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挽唐>第八十六章 归程祭祖,沧海桑田
  正月十八日,总算将自己在润州的所有事务解决完毕的顾柯,开始踏上了归途。

  但与来丹徒时乘船经松江,入官河来到润州的太湖以北路线不同,这次他选择乘车走太湖以南的常州,湖州,再回到华亭。

  随行的仍然是徐逸,顾全武等十余名骑马护卫及跟随自己一同乘车的薛虞芮。

  沿着官道行进了半天后,顾柯掀开帷帐,望向轮廓逐渐清晰的延陵县城以及不远处的小茅山。

  顾柯除去要到湖州见一次张搏以外,这次绕路主要还是为了到延陵县的祖地祭拜祖宗。

  顾柯的曾祖顾况和祖父顾非熊都葬在延陵县境内的小茅山中,那里也是吴郡顾氏中顾况这一脉的祖地。

  如今的润州,常州,苏州,过去大半都是吴郡顾氏的田庄和领地,不过魏晋以来的数百年风雨过后,江东早就是沧海桑田,顾氏已然不复往日之盛。

  自魏晋时起,江东士族便有以吴中四姓为首之说,即以“顾陆杨朱”四个江东大姓作为江东士族的魁首。br>
  据《史记》及《吴越春秋》所载,吴郡顾氏起源自先秦时的越王世系:

  “顾姓乃越王勾践七世孙摇汉之后。禹治水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

  “禹五世孙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其传二十馀世,至周敬王时,有子允常,拓地始大而称王。

  允常卒,子勾践立,称越王,灭吴称霸。

  勾践后六世至王无疆,国为楚灭,诸族子争立,其闽君摇以佐诸侯灭秦,汉高祖封摇为越王。

  摇别封其子为顾馀侯,以爵为氏,汉初居会稽,此即吴中顾氏之先祖。”

  所以顾氏最初是在西汉初年才得到明确记载。

  尽管吴郡顾氏作为江东豪族在本地的势力一直颇为强盛,但一直到东汉时才出了第一个顾氏的二千石级高官——颍川太守顾奉,字季鸿。

  并且这一记录最早还是在南朝宋时,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吴志》中被提及的,在其余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裴松之生活的年代距离顾奉的生活年代差了将近三个世纪,故而这一孤证说法的可信度也颇为可疑。

  哪怕裴松之的这一记录属实,在顾奉之后,一直到汉末三国时,吴郡顾氏才真正出了第二位二千石以上高官,即东吴丞相顾雍,也是他最早宣称自己的曾祖顾奉是东汉时的颍川刺史。

  不过考虑到东汉中期以来,察举制对河南地区士人的刻意偏袒,以及对江东,凉州等边郡士人的排挤。

  顾雍这个所谓的曾祖顾奉能在东汉中期到首屈一指的大郡,河南经学世家的大本营——颍川郡担任太守,实在是很值得怀疑,这大概率是顾雍为了抬举吴郡顾氏家门而伪称的。

  吴郡顾氏真正崛起,也正是在东吴时期:

  相传汉末时蔡邕蔡伯喈避仇于吴,顾雍尝从之学琴书,蔡伯喈叹异之。

  孙权继其兄孙策遗志领会稽太守,割据江东后,便以顾雍为丞,代替自己行太守事,郡得大治。

  此后顾雍担任吴国丞相十九年,深得倚重,子孙繁衍于吴,从此吴郡顾氏便成了江东士族的代表。

  蔡邕是何人自然不必多说,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东汉末期最负盛名的大儒之一,尤为精通书法,音律,还藏书上万卷,堪称一代文宗,其对士人的影响力一直到东晋时期都未曾消退。

  因为他早年有避祸江南十数年的经历,以至于到了三国时期乃至东晋和南朝时期,江东各个豪族为了抬高自家门第,获取更高的政治地位,都争相宣称自家对蔡邕有恩或曾受到蔡邕的赞赏。

  这也算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和九品中正制下,各个豪族对家门声望高度推崇的一个缩影。

  当然,顾雍之所以能得到孙权的重用,并且在此后吴国的政坛上执掌相位十九年,自然靠的不是他没有事迹流传,很值得怀疑的曾祖“东汉颍川太守顾奉”那不知道葬在哪里的冢中枯骨。

  而是靠着吴郡顾氏身为江东豪族的代表,手中掌握着堪称举足轻重的人口和土地。

  哪怕顾雍只是凭空捏造了一个祖宗事迹,急需得到江东豪族支持的孙权也会让它变成真的,并且堂而皇之写入史书。看書溂

  而颇有长者之风的顾雍在相位十九年间:

  “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伍,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诺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

  顾雍在位期间,江东豪族与孙权之间几乎从未发生直接冲突,东吴国力也因此而稳步上升,他死后更是被《唐会要》评为“魏晋八君子”之一,可见其地位之显要。

  在西晋亡吴后,出身吴郡顾氏,身为顾雍之孙的顾荣与出身自吴郡陆氏的陆机陆云两兄弟作为江东士族代表前往洛阳,并称为“洛阳三骏”。

  到了永嘉南渡时,因为北方大乱,早已弃官返乡的顾荣,再次作为江东士族代表迎接琅琊王司马睿南渡至江东,以吴地士族魁首的身份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吴郡顾氏至此进入全盛期。

  顾荣死后被追赠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而司马睿称帝后更是被再次追封为嘉兴公,特设嘉兴公国,并加赐食邑。

  王敦之乱时,大将军王敦曾试图招揽顾荣族弟顾众,以此来让吴郡顾氏倒向自己,但顾众坚决辞让了王敦的任命。

  晋穆帝时,困于苏峻之乱的东晋朝廷也是得到顾众的协助才平定东部的叛乱。

  身为扬州地望的顾众在朝时,极力阻止以顾命大臣身份辅政的中书令何充因崇信佛教而虚耗过多金钱,但收效甚微。

  顾众此后也被主持《晋书》编纂工作的初唐名相房玄龄赞曰:

  “思行、彪之厉风规于多僻之日,虞潭、顾众徇贞心于危蹙之辰。顾实南金,虞惟东箭。”

  但到了东晋末年,因为桓玄之乱与孙恩起义,江东士族势力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是吴郡顾氏衰落的起点。

  顾陆杨朱等吴地土姓还稍好,而侨姓士族中桓氏、庾氏同归于尽,王氏、谢氏也被大大削弱,东晋初年南下的门阀士族几乎覆灭殆尽,以至于刘宋之初,吴中四姓进入中央政权的几无一人。

  到了南朝齐,梁之时,吴中四姓里的顾氏,朱氏便相继式微,几乎再未有人跻身于中枢相位。

  而南梁末年爆发的侯景之乱,以及后续的南梁宗室内战更是将江东士族最后的势力消灭殆尽。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到了隋朝再次统一时,江东地区几乎不存在任何成规模的士族门阀势力。

  唯有曾作为南朝皇室的兰陵萧氏还算得上是硕果仅存的南朝顶级门阀,即便是在唐朝也出了十数位宰相,如今朝廷的尚书左仆射萧仿便是兰陵萧氏出身。

  但吴郡顾氏如今则早已没落,一直到唐肃宗时期才算出了一位进士,他便是顾柯的直系曾祖,华阳真逸顾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