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都市情感>人间行走之寻道>第102章 污浊的恒河
  一个国家,甭管一开始宣传的有多公平,待到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存在已获得利益的阶层,就会有掌握权力的阶层,也就是所谓贵族、特权阶级,这个是必然,无一例外。

  但是,像印度这样的种姓制度的,如此明目张胆的宣传种族不平等,人只要一出生,就基本注定了其一生的过程,这就是变种的“奴隶制”。

  这是社会的“畸形”,这是社会的倒退,但又赤裸裸的说明了权力的本质。

  当孙敬踏上印度的土地,尤其是走在古老的瓦拉纳西的街头上,感受着大街小巷里飘荡着尿骚味、屎臭味、咖喱味,孙敬彻底无语了。

  瓦拉纳西在印度的地位,瓦拉纳西犹如耶路撒冷一样,是印度教徒的心中圣地,他们人生的四大乐趣———“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有3个都要在瓦拉纳西实现。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的极乐西天指的就是印度圣地瓦拉纳西。

  这就是号称有6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瓦拉纳西?

  四周的垃圾腥臭扑鼻,街道两旁的建筑似乎要倒塌一样,已经超出了孙敬的认知范围,让人压抑无比。瓦拉纳西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被狂风暴雨扫落到臭水坑中,显得如此零落不堪,而人们就好比是那工蜂,不管蜂巢如何,还是会在蜂巢周边忙忙碌碌。

  此城相传是由印度教中主管生死的湿婆大神所建,信奉印度教的人们相信湿婆常在这里的恒河边上巡视,凡在这里死亡并火化的,均可免受轮回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所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徒从四面八方赶到瓦拉纳西。恒河里的场面也让人不轻松,河里不仅有祈祷的教徒,也有洗浴的水牛、祭祀的香火,河畔还有隆重的焚尸场。没有被烧成灰的尸体被抛入河中,各种污物在河水中时隐时现。从常识上看,恒河跟卫生根本搭不上边,但这并不影响恒河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却强化了他们的信仰。望着附近焚烧尸体的袅袅青烟,想到自己也会化成这种无形的东西,让人难免会对人生幻灭留下无尽的感叹。这使得他们愈加的虔诚起来,他们希望能洗净宿世的罪业,让自己的灵魂平安进入生命的轮回。

  印度教徒相信恒河能够自我清洁,认为世界上只有恒河水不会滋生出传染病菌,所以他们放心地饮用这里的恒河水,并且用容器把水带回家里,以便在一些隆重日子里喷洒在自己身上。由于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来世,以至于忽略了现世的周围环境,瓦拉纳西在人看来颇有点像一件神圣,但不那么华丽的破旧袈裟。

  这里不得不说印度教的“修来世”,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所以,综合来看,这就是麻痹教众、宣扬等级,然后让教众不必在乎今世的不平等和苦难,只要安于今世的不平等和苦难,来世就会有一个好的转世身,转世到高种姓阶级。

  所有宗教,都有其宣扬的教义,基本上是分为“修当世”和“修来世”,即现在和未来。

  “神”是人创造的,但是,讽刺的是,他又脱离于人而存在。

  孙敬心中对于各种宗教,只要不是邪恶的,都不反对。因为,要让民众信仰一个虚无缥缈的“神”总比没有信仰要好,因为,“神”还是被宣扬确切存在的,让民众更容易接受一点。

  看着眼前的恒河,那水质无与伦比的污浊,宛如雨后的以前没有柏油马路时的泥土路里的积水。传说恒河水有自我清洁功能,人们喝下去,就会带走自己的罪孽来净化自身,这得多无知的愚民才会相信呢?

  至于信仰恒河,那自然可以,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可以信仰,但是,重要的是信仰的过程。如果是引导人以善为本,那么怎么都不会错;但是如果引导人为恶,自私自利,危害他人,那么怎么都是错的。

  也就是说,信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本心。

  这,也是现代社会宗教或者信仰弱势的一个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知的范围越来越大,很多人会成为无信仰主义者,这倒是整个社会值得警惕的事。

  无信仰,则无所畏惧;无信仰,则会贪图享乐;无信仰,则会败德辱行。

  其实,科学越发达,信仰越缺失,真的如此吗?

  否也,一些大科学家,譬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等等信仰神的存在,并力求证明神的存在,甚至爱因斯坦,也说过自己并不否认有神的存在。

  数学是科学的最基础的学科,“数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所以就有了这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是牛顿晚年想要证明的理论。不要说大科学家晚年糊涂,智力退化,相信我,大科学家只要脑子没有病,他们到晚年时更睿智。

  孙敬在恒河河边整整的呆了好几天,看着印度教的信徒们在黎明时分,沿着窄窄的街道向下行走,每一条向下的街道都是通向恒河,在太阳还没有升起之时,恒河边已经挤满了沐浴的信徒,因为他们相信,面对着初生的朝阳,边祈祷边沐浴是最灵验的。在东方朝阳初升,数以万计的人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双目闭合,口中念念有词,虔诚无比,此情此景,令人万分震撼。

  而伴随着不断的虔诚祷告,恒河上升起缕缕信仰之力,飘向了在河边的庙宇之中,这个,也算是一种修炼之法。

  印度教跟伊斯兰教、佛教一样,修炼重神魂为主,而轻肉身。“解脱”是印度教的核心,与佛教的“开悟”异曲同工,目的是摆脱轮回,实现梵我合一。而苦行是实现“解脱”的关键,他们对世俗生活毫无兴趣。他对外在世界熟视无睹,只在意内在的解脱与喜乐。他们又鄙视世俗世界,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那是短暂的,而他们追求的却是“永恒”,他们要冲破“有限”的世界,抵达“无限”的喜乐。

  要统治,就要先“愚民”。民众被一个思想禁锢了,那么就会听之任之,利于统治。但是为什么印度自古以来战乱不断呢?那就是“愚民”多,但是聪明人也不少,掌握权力者不想把权力让人,没有掌握权力者又向往权力,所以,到最后就是刀兵相见,战乱不断。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德经里面明确写着上面的文字: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印度,就是在用智巧心机奴役愚民,治理国家,则必然会危害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