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不吭地去了新西兰,又千里迢迢地赶回费城。不出意外,迎接谢安闲的是导师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说他没有责任心。

  谢安闲心不在焉地听完,认错态度良好并保证不会再犯,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了。他住在大哥名下的一处公寓,离学校很近,然后又嫌弃一个人住太无聊太可怕,把另外的两个卧室租给了学校里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学弟。

  栽倒在床上,随后身体软软地陷了进去,整个人仿佛躺在棉花糖上。谢安闲心满意足地叹了口气,脑子里胡乱回忆着和沈诀的三面之缘,不知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美梦做到一半,谢安闲被手机吵醒,他原本攒了一肚子火想冲打电话的倒霉蛋发,一见来电显示,立刻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起。

  “二哥!我能回去了吗?”

  谢家老二估计是偷偷给他打电话的,声音都压得特别低:“大哥说,还有一个多月就放暑假,再归心似箭也忍着,要是敢提前回来,就打断你的腿……要是我敢给钱让你回来,他就把我的腿一起打断。”

  谢安闲不乐意了:“他怎么还搞专|制呢?”

  二哥说:“不是我不帮你,是真的不敢挑衅大哥的权威,你知道的,这个人,当代法|西斯,商界希特|勒。”

  谢安闲说哦,把他二哥的电话挂了,重新躺回床上。半天没气过,随手拿过另一个枕头捂住自己的脸,最后索性整个人都裹进了被子里。

  全身上下都弥漫着生无可恋的气息。

  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俗话又说,一物降一物。如果说在谢家,谢安闲是被他爸妈宠得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孙大圣,那他大哥谢正则就是那个如来佛,他再怎么蹦跶,也逃不出大哥的手心。

  谢家大哥比谢安闲大了十几岁,从小就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非常的有出息。对待三个弟妹,一视同仁的苛刻,并始终恨铁不成钢。

  他成长路上披荆斩棘拿了各种第一,后来美国常春藤名校就读,GPA高到令人发指。毕业后回国,在家大业大的产业中选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子公司,妙手回春似的力挽狂澜,从此彻底取得了谢家老爷子的心。

  谢安闲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谢正则已经是总公司的行政总裁了。他考上大学那年,谢正则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谢家的大部分产业,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做得生龙活虎。

  至于老二谢嘉树,是个不学无术的,却也有自己的特长。他并未试图在家里分一杯羹,而是出外单干,凭借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性格,如今成了某奢侈品在东亚区的总代理,旗下还很有一些时尚圈的人脉。

  谢安闲头上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就算他现在读的是当年大哥念过的学校,以后也未必就会比他更……别未必了,绝对不可能比他更强。

  不过谢安闲心宽,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想得很开。他没有心去和大哥比,在家里的定位就是个撒娇卖萌的小可爱,不然也不会老是被纵容。反正二哥护着他,父母和姐姐都喜欢他,谢正则还敢真打断他的腿么?

  这么一琢磨,谢安闲立刻又不糟心了。他的睡意涌上来,眼看就要钻进梦乡和沈诀亲密会晤,突然被门外的一阵动静吵醒。

  谢安闲一掀被子,满头起床气地想,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走出卧室,想看下到底是哪个大逆不道的学弟在客厅弄出party的动静。谢安闲一出去,见两个小男生坐在地板上,一起打实况足球。

  见他们这个惶恐的架势,又瞥了一眼电视里射偏了的一脚球,谢安闲内心那点邪恶因子复活。没有得分让他心里平衡了些,说话也温和多了:“小常,怎么搞的?”

  学弟一戳朋友:“这、这个是我房东……学长,这是我同学,ABC,我们新学期一起上选修,他说喜欢打实况,我就……不好意思学长,声音太大了。”

  谢安闲:“没事儿,我也喜欢打,以后有机会可以一起。”

  同学大约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认识的同胞不多,一见他没有生气的意思,立刻非常激动地上前和谢安闲握手,用蹩脚的中文自我介绍:

  “学长好,我叫王维!”

  谢安闲比他更激动:“幸会幸会,我叫李白。”

  一旁知晓内情的学弟憋笑憋得可辛苦。

  被大哥下了死命令,谢安闲百无聊赖,只好把全部身心暂时地从沈诀那儿挪到了学习领域。他本科是会计金融双学士,如今念到硕士,其实不用太频繁的上课,于是除却写论文和实践报告的时间,开始跟着导师四处学习实战经验。

  那些只存在于课本上的案例们具象化成了合同、协议和你来我往兵不血刃的斗争,谢安闲这朵温室里的花没见过这种世面,新奇之余也有些胆战心惊。

  一边觉得可怕,却又一边跃跃欲试。谢安闲的人生蓝图刚起了一笔,规划全在他自己手中,这种掌控自如而不惧将来的模样像他的两个兄长,他想,可能因为谢家的人骨子里都有点偏执,对一切渴望的人和事都不愿意放手。

  原本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家庭,而后越钻研越觉得挺合适的。除却吃喝玩乐,谢安闲居然真的在商科的课程中上了心,而且为时不晚。

  等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导师也没有事交给他做,谢安闲的暑假终于到了。

  他带着点投入到专业实践的恋恋不舍,迅速地回国,然后在第一顿全家人到齐的晚宴上,堂而皇之地问:“大哥,这假期我能去公司实习吗?”

  自由散漫惯了的人主动提出这要求,谢正则眉头一皱:“你有什么条件?”

  谢安闲无奈道:“我就想看下中国企业运作机制和国外的不同,还有,我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总不能回来当米虫吧?”

  他说的是挺有道理。谢正则挑着鱼刺:“那星期一跟我去公司,给你找点事做,也免得在家里老是上蹿下跳的,闹得鸡犬不宁。”

  像是为了呼应这句话似的,餐桌下啃骨头的小哈士奇跳出来嗷呜了一声。随后,谢正则摸了下他狗儿子的头,意有所指地瞥了谢安闲一眼。

  谢安闲:“……”

  好在他了解谢正则的脾气,不太会主动触他霉头,低眉顺眼地应了。自从爸妈开始周游世界安享晚年,他是彻底被扔给这个不苟言笑的大哥了。

  谢正则说到做到,周一清早就把他从青春的坟墓里拎出来。谢安闲被架在餐桌上,哈欠连天地吃了早餐。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怎么也入不了大哥的眼。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对他寄予期待过高,现如今越来越向平庸的地方走,有点点失望。

  只是这失望很快就被惊讶取代了。

  谢正则把他扔到一个中层部门,原本打算让他只跟着经理做点事积攒经验而已,谢安闲也愉快地应下。

  待到午休时分,那位张经理主动找上谢正则,言辞间居然把谢安闲大夸特夸了一阵。说他年轻有想法,专业性又强,很多新理念都是他们这群老人没听过的,还很符合公司运作的原则,做事有条理,讲效率,为人谦和活泼,社交技巧也好。

  这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早上把谢安闲带到张经理办公室时,他没让对方知道这是董事长家的三公子,他只说同学的弟弟来实习,免得别人拍谢安闲马屁,结果到后来还是换汤不换药。谢正则内心一群草泥马狂奔过□□大草原。

  张经理还在滔滔不绝的赞赏:“谢总,这小子是哪个学校的,毕业后是不是也到咱们公司来,要不到时……还让他在我手下做事?”

  谢正则心道,你想的美,嘴上却说:“在美国留学的,明年毕业。到时的事我也管不着,照你这么说,他要是乐意留在这边,倒还不错?”

  张经理喜形于色:“对啊谢总,这小子是个人才——我说呢,原来是海归高材生。”

  他又不着痕迹地说了些诸如还是年轻人好的废话,乐颠颠地退出去了。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何况谁都愿意做伯乐。

  等张经理出去后,谢正则才浮上一丝满意的笑。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觉得搞不好真能让谢安闲认真锻炼一下,比老二靠谱多了。

  而此时谢安闲还不知道他在大哥那边吊儿郎当的纨绔形象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办公室里兢兢业业的整理文件。

  他的实习单位在集团总公司的运营部门,和专业不太对口,但大同小异,反正重要的事也轮不到他操心。景悦集团是当年谢和嵘一手创办,经过一代人的耕耘,已经大有所成。如今谢正则有意进军更多领域,譬如电影业。

  就算想搞这方面投资,大部分原因在沈诀。谢安闲还是理所当然地想,“现在电影产业逐渐正规化,也在流水线化,入手的时机不是刚刚好——我是在帮自家人。”

  他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如饥似渴地把这些年来的总结表都看了一遍,吃午饭都忘了。直到二哥打来电话,他才觉得胃疼。

  谢嘉树无事不登三宝殿,开门见山:“大哥跟你一起呢吗?”

  下意识地摇头,然后发现这动作他二哥看不见,谢安闲说:“没,我被下放了。”

  谢嘉树:“嘿嘿,刚好,不让他知道……告儿你一好消息,你喜欢的那个演员,沈诀,刚和我这边签了一个品牌代言。”

  谢安闲:“啥?”

  谢嘉树:“签约完毕,晚上有个宴会——给你开个后门,到时候接你去。”

  他放下电话,兀自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午休时间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谢安闲乐得一蹦三尺高,他把那些宝贝文件重新收拾好,心满意足地叫了外卖。

  后来谢安闲回忆,大概就是在这一天,他异想天开地要去靠近沈诀的世界。

  这感情有点像粉丝对偶像的痴迷,但更多的,大约是想要因为对方而变得更好,才能配得上他,进而有资本去追求他的决心。

  谢安闲欢快地想,我可真是个正面典范,各种意义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一个追星追得开电影投资公司的男人。

  目前还是个男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