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至尊皇长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闻鼓
  银州,马府。

  马应龙坐在客厅里,一页一页翻阅着账册,看完账册之后又看了礼物清单,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書溂

  “不错不错,二弟,今年给公孙丞相准备的礼物很周全,比去年还要好上不少。”

  马应天笑呵呵的又递给了马应龙一张文书,说道。

  “大哥你看看,这是从汴梁发来的文书,由公孙丞相亲自提出来的,明天要给咱银州减税,还有,公孙大人说大哥你准备的礼物,在天圣节上很受陛下喜欢。”

  马应龙笑吟吟的接过了文书,感慨了一句。

  “京中有人好办事儿,当初咱选择攀上公孙丞相这棵大树,是做对了。”

  马应龙与马应天在私下里和公孙迟的联系很紧密,每逢公孙迟的生日和年节,马家都会送给公孙迟一份重礼。

  不过公孙迟有交代,马家的礼物可以送,但务必要做的隐秘、稳妥。

  马家的身份特殊,世袭银州宣慰司宣慰使,手中有兵有地有钱。

  如银州宣慰司这样的地方在大乾还有数处,是当初大乾立国的时候太祖皇帝为了稳住异族施行的政策。

  时至今日,各宣慰司颇有国中之国的意味,所以秦赢很忌讳朝中重臣和这些人有往来。

  马应天连连点头,说道。

  “大哥说的对,公孙丞相还叫来送文书的人捎了话,让咱们送年终税粮的时候,去和他见一面,丞相大人有要事相商。”

  哎呦?

  马应龙来了精神,往年礼物正常送,丞相大人都没有让他们进京城去,怎么年特殊?

  “送信的人说没说是什么事情?”

  马应天摇了摇头,说道:“没说,那人只是嘱咐税粮数目要齐全,不能耽误大事,大哥,你说丞相大人是不是要……”

  说着马应天拍了拍腰间的钢刀,然后做了一个劈砍的动作。

  马应龙白了他一眼,道。

  “瞎想什么呢?就凭咱银州军这点人能翻起什么风浪?估摸着丞相要将生意伸到咱银州地界来,反正丞相大人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好处总少不了我们马家的。”

  马应天想了想也是,将账册拿起来,那账册上面已经盖好了官印。

  税粮,包括税银和粮食,每年各府州县的官员都会入京城,上缴税粮。

  所以一到年底,汴梁城就会异常热闹,全国各地的官员们齐聚一堂。

  上缴税粮是个肥差,一路上吃喝拉撒都是官府报销,里面少不了中饱私囊。

  每年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初,各地的官员就会早早出门,前往京城。

  ……

  东京,汴梁。

  十一月初的汴梁城刚下了一场小雪,小雪之后气温骤降。

  一驾不起眼的马车从城外入了汴梁城,径直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马车很普通但四周却守卫森严,二十名配着钢刀,外衣里罩着皮甲的卫士小心的提防着。

  为首的卫士剑眉星目,身材魁梧,他的手始终放在刀柄上,小心着四周的情况。

  也不怪他提防,从任乐志出巡中州开始,一路上“意外”就没有断过。

  去中州的路上遇见了一次马贼,在中州办差的时候,又遭遇了一次失火、一次当街有人的马受惊冲撞。

  便是办完了差事回来,在夜宿野外的时候,差点被上游的河水决堤淹死。

  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巧合,任强知道,这些都是冲着他家的老主人来的。

  中州、浙江一起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动了无数人的口袋,从他们的口袋里面掏出银子放进国库,他们能愿意?

  听说就是在浙江,有吴王爷和汉王坐镇,汉王都遭遇了一次意外,差点丧命。

  江南富庶之地,人杰地灵,人才多胆子大的人也多。

  他们对汉王殿下都敢动手,何况是自家的老主人任乐志?

  从到了中州之后,任重鞍前马后的保护、小心,绝不敢在最后一刻放松,在阴沟里面翻了船。

  “任重,咱们到哪里了?”

  马车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离开京城时间不算长,任乐志却衰老了很多。

  “大人,已经到了旧郑门,再有半个时辰咱们就能到府上了,您别着急。”

  任重回答完,马车里面沉默了片刻,任乐志说道:“不回府,直接去皇宫。”

  任重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答应一声,让车夫换个方向,前往皇宫大内。

  半个时辰之后,等马车到了皇宫前,任乐志在任重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跟着任乐志一起下来的,还有个中年人,看上去相貌平平很不起眼。

  任乐志在宫门前站定,任重忍不住问他:“大人,您,您真的想好了?这开了口,人家和北面那位的仇怨,可就真的结下了。”

  任乐志整理了一下衣冠,花白的胡子随着北风微微飘动,声音苍老而坚定。

  “身上有毒疮却不清除,后果就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办,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动手的人,老夫来!朱老三,去吧。”

  朱老三就是跟随着任乐志的中年人,他在守卫皇城的禁军惊讶的目光中,敲响了皇城的登闻鼓。

  咚!咚!咚!咚!

  登闻鼓敲响落在了每个人的耳中,禁军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这人是不是疯了。

  登闻鼓就设立在皇城门口,凡是有冤屈者都可以敲响,但距离上次登闻鼓响起,已经过了将近三十二年。

  元熙皇帝继位以来还从未有人来敲响过,敲响登闻鼓自然是有冤屈的。

  而且冤屈还不小,大到你在自己的老家没办法伸冤,大到你到了老家省里提刑按察使司都没办法伸冤的程度。

  这东西放在那儿很多人都以为成了摆设,因为你敲响了登闻鼓就是告诉天下人。

  我有冤情却无处伸冤,这里面一定包含着官官相护的勾当,这是在打朝廷,打皇帝的脸。

  告诉天下人,皇帝的治下吏治不清明!看書喇

  禁军们是拦着也不是,不拦着也不是,只好派人去禀告蒙山蒙统领来拿主意。

  任乐志苍老的身子挺得笔直,好像一棵寒冬里面的松柏一样。

  他知道,今天的汴梁城要刮起一阵风暴,一阵席卷到燕云十六州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