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当然知道弥勒佛把假冒伪劣的“唐僧师徒”带到大雄宝殿是何目的, 但是他不能表现的太欢喜。

  相反,还得怎么生气怎么来。

  外面那么多比丘尼比丘僧看着,他既要表现出身为佛祖的慈悲大度, 又要表现出被冒犯的愤怒。

  幸好他这近千年来演技很有长进,不然还拿捏不住其中的精髓。

  灵山的菩萨、罗汉、揭谛等等等等都不是傻的, 一看这情况就知道不对劲,全都打起精神看如来佛祖如何应对弥勒佛的发难。

  此情此景实在眼熟,犹记得千年前, 还是灵山大雄宝殿,如来佛祖就是这样那样这般那般一通挤兑, 然后才把燃灯佛祖取而代之。

  时隔千年, 弥勒佛要再现当年的场面了吗?

  不得不说, 这场面还挺激动人心的。

  佛门的菩萨罗汉也是人, 是人都爱看热闹,尤其是这种上头交锋的大场面,只要最后不会牵连到他们, 当然是打的越厉害越好看。

  西方人少, 他们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已经是两位圣人呕心沥血的成果,不管什么样的歪瓜裂枣,只要肯来他们都收。

  他们不是说他们自己是歪瓜裂枣, 而是觉得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其他的都是歪瓜裂枣。

  要不是佛门门槛低, 他们怎么可能在一起共事?

  多多少少得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佛祖之下有四大菩萨, 代表大悲的观音菩萨、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代表大行的普贤菩萨和代表大愿的地藏王菩萨。

  好巧不巧,除了常驻地府的地藏王菩萨,其他三个都是两位圣人在封神大劫中从阐教渡来的。

  不管如来佛祖是不是佛门的主事人,他们三个都会和如来佛祖同进同退。

  弥勒佛笑呵呵的念了声佛号,走到童儿身边假意训斥两句, 然后转身说道,“如来佛祖,我这童儿也是一心向佛才犯了错,看在他一心向佛的份儿上,不如让他带经书先去东土大唐,也免得那唐皇饱受等候之苦。”

  如来佛祖端坐莲台,“取经人早在开始取经之前便已定下,定下之事不得再改。你这童儿若真有向佛之心,又何必急于一时?”

  “非是着急,而是解凡间苦难矣。”弥勒佛转着佛珠,面向周边的菩萨、罗汉、比丘僧尼朗声道,“东土大唐在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是以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那些凡人不尊佛教、不向善缘、不礼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我等佛门子弟,岂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沉沦?”【1】

  三千揭谛和比丘僧尼中议论纷纷,看样子都觉得弥勒佛说的有道理。

  弥勒佛弯弯眉眼,换了个方向继续说道,“南赡部洲的人族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阿鼻地狱中不得超生者甚多,皆是前世造孽过多之故。那地方虽有孔氏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可其中愚昧不明之辈何其多,我佛一日不至东土,东土的人族便一日不得解脱。”【2】

  如来佛祖:……

  要不是笑和尚说出来,他都不知道佛门还有那么大本事。

  继续吹继续吹,看看还能吹成什么样。

  切,佛门什么样你们自己不知道吗?

  还凡间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说的跟他们自己比凡人强多少似的。

  不就是仗着身在灵山极乐世界有圣人庇护不用生老病死吗,真要让他们去地府走轮回路,需要将身还债将肉饲人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吹,继续吹,看看脸皮是不是比雷音寺的大门还厚。

  弥勒佛面向灵山生灵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佛门的佛祖菩萨入门必备的技能就是舌灿莲花,朵朵金莲自天而降,听得懂的听不懂的都觉得弥勒佛祖的话很有道理。

  他们是救苦救难的佛门弟子,不能只顾得自己享乐。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快活,应当有更多有缘之人加入。

  凡间多苦多难,若没有佛门弟子前去救他们于困苦之中,有缘之人也能慢慢变成无缘之人,这样不好。

  他们在灵山等些日子不算什么,凡间的凡人可等不得,大乘三藏经书早一日送到东土大唐,那儿的人族就能早一日得到解脱,弥勒佛祖的话不无道理。

  如来佛祖要唐僧师徒在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金蝉子的转世如今是**凡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抵达灵山。

  不如就按弥勒佛祖说的,先让他那童儿把经书送过去,他们再慢慢等唐僧师徒过来。

  两边各不耽误,岂不美哉。

  六耳猕猴:……

  这些家伙那么好忽悠的吗?

  灵山是不是没有门槛?极乐世界是不是想来就来?真要这样的话,他能不能把凡间无法进入轮回的猴子猴孙全部接到这里来?

  他们猴子对生活环境要求不大,只要是山就行,听说灵山本来就养了许多动物,再多些猴子好像也没什么。

  如果圣人最后出尔反尔不肯帮他解决生死簿的问题,让天底下的猴子都来灵山完全可行。佛门号称慈悲为怀,总不能把大老远跑到灵山的猴子们全部杀死。

  猴子们死在别处会变成孤魂野鬼,死在灵山不一样,这儿是极乐世界,活着进不去死了能进去也一样。

  凡间的猴子大多没有修为,只能维持垂垂老矣的模样求死不能,大不了他辛苦些多跑几趟,总能把所有猴子都送到灵山。

  以前总羡慕孙猴子的花果山,这灵山可比花果山漂亮多了。

  等灵山成为他六耳猕猴的灵山,谁还愿意看孙猴子的花果山。

  六耳猕猴抱着手臂站在殿中,一眼就能看出已经神游天外。

  大雄宝殿中气氛僵硬,正在此时,忽闻阵阵梵音响彻云霄。

  满空中祥光叠叠瑞气重重,直到祥云瑞气散去,云后的燃灯佛祖才现出身形。

  殿中的罗汉金刚见到燃灯佛祖连忙起身见礼,行完礼后才该登宝座的登宝座,该侍立两旁的侍立两旁。

  如来佛祖心中欢喜更甚,面上却丝毫不显。

  莲花宝座高高升起,升的比燃灯佛祖还要高,在他这儿高度就代表着地位,佛门一日不易主,他就一日是佛门的最高领导人。

  最高!

  如来佛祖面带微笑,升完宝座后让降龙伏虎两个罗汉去敲响云罄,把没有到场的灵山生灵全唤过来。

  大场面大场面,佛门主事更迭换代的大场面不能错过。错过这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别管有空没空全都过来看。

  如来佛祖按捺住心中欢喜,旁边的观音、文殊、普贤也都两眼放光,就差直接在脸上写上“打起来”“打起来”了。

  弥勒佛朝燃灯佛祖微微躬身,慢条斯理的把刚才的事情解释一遍,然后请燃灯来给个主意。

  他们都知道燃灯佛祖就在藏经宝阁,大雄宝殿发生的事情瞒不过他,但是该有的态度不能少。

  弥勒佛笑呵呵朝燃灯佛祖点点头,拍拍黄眉大王让他上前,“这就是我那黄眉童儿。”

  黄眉大王迟疑的看了眼他们家佛祖,琢磨着这应该是让他上前行礼的意思,于是双手合十乖乖拜见燃灯佛祖。

  六耳猕猴不着痕迹的撇撇嘴,这傻憨憨在灵山脚下的时候怎么没有现在的眼色?

  燃灯佛祖面带慈悲让黄眉大王站起来,抬眼看向站在他身后的三个徒弟。

  六耳猕猴该怎样还是怎样,那两个小妖变成的猪八戒和沙和尚却受不住这个威压,哆哆嗦嗦变回原形,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弥勒佛又念了声佛号,“妖族中如此诚心向佛的不多见,燃灯佛祖以为如何?”

  燃灯佛祖点点头,“不当罚,当赏。”

  灵山三位佛祖,过去佛和未来佛意见达成一致,现在佛再不情愿也只能遂了他们的意,“阿难、迦叶,你二人带他们到宝阁中检几卷经书,要那三藏经三十五部之内,令他们传往东土。”

  阿难迦叶两位尊者出列领命,示意假冒伪劣的取经团四人跟他们走。

  六耳猕猴:???

  这就走了?

  黄眉大王:???

  这就完事儿了?

  假唐僧和假悟空面面相觑,难得想到了一起。不过看弥勒佛没什么阻拦的意思,他们也没在大雄宝殿多做停留。

  这地方神神佛佛的太多,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还是离远点好。

  灵山一日,凡间一年,弥勒佛以为他在大雄宝殿里耽搁这点时间足以让万里之外的唐僧师徒赶过来。

  旁边菩萨罗汉比丘僧尼都在,只有他们算什么,大家都到场才有意思。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直到六耳猕猴和黄眉大王两脸懵逼的跟阿难迦叶二尊者去藏经宝阁取经书,他们也没等到唐僧师徒的身影。

  弥勒佛:哈、哈哈、哈哈哈。

  这就尴尬了。

  真正的取经团此时不光没到灵山,甚至离灵山还远的很,他们连天竺国的国界都没有到。

  不是小白龙吃的太饱跑不动,而是他们前面遇到阻拦,前辈们和拦路的妖怪叙旧去了。

  没有前辈们开路,前面的山岭阴气森森煞气满满,小白龙实在不敢往前跑。

  扶黎窝在旺财怀里不敢动弹,只敢小心翼翼的露出眼睛,一有不对立刻闭上,坚决不给晚上的噩梦增加素材。

  狮驼岭啊、哆嗦嗦、好可怕啊、哆嗦嗦。

  旺财看他又怕又想看,索性直接给他把眼睛捂上,“你害怕就别看,爪子之间露那么大缝能捂住什么?”

  小狐狸崽子瑟瑟发抖,难得一见的老实,“你不害怕?”

  “都是老熟人,我害怕什么?”旺财盘腿坐在石头上,指着不远处的妖怪给他介绍,“那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青狮,以前是截教的虬首仙;那只大象是普贤菩萨的白象,以前是截教的灵牙仙。我家菩萨身边的金毛犼以前是截教的金光仙,都是通天教主身边的随侍的仙人。他们俩以前没事儿就去落伽山找金毛犼说话,我害怕他们干什么?”

  小狐狸崽子听了这话丝毫没有感到安慰,缩成一团继续瑟瑟发抖,“还有那个大鹏鸟呢?他可是吃了一个国家的人,凶残的很。”

  没看元凤前辈已经让大儿子揍小儿子了吗,他们都是不吃人的好妖怪,不能和吃过人的坏妖怪玩。

  旺财顿了一下,“也是哦。”

  于是乎,瑟瑟发抖的又多了条旺财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