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挽唐>第六十五章 射学指迷集,百步穿杨术
  整顿军法营规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后,自领营主的顾柯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营中士卒,有粗通射术者,出列!营中要募集选拔两百名弓手以备战事,通过本官选拔者,每日伙食中可多配给四两肉食。”

  话音落后,两千余士卒面面相觑之下,当即就三百余人试探性地往侧前踏出一步——经过一旬的高强度队列训练,他们在列队时的下意识动作已然符合了顾柯在营规中提出的要求。

  这三百余人走到台前重新列队后,顾柯才从侍从手中接过那柄他自己常用的修长角弓。

  这柄弓全长四尺五寸,外部并无什么雕漆或金银装饰。

  紧绷的硬质弓弦将富有弹性的坚韧弓臂末端向后反曲形成两弯新月。

  用一对巨大的水牛角和外敷大筋的拓木弓胎拼接构成的弓臂被保养得很好,弓臂外层紧密包覆的桦木皮看上去给人一种朴实而坚韧的质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长而硬的弓梢在挂弦的位置有些磨损痕迹,显然是因为角弓拥有者经常使用它射击而留下的。

  这柄角弓具备一种毫无雕饰的朴素气质,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让人明白:

  它绝非那种王孙公子在畋猎时取出用来向女伎或随从夸耀财力和个人武勇的样子货,而是一名射术高超的箭手精心保养,时刻准备投出长箭用来射杀猎物或敌人的凶器。

  持弓的顾柯气势陡然一变,年轻文士的儒雅气质顿时消散,一双丹凤眼向台下投出威严的视线,仿佛正在搜寻着猎物的老练猎手,每一束眼神都可能化作致命的羽箭射穿台下毫无遮蔽的众人。

  只这一瞥,这些对箭术有所涉猎的士卒都明白自家主官乃是个射箭的好手,在他面前,箭术的好坏绝非能随意糊弄冒充的。

  有些贪图好处的滥竽充数之人此时手心里已经开始冒汗了,对自己贸然出列感到很是后悔,没想到会遇到真正的行家。

  一阵短暂但很是令人煎熬的沉默过后,顾柯命令出列的众人按晨跑时的要求排好队列,快步行进随他一同前往新兵营中的射箭场——自建成以来还没有人到那里去练习过射术。

  新兵们一开始还对此议论纷纷,觉得这顾少府只是因为好面子才修了这射箭场,但自己却并不会射箭,也不会在军中训练箭术,故而才不许其他人去射箭,没想到竟是用在此时。

  顾柯让一众自称有箭术基础的士卒分成十列,彼此间隔约六尺,每列前方都是一组用石灰画成的横线,从脚底到最远端的箭靶处,每横之间用石灰写着“二十步”,“四十步”,“六十步”.......一直到“一百步”的字样。

  当然哪怕有士卒因为入营时间尚短,还识不得字,也会有教官观察后高声宣布其射击结果,无需担忧。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新兵营中的教官均是出自徐浦场老亭户家庭中,每人都是净莲社正式社员,根底,素质都有保障,绝不会帮新兵舞弊,欺瞒营主。

  更何况在这种集体参与的公开射术训练中当众舞弊,不管对教官还是对士卒,都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顾柯拿着弓简单解释了一下当前营中弓箭储备的状况和未来的补充计划:看書溂

  “本营暂不设马弓手,故考核射术均以步弓为准。

  现下营中仅有各式步弓一百余柄,未来数月还会继续采购,向润州请求发给补充弓箭,当下营中弓箭仅用于练习射术,并非本营随大军出征时所有的全部战弓。

  诸位尽可放心,到时不会无弓可用,其余军械也如此安排,先练好射术,再论其他。”

  这话稍稍打消了一些士卒对军械储备的担忧,毕竟顾柯所募兵马的名号乃是团结兵。

  而自安史之乱以来才逐渐出现的团结兵作为地方军事力量的补充,往往最是不受各地长官依仗和重视的部队。

  尽管理论上应当由地方配发团结兵所需的装备,但实际执行上团结兵们往往还是如同初唐时的府兵一般自备军械,或者只能领到各州镇军挑选剩下的破烂充作武器。

  真上了战场,他们只会遭到装备精良的各镇牙军一面倒的屠杀。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这些士卒入营一旬以来连真正军械的影子都还没见到,成天除了跑步就是练习队列,或者罚站,练力气。

  尽管每日饭菜吃得饱,但始终见不到真家伙也让他们有些隐隐的担忧,如今顾柯解答了这一疑惑,心里也算有了底。

  顾少府愿意这么说,应该至少也能弄来一些真实可靠的兵器给他们用,不至于空手上战场。

  不一会儿,教官们抱来了六十多柄制式各不相同的弓,从长弓,角弓到梢弓应有尽有,分别摆放在排好队的每列士卒身前,再将一筒竹杆训练用箭摆在了旁边。

  顾柯拿起一柄两石四斗力的力弓简单试了试后,随即毫不费力地将弦拉满,弓臂被他健硕的臂膀拉得宛如满月,维持长达六十个呼吸之久,然后才缓缓将绷紧的弓弦放松恢复到未拉开的状态。

  如此举重若轻的表现看得一众士卒目瞪口呆,在顾柯将他方才拉开的力弓交予众人轮流测试其弓力时,士卒们的赞叹声和感受到的震撼就更大了:

  他们大都是对箭术有些自信才敢主动接受顾柯的挑战应募为弓手,单纯拉开这种力弓对他们中的某些强壮者而言也并非不能做到。

  但要如此维持拉满弓的姿态长达六十个呼吸,还要稳定控制弓弦松开而非直接空放,那就不是一般弓手能做到的了。

  (原本唐代测试弓力是下弦测力,故而文字记录中的唐宋时代弓力相较于明代后普遍大了一倍有余。

  此处顾柯所使用的两石四斗力弓乃是按明代前所通用的下弦测力法测试出的,约合现代的140磅,已经是有所夸张的数据,关于弓弩力量的计算,此后不再说明。)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可见顾少府不仅在臂力和背力上颇为出众,对于如何发力引弓的技巧也很有造诣,而据说他才刚刚弱冠之龄,气血筋骨还未达到极盛状态,如果再过些年,也许他能开更重的弓也不一定。

  当然,战弓与力弓完全是两个评价体系,顾柯用力弓进行展示只是为了比较直观地表现自己长期训练臂力的结果。

  真到了实际使用时,他常用的那柄角弓的力量也不过九斗,而在狩猎或者射远时甚至会用四斗力的梢弓。

  (唐制下一石米约合53公斤,按下弦测力法测得九斗弓力约合53磅,已经是唐代实战用弓里的重型弓了。)

  弓箭并非是弓力越大就越合适,因为人的体力终究是有极限的,能在保证有效杀伤的前提下射出更多的箭才是最佳选择。

  所以判断一柄弓是否优秀的标准应当是:

  用尽可能更低的弓力射出威力更大的箭。

  盲目追求弓力的巨大是不切实际的空谈,长期使用弓力过大的重弓还会严重损害弓手的健康,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于弓力巨大的单体长弓,使用筋角木复合工艺制作,弓力往往低于长弓的反曲弓才是古代条件下更为先进的弓,因为它对于使用者的体力保存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尽可能保存体力而非浪费体力才是冷兵器时代武器改进的重要方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具体到使用的箭支类型那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只需要知道,顾柯所用的九斗角弓搭配的箭支重量一般在一两半到二两之间。

  在展示过了自己的臂力后,顾柯又取来了自己最常用的那柄九斗角弓,命人将箭垛靶放到画有“一百步”字样的白色石灰横线处。

  那四尺见方的箭靶上用红黑两色的痕迹画出了三圈圆形,最中心的圆最小,半径只有约半尺,在百步的距离看去几乎只剩一个略微扩散的黑色圆点。

  一众士卒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有些不敢相信顾少府竟要当众挑战实打实的“百步穿杨”?

  这要是落了靶,岂不是......到时他们是看还是不看为好?

  一时间包含各种情绪的目光都投向了顾柯挺直的宽阔后背,他仍旧一言不发。

  调整好呼吸后,他用左手从腰间胡禄轻轻抽出一支倒插其中,把箭头朝外露出的二尺七寸长箭,再用扳指将弓弦拉开,捏住羽箭尾端,把弓臂微微朝上倾斜,让羽箭搭在持弓把的右手虎口上方。

  随着顾柯张弓搭箭的动作,围观众人的心也提了起来,有些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顾少府的瞄准。

  顾柯双目瞄准了百步外的箭垛中部,眯眼在心中默念十下后,轻呼一声:

  “中!”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左手小臂猛地向后一松,以近似垂直于肩膀的姿态停止了运动,当即便把白色羽箭撒放而出。

  白色羽箭飞行的轨迹略微滞后于顾柯声音传播的速度:

  随着被拉到近九成满的弓臂向前回弹的惊人轨迹而被弓弦送出的长箭,如同猎隼无声地从高山之巅向地面的白兔猛扑而去,以一个略显平直的抛物线轨迹,不偏不倚地插在了百步外箭垛的正中。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一名教官上前查看结果,随即举起一面方形的红色小旗——这代表弓手射中了箭垛的中部,如果是射中了边缘则举白色小旗,如果落靶则举黑色小旗。

  见教官再次确认了射箭的结果,沉默了许久的士卒终于心服口服地欢呼起来,他们总算是相信了顾少府的确在射术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超造诣,绝非是拿着弓箭装样子的。

  但随即又有些担忧顾少府会不会把弓箭手的选拔标准定得太高?万一他以为人人都能像他一般才能叫弓手那该怎么办......

  见此情形,顾柯及时地补充了他对弓手选拔标准的要求:

  “诸位可先用力弓试力,若能开一石力弓十个呼吸的,则视为臂力达标,可入选为预备弓手,肉食待遇按步弓手六成配给。

  再分别用五斗及以下梢弓试射八十步靶,十能中六则视为通过准度测试,入选为步弓手,肉食待遇如本官先前所言,每日四两。

  用六斗至八斗弓配椎头,铲头,针头等兵箭试射四十步靶,能破单层铁甲甲片者为优胜,可为十将,每日可多得六两肉食。”

  听到顾柯如此安排对弓手的待遇,甚至直接将射术跟新兵中的下级军官考核和伙食待遇挂钩,入营前平日里连肉味都少见的新兵们顿时喉头上下滚动了一番,眼里顿时投出饿狼般的绿光。

  尽管顾柯给新兵的统一待遇里已经包含了每日二两各类肉食(鸡,鸭,羊,最主要是鱼类和龟鳖),但对新兵们来说肉食这种东西总归是不嫌多的。

  能多吃肉,还能升官,这就是无法拒绝的诱惑,顾柯已经不再需要别的动员手段来激起他们练习射术的热情。

  除此之外,顾柯还拿出一本印刷有各式动作图示的小册子朝教官和新兵们挥了挥,只见封面上写着“射学指迷集”几个颜体大字,俨然是顾柯提供给有志成为弓手的士卒用来研习射术的工具书。

  “倘若在射术上不懂之处,可主动向杨虞侯提问,由他和教官凭此书给诸位解惑!”

  考虑到士卒文化水平的低劣,顾柯这本小册子中的文字描述远远少于其图例,除了必要的动作描述外都是图画,便于士卒直截了当的理解动作要领。

  这可是把青龙镇里替佛寺刻印经变画的雕版印书坊给累坏了才算在限定期内完工,能工巧匠们描绘,刻印佛经中的诸多形象时巧夺天工的手艺如今用在了这本小册子上,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最后这三百余人中能通过力弓考核的有二百八十七人,不过此后每旬还会再举办一次弓手选拔,能入选者也按先前的条例给予优待。

  按顾柯的规划,弓箭手们仍然要参与每日的出操和队列训练,但无需再随其他士卒一起打熬气力,只需用力弓练力,射弓练射。

  如今营中的这些弓,在顾柯眼里都是要在训练中消耗掉的,故而他一点也不在乎弓手们训练会用坏一些弓,用坏了到时候就补充。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现在的他当真不是很缺钱,只缺时间,任何能加快团结兵形成战斗力的办法他都要用。

  在弓手们回归队列后,顾柯面向全体新兵和教官重申了一遍新兵营中的规矩:

  “凡军称曰军士、战士、力士、勇士、义士、士卒!

  夫必称曰士者,所以贵之也。朝廷之命名贵士如此,所以望之出力疆场,卫国保民,其责非轻。

  燕贼祸乱天下,朝廷改革兵制,各地州县方有团结兵用于平靖地方,辅助镇军。

  然则而今朝廷官宦,将领却驱役团结兵为轿夫厮役,以厮役待士,而欲其出死力,舍命御寇,有是理哉?

  缘往曰责实未至,习弊成痼,恣人占用,迎送上司,无不安然顺承。

  只恐结下怨狠,阴为訾害,未思将军马累坏失损,复失其心,万一有事,不能战御,利害在谁?

  即使平日执持得罪于人,比败军失守之罪孰重?

  况营中兵将既定,自有雇工民夫以供差用,复以何辞擅役军伍,如有私情应迎送者,准于杂流内差拨。

  敢将编定战兵擅遣差使迎送者,各以责成款内分数治罪!

  此为即‘尊军令’,凡营中将领有擅自驱使士卒为己私事奔波操劳者,打脊杖四十,除其军籍!”

  顾柯以主将的身份,向营中所有士卒和将领告知自己营中绝不允许有将领欺压士卒之事。

  听到这里,嫉恶如仇的刘苌第一个跳出来大声应喏:

  “使君明鉴!以往团结兵败坏,全然是将领官宦不爱惜士卒所致,如今有使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士卒考虑,倘若营中再有旧日恶习,某身为副营主,第一个不饶!”

  一众士卒心神摇曳之下,也轰然应喏:

  “吾等必日夜卖力操练,待润州讨贼大军到时,华亭团结兵绝不让镇军小觑,定不令使君心血白费!”

  杨箕也沉声应道:

  “军中只有上下,并无兄弟,某身为虞侯执掌军法,眼中只有营规,并无亲疏。使君尽管放心去润州赴宴,待使君归来时,华亭新军必有小成!”

  顾柯见营中将卒众志成城,一副要为自己效死的表情,心中暗自也是一阵得意,心想:

  “自到任以来某便在筹备练兵之事,幸好提前命人刻印好了这‘南阳练兵录’跟‘射学指迷集’,不然想要这般迅速铺开练兵事宜简直是痴心妄想,那‘天魔’遗留的知识当真是神奇。

  但其中也有许多某闻所未闻之事,某即便看过也无法回忆起细节,看来要从‘天魔遗书’中获得点化也并不是那般容易的。”

  想到此处,顾柯知道自己今日来到营中的目的已然达成,接下来便是要带着随员前往润州,赴曹公设下的上元官宴了。

  如今已是正月十二,若不快些,恐怕还有赶不上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