的就是才子佳人之类的书,整天情情爱爱的看多了也没什意思。

  探案书就不一样了,一个案子接着一个案子,一来容易写长,二来也满足了人猎奇的心理,写起来容易抓人眼球。

  而且苏齐有经验,他从小就喜欢看各种港台刑侦剧,对里面的案子几乎能做到如数家珍,写起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只需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弱化一下,融入古代的背景,再用上一些心理学分析,整本书的基调就能定了。

  说干就干,苏齐立马铺开纸笔,开始列提纲,组织故事情节。

  先列了二十个单元的故事作为作为首本书上下两册的内容,书名定为《大圣朝探案实录》。

  现在距离上任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除了在家写书,苏齐还专门出去了解了下当下印刷行业的整体情况。

  书写好了,总得找发行机构印刷出版吧?

  眼下的大圣朝正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印刷行业十分发达,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办的,都办得有声有色。

  也因此,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日臻完善,比如:传统墨的工艺改良,活字印刷术的普及,造纸业的大幅发展等等。

  若是乱世,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就是全部需求,但盛世时,百姓们除了日常吃喝,还需要精神食粮。

  因此,出版业才会这么发达。

  百姓们识字不多,但他们看得懂画呀,所以小黄书才会这么畅销。

  苏齐虽然写得是探案的书,但他打算效仿小黄书,在其书里配上插画,以方便普通大众阅读。

  他漫步在街道上,这一条街清一色的都是文社,苏齐咨询了几家,几家的掌柜都建议他写小黄书,对于他的探案书并不看好,因此都回绝了他。

  苏齐无语:想我堂堂一届探花,难道真要去写小黄书赚钱?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他找到一家愿意尝试的。

  这是一家民办文社,社名叫“彭宇文社”,书本印刷售卖一条龙服务。

  苏齐一看,这家文社倒是与自己有缘,文社的名字与自己儿子的名字相似,于是就走了进去。

  进了门,只见屋内正站了两个魁梧的汉子,其身躯之彪悍,肌肉之结实,让苏齐吓了一跳。看書溂

  若不是看到门口“文社”两字,他都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来到了一家武馆。

  苏齐拍了拍柜台,问道:“我来谈个生意,你们掌柜的可在?”

  柜台后的汉子指了身边另一个汉子,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店的,您可跟他谈。”

  “这位客官您好,我是文社的掌柜熊大,同时也是本社的编辑,您是要买书还是要出书?”

  “我要出书。”

  “行,咱们到里边详谈。”

  苏齐跟着熊大进了内院的一间茶室,店里的伙计端来茶水后,就关门离开了。

  这个行业也是有讲究的,来人莫问功名出身,除此之外,还要尽量保护“自由撰稿人”的个人隐私。

  毕竟来投稿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最起码都是秀才出身。

  这些人最注意什么,自然是个人的声音誉和口碑了。

  若是写了特殊的作品,譬如说小黄文什么的,真实身份被传扬出去,颜面何存?

  不过苏齐不写小黄文,对于身份会不会泄漏,也没那么在意,穿个马甲也是为了增加点神秘感。看書喇

  熊大同苏齐简单介绍了一下行业规则,其他都好说,就是有一点,不得一稿多投,否则他会按照合同,要求撰稿人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理。

  苏齐自然答应,另外还请教了一下如何提高书本销量的问题。

  熊大道:“要想销量好,那就得画得露肉露骨,这才容易吸引眼球,否则谁看啊!”

  “可是我写的也不是小黄文啊,哪有那么多肉可露的?”

  “其他文也可以露,另外探案文还可以画得更血腥一点,这样也容易吸引眼球。”

  苏齐小声道:“又黄又暴力?不会被禁吗?”

  熊大的声音并不如他的外形那么粗犷,反而很温柔,让人听了居然有些被蛊惑的感觉。

  只见他学着苏齐的样子小声道:“看来您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这年头朝廷都忙得不可开交,谁有空来禁你那几本书啊!

  就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的除了小黄文,也就情爱类与军事类,探案的书倒是很少见,至于能不能卖得出去我也不敢保证,只能说试一试。

  你就按照我跟你说的样子来写,故事配上插图,既可读又可看。”

  苏齐点头,本来自己也是打算配图写的,如今被熊大一说,倒是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插图方面已经说过,要爆,要抓眼球。”

  熊大接着道,“至于文字方面,你是读书人应该比我清楚,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总之怎么华丽怎么来,这也是市场上大多数卖得好的书的写法,你找两本看看就是。”

  这会苏齐没有点头,他其实心里有别的想法,他的书定位是普罗大众,若用千篇一律的文言文来写,岂能保证所有人都看得懂?

  为了达到全民阅读的水准,他打算用白话文来写,越白话越好。

  他要用最直白的语言,讲最生动的故事。

  熊大见苏齐一脸坚决,也就不再会说什么,只是说要先看看范稿,若看着马马虎虎,就再谈价钱方面的事。

  苏齐也明白,人家这是为了降低风险,毕竟这样的书市场上也没出现过,能不能卖得出去还是个未知数。

  离开文社的时侯,苏齐又去了文房四宝店,买了一大堆稿纸,花了好几两银子,准备大干一场。

  钱都砸进去了,不赚回来真是说不过去。

  ......

  时间过得飞快,半个月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上任的时侯。

  这半个月,苏齐基本都在家写书,很少出门。

  他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倒是又重温了一番科举时的紧迫感。

  紧赶慢赶,终于在上任前,将第一册书给写完了。

  看着眼前堆得满满的稿纸,苏齐心里也是自信满满,相信自己的书一定会开辟出新的市场。

  他拿着书稿来到文社,找熊大验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