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第87章 踩皇帝的尾巴
  朱青还想让常遇春帮忙查一查官道被毁的事情,不过看现在常遇春的状态,似乎有点难。

  常遇春虽然手里有调动北地大军的权利,不过这种针对大局势的军队移动,即便是他也要询问中枢的意见。

  但是朱青的内心却按捺不住。

  晋西北那是一片片的煤山啊!

  并且,河套那片地方要是能轻易拿下来,其战略价值跟地理价值都无法估量。

  …

  过了两天,朱青找到了准备返回保定的常遇春。

  “你来寻我作甚?”

  常遇春正在军营里观看舆图,见到朱青到来,倒也不好赶走他。

  朱青盯着常遇春道:“常帅不知道下官来为了什么?”

  他目光十分深邃,带着一抹不明意味的笑容,让常遇春觉得这家伙似乎没安好心。看書喇

  常遇春自然知道朱青想要什么,平定山西,夺取河套,这样的开疆之功哪个臣子不想要?即便是他常遇春,也想要!

  虽然他已经位极人臣,可到底只是这一代的富裕。

  要是能够立下不世之功,即便是将来的子孙,也会承载着他常遇春的恩荫而继续富贵下去。看書溂

  这是德,与功不同,功只可让他富贵,而德却能让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传承下去。

  “这不是小事。”常遇春道。

  朱青盯着常遇春,缓缓道:“常帅应该比谁都清楚这份功劳,这份功劳,不是一个将领就能吃下来的,常帅现在上奏回去,无非就是想要将大的功劳丢给皇帝,可恕我直言,常帅您在怕什么呢?”

  面对常遇春,朱青也是开门见山了。

  有朱标的这一层关系在,常遇春和其他勋贵是不同的。

  常遇春微眯眼睛,冷笑道:“这些话,是你自己要问的?”

  朱青点头。

  常遇春坐立了一会,缓缓放下手里的信函,语气冷漠的道:“你当然不知道我在怕什么,因为你问出这个问题,我只会觉得你幼稚。”

  “你幼稚在你低估了皇位的权利,幼稚在你低估了人心的贪婪。”

  “功劳是大,却也要有命去享受,若是我常遇春不需要皇帝的指示就能打胜仗,开疆裂土,那皇帝的威严何在?将,终究只是皇帝手里的刀剑,刀剑砍向哪,是需要皇帝下命令的。”

  “淮西人确实势大,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可马上一到和平之年,将领又能如何?昔日杯酒释兵权之事犹历历在目,你难道要我拿着脑袋跟上位拼一拼?”

  “朱青啊朱青,你确实是聪明绝顶,可你还是小看了权力……”

  常遇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朱青。

  “本帅不会抗旨出兵的。”

  …

  朱青面对常遇春的逐客令,笑问道:“常帅是觉得,和平之年,马放南山,归田卸甲是应该的?可为何,本官却觉得,和平之年,更应该兵强马壮呢?”

  “而在本官看来,所谓的‘权力’,不过是你们的臆想!你们臆想皇帝会因为权势而忌惮你们,会因为天下安定之后的大治而除掉你们这些兄弟,那你们何尝想过……”

  “勋贵们鱼肉百姓、欺压下层的时候,也是给皇帝难堪?”

  常遇春面色顿时有些阴沉下来。

  朱青缓缓冷笑道:“确实,如你们所说,任何人都不该卸磨杀驴,你们为天下安定出了死力气,是该享受几分优于常人的生活。”

  “可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养死士、养忠仆、家中娇妻美妾无数,金银浮财更是满仓皆是,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从百姓手里强卖土地,开设赌坊,伙同地方流匪……”

  朱青一口气说了许多勋贵们干的坏事。

  常遇春的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了几分。

  朱青声音凿凿,怒斥道:“你们只想着陛下会忌惮你们,可你们做的哪一件事,不让一个皇帝为之忌惮?你们的钱财,你们的部曲,你们的土地,哪一个不是养兵屯马的必需品?”

  “他是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不是你们淮西人的皇帝,你们怕他,为什么还要偏偏在他的尾巴上踩来踩去?”

  “常帅,你说的不错,你们是皇帝手里的刀剑。可你见过自己的手里的刀剑不听命令的砍向主子想要保护的那些人?”

  朱青深吸一口气:“此次出兵是拿下晋西北的好机会,根据那几个商人们给出的消息,今日从锦州往返的私船不少,运送的都是些北地的皮子,在北平换成了粮食。”

  “基本可以确定,元人要向高丽动手了。”

  “我言尽于此,常帅……早下决定吧。”

  …

  朱元璋杀武勋,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些人实在是过于嚣张了,他朱元璋坐天下,是给天下百姓当这个皇帝,他所顾忌的,除了自己这些老兄弟,更多是要顾忌苍生的生计。

  按理来说,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别拉帮结伙的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到底还是能存活下来的。

  可勋贵们怎么做的?

  这才洪武二年,京师就已经到处有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

  地方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都还没人知道,但肯定不会比京师好到哪儿去。

  朱青想到了汤和。

  现如今的汤和确实是被酒色给沉迷住了,在京师耀武扬威,嚣张至极。要不是因为朱元璋后来的一记当头棒喝,汤和不一定能够醒转过来。

  洪武三年汤和封爵的时候,朱元璋有意敲打敲打当时日渐嚣张的汤和,特意只给了他一个侯爵,汤和不满,还将朱元璋派去宣旨的人给揍了,也就是那次,朱元璋直接将汤和丢去了云南,一呆就是许多年,后来汤和立了功,在朱元璋跟前好好道了歉,才算是拿回了自己的公爵。

  而后的汤和看清了大局势,从此变得谨小慎微,不光在自己生病之后遣散了小妾上百人,更是将朝廷的赏赐给分发给了地方上的百姓,还经常穿着布衣在民间巡访,为朱元璋搜集各地的一些民情。

  而后,善终。

  从这一个例子就足以证明,朱元璋并不是那种见人就杀的人。

  对于汤和这个醒悟的老兄弟,他并没有举起屠刀。

  而相较于其他的勋贵,一边口中喊着皇帝无义,一边又做着天怒人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