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晒然一笑,反问道:

  “你我不入大唐,就归属天庭。这一量劫,难道天庭不应劫?”

  这话一出,其他三位帝君,齐齐身体一震!看書溂

  是啊。

  天庭和大唐早就开始交手了。

  不光暗地里较劲,明面上都打过一遭了。

  天庭又怎么可能不应劫?

  横竖是应劫,唯一的问题是:去哪边应劫?

  封神量劫中,阐教、截教、西方教,已经将“站队”这个技术活的重要性,轰轰烈烈、鲜血淋漓地演绎了一遍。

  眼下这一量劫……

  佛门明显站错了队,圣人之下,已经被挂起来了。

  就连两尊圣人,也被大唐抢了证道之宝……

  想通此关节,几尊帝君只觉,眼前拨云见日,瞬间明朗了。

  “明天叫上我!”长生大帝率先开口。

  “我也去!”勾陈大帝紧接着说道。

  东华帝君沉默良久,才喟然叹道:“罢了……我与你们交情甚笃,怎堪与你们为敌……”

  太乙救苦天尊毫不留情拆台,道:“行了行了,想去就想去,扯什么交情。”

  ……

  三十三天上,准提红着眼睛去接引殿找自家师兄的时候,就看到接引也口喷鲜血,倒在了地上。看書喇

  不用问,准提就知道,自家师兄也被那强盗夺了证道法宝去!

  两尊圣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滔天的杀意。

  “此仇不报,你我师兄弟,还有何颜面立足世间?趁早漂流混沌,在无尽混沌神光的冲刷下,慢慢湮灭吧!”

  接引准提联袂而出,直向人间界冲去!

  李泰终究小觑了“证道之宝”、“伴生灵宝”对一尊圣人的重要性。

  这完全可以让接引准提冒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下凡对大唐亲自出手了。

  况且,李泰对天道和鸿钧的处境,丝毫不知情。

  否则,他可能会重新审视,抢夺七宝妙树和千叶金莲的决定。

  而今正是混沌对天道压制越发严重,鸿钧和天道最需要天道圣人从旁辅助的当口。

  倘若直接抹杀了接引准提,鸿钧的处境会更艰难。

  此事又事出有因,牵扯到人皇再现。

  接引和准提心中有两分底气:就算真身降临了,只要别做得太过分,被天道责罚,也不至于直接抹杀。

  就……杀了大唐太子,夷平大唐皇宫,屠灭长安城吧。

  长安城也没多少人,不至于让人族一蹶不振,如此一来,天道的责罚,在鸿钧的影响下,恐怕不会太重。

  至于大唐人皇,等鸿钧出关后再说。

  就在两尊圣人冲到三十三天最边缘,即将进入人间界,将满腔怒火,全部倾泻在长安城上的时候。

  忽然,一颗红绣球,从娲皇宫中飞出,破开混沌,倏忽间拦在了两尊圣人之前。

  “两位师弟,此去为何啊?”

  一个动听至极的女子声音,从娲皇宫中袅袅飘出。

  如玉磬脆响,如凤鸣九天,如清露垂潭,如天音临世。

  不等接引准提答话,娲皇宫宫门,忽然大开。

  其中瑞彩千条,玄光绽放,一位人首蛇身的绝丽女子,从中缓缓飘行而出。

  此女一身淡粉色娲皇天衣,周遭五色绫绸飘然舞动,双手玉镯,额间一颗五彩石熠熠生辉。

  接引准提面色皆是一变。

  接引蹙眉道:

  “女娲师姐,久违。老师命我二人下界寻找燃灯,言称有非常重要之事,但燃灯在下界卷入一桩大因果之中,非我二人真身降临不可解。”

  来者不善,接引不愿纠缠,直接搬出鸿钧道祖的命令。

  女娲轻笑道:“老师命你二人真身下界了吗?”

  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凝重。

  “燃灯与老师同为开天之前就存在的生灵,他腹中葬了足以颠覆整个三界的大秘密,师姐应该清楚这一点才是。”

  “相信老师不会责怪我们!”

  女娲颔首道:

  “可老师明确说过,不准圣人本尊下界。”

  “若两位师弟执意要下去,师姐就只能鸣天钟,唤醒老师,相信老师也不会责怪我。”

  接引脸色一寒,冷声道:

  “师姐!你这是何意?日后老师怪罪下来,我与准提自会承担责罚,还轮不到师姐你来多管闲事!”

  女娲淡笑一声:

  “未必是我的闲事。”

  “而今三界风云际变,变数尽数集中于人间大唐王朝之上,能让两位师弟着急忙慌下界,除了找大唐的麻烦,还有什么?”

  自从那日察觉到三界变化,在下界惊走了元始天尊身外身后,女娲便圣念外放,一直在观察三十三天上几位圣人的动静。

  接引准提身外身下界之事,女娲自然知晓,但碍于他俩是领了鸿钧命令去的,女娲不好插手。

  今日察觉到两尊圣人身外身被毁,而后便气急败坏,本尊向人间界冲,女娲又怎么能让他们如愿。

  接引和准提的心,齐齐往下一坠。

  女娲是六尊天道圣人中,最奇特的。

  圣人之下,常有流言传说,女娲乃是六圣之中最弱的。

  但同为天道圣人,接引和准提压根儿不信这屁话。

  女娲哪里是最弱,她只是不打。

  光听她的名头,就已经让其他圣人们敬而远之了。

  “天道圣人”、“大地之母”、“人族圣母”。

  集天地人于一身……

  圣人身上没有巧合,全是因果。

  鸿钧拼死拼活,也不过落了个身合天道。

  接引怒道:“当年不是师姐驱使三妖祸乱帝辛朝堂,让人皇传承就此断绝?怎么今日兴之所至,扮演起人族圣母来了?”

  女娲面色微变,红唇轻启,似是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

  “封神是一天地量劫,天道运筹帷幄,我只是随波逐流。”

  ……

  封神大劫,始于帝辛给女娲进香。

  那日,女娲恰逢生辰,去火云洞拜谒三圣皇。

  神农、轩辕倒在其次,主要是她的兄长伏羲,不能离开火云洞,那女娲生辰,便只能亲自去火云洞。

  入了火云洞,自然得了寿星该有的待遇,三圣皇轮番送礼。

  都是些亲自祭炼的小玩意儿,礼轻情意重。

  火云洞后殿,地上摆放着一堆材料,围绕着三座已经能看出些雏形的东西……

  那是……

  三座庙?

  初见时,女娲只觉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