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至尊皇长子>第二百零一章 硕鼠,硕鼠!
  秦明问肖敬的看法,结果肖敬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半点实在的意见都未提出来。

  心中不悦秦明却未表现出来,说道。

  “朱大人出身盐商之家,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要说的?”

  肖敬身在盐铁监察使的要旨,与秦明打太极,朱白却没有一句废话。

  他稍稍想了想,说道:“殿下,依臣之见盐务乃关系朝廷、天下的大事,江南盐务弊病已久,若不早些根治恐威胁我大乾江山!”

  秦明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但乍一听朱白的话仍旧忍不住内心一震。

  “朱大人细细说来,让本王听听。”

  朱白也不啰嗦,开始讲述起他家中的两件事,其中一件事发生在朱白还是孩童的时候。

  大乾各地由官府出售盐引,而掌管各地盐引发放的衙门,名为都转运盐使司。

  如辽东的都转运盐使司,位于奉天城,陕原的都转运盐使司衙门位于长安城等等。

  一省之内的都转运盐使司总衙门就一个,在各州之内也有都转运盐使司的分衙门。

  但有资格出售盐引的,就只有在一省治所的总衙门才有资格。

  “那一年下官才八岁,一大清早就听见府里面闹腾起来,原来是父亲要将府中的值钱物件全部变卖,就连我娘亲的嫁妆也要变卖了。”

  回忆起从前的事情,朱白满怀追忆之色,秦明却觉得奇怪,问道。

  “朱大人家中遭逢变故?需要有钱急用?”

  朱白摇摇头,平静的说道。

  “殿下误会了,我家中顺遂父母康健,父亲又未曾沾染任何恶习,之所以变卖家产是为了买‘盐窝子’,获得盐引。”

  秦明眉头紧锁,他对于盐务这两天做了一些了解,却没有在文书资料上发现朱白所说的“盐窝子”是什么东西。

  “殿下您看的都是朝廷里的大人们整理的,他们又不下到各府州县里,如何知道这种说法?所谓盐窝子就像是萝卜坑,各个省的盐窝子数量有限,要花钱去买的。”

  为了买一个银窝子,朱白的父亲朱老先生砸锅卖铁,整整花费了十二万两银子,才买到了盐窝子。

  那一年的除夕夜,朱家缺衣少食,还是靠着朱白父亲的好友接济,才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朱大人今年四十岁,你八岁那年就是神宗二十二年,那时候的盐窝子就如此昂贵了么?”

  秦明心中惊诧,因为神宗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当今的元熙三十一年,怎么盐窝子要这般昂贵?br>
  “殿下误会了,这盐窝子的价格需四万两,其余的八万两是给当时的浙江都转运盐使司转运使公孙大人的。”

  肖敬在一边暗暗咋舌,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暗道一声:黑!真他娘的黑!

  盐窝子价格才四万,还得给转运使八万两,这一轮盐窝子卖出去,公孙大人轻轻松松敛财百万!

  秦明亦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

  “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当时的浙江转运使是当今丞相公孙迟大人的父亲吧?”

  朱白点点头,说道。

  “殿下说的没错,公孙大人在浙江都转运盐使司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间公孙家也建立起了纵横我大乾南北的天下商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商业奇迹!”

  狗屁!秦明如何听不出来朱白语气中的不满和讽刺?

  公孙家的人就算真是商业奇才,也做不到让天下商行一举在十年间成为天下第一商行。

  他们家族真正依靠的是在浙江主持盐务的时候疯狂敛财,从而一飞冲天。

  秦明背着后面的手缓缓握紧,说道。

  “过往的事情太久远了,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秦明不可能以多年前的事情来治罪公孙家,更何况公孙迟的父亲已经故去快八年了。

  “启禀殿下,下官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来自于去年,这事要从下官的父亲与弟弟去浙江都转运盐使司公孙禄大人的府上贺寿开始说起。”

  秦明的脸上的表情开始挂不住笑容了,问道。

  “公孙家,又是公孙家!本王怎么不知道公孙迟家族中有公孙禄这一号人?”

  朱白为秦明详细解释,这公孙禄姓公孙,但是从血脉上来讲他不是公孙家的子弟。

  “公孙禄原本是浙江的一个乞儿,后来被公孙迟大人的父亲公孙羌在浙江主持盐务的时候收留,便认了他做义子,和公孙迟大人是名义上的兄弟。”

  公孙禄出身不好,却天资聪颖,在浙江摸爬滚打了数年,靠着朝中公孙迟的支持,还有公孙家在浙江的势力,成为了转运使,春风得意。

  “去年我父亲与弟弟前往公孙禄大人府上,和一众盐商为公孙禄大人贺寿,公孙禄大人以他府上奴仆采购不利为由,让我们各家盐商每个月给他府上送‘菜金’。”

  秦明闻言笑了,无奈的笑道。

  “朱老先生肯定也怂了吧?”

  朱白有些为难的点了点头,向秦明解释道。

  “请殿下恕罪,我父亲假如不送‘菜金’,今年重新划分出售‘盐窝子’我朱家肯定要被公孙大人排除在外!”

  盐窝子这东西,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有二十年、三十年左右,短的只四五年。

  今年正好是江南一带重新划分的年份,公孙禄怎么折腾,盐商们都要陪着他,敬着他。

  “本王听说在浙江有三大盐商,这三大盐商的地位无可动摇,可有此事?”

  秦明没有继续询问公孙禄的所作所为,不用想就知道他一屁股的官司,转而问起浙江的三大盐商来。

  “启禀殿下,是有的,浙江盐商中以苏家、林家、蒲堂家最为富有,每次的买盐窝子他们三家最为阔绰,没人能动摇他们的地位。”

  秦明微微眯起眼睛,说道。

  “大大小小的盐商这么多,他们在盐税上可有秉公守法?”

  朱白的嘴角动了动,叹息一声却没有说话。

  假如盐商们能不偷税漏税,大乾每年国库的营收,就不至于是现在这样的。

  秦明见他这般,不禁仰面苦笑道。

  “硕鼠,硕鼠,真如春天的野草,春风吹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