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7章 看媳妇了
  刘安离开涿县的时候是早春,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寒冬,临近新年,原本有些冷清的街道也热闹起来。

  看着熟悉的乡人和景色,刘安三人的内心也平静下来,这便是故乡的意义,所有远行游子心灵的寄托。

  阿父阿母见兄弟三人都平安回来了,自然也是十分欣喜,众人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过了这个新年,就是熹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76年。

  刘安比刘备小两岁,过了年虚岁就十四了。

  思及此,刘安心中长叹一声。

  还是太小了呀,在东汉,男子一般都是二十岁加冠取字然后出仕,如果有特殊情况要提前出仕会提前取字,刘平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就是特殊情况也很少低于十六岁,也就是说刘安至少还得再等两年才能出仕。

  在这段时间里刘安打算先组建一个六七人的亲卫队,然后等他十六岁的时候运作关系当个游缴,主管乡间治安,到时候初步构建起自己的小班底。

  然后五年内想办法升到县尉,主管县内兵事,之后他就可以等着黄巾起义时乘势而起了。

  过了这个年,刘备就十六了,因为家中只有他一个男子,所以刘常提前为他取字玄德,并为他运作了一个乡间亭长的官儿。

  东汉十里设一亭,亭长便是最基层的村官,面对的是普通百姓,这时候叫黔首。

  对名门世家来说,这是不屑为之的低贱职务,就是地方豪强的子弟,也不愿整天和黔首打交道。

  刘常本想把刘备安插在县里,但实在是没有空缺,毕竟就算你想走关系当官,那也要也要有空缺的位置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刘常宁愿提前给刘平取字让刘平提前入仕也要让刘平接替他的县户曹。

  毕竟错过了这个机会,过几年刘平就算加冠了也不一定有这个机会留在县里了。

  刘常承诺过几年有机会一定想办法把刘备调回县里,但刘备却不以为意,相反还乐在其中。

  “亭长好呀!咱们的老祖宗高祖一开始不也是泗水亭长么?

  我看这预示着我以后一定会像高祖那样成就一番大事业!”

  比如,成为下一个冠军侯。

  刘备当了亭长以后,刘吴氏也开始给他相看亲事,家里太冷清了,她早盼着抱上嫡孙了。

  之前家里太困难,刘吴氏不敢想,但现在刘备成了卢植的弟子,还当了官,她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刘备却隐隐有些排斥,见识过了公孙瓒老丈人对公孙瓒的大力扶持,他深深明白一个好的妻族对自己这样出身不高的人能带来多大的帮助。

  所以他不想随便寻一个妻子。

  他想娶卢氏或是毛氏的淑女。

  于是他对阿母解释说,他一直以来都想娶一个像母亲这样的名门淑女,但他现在官小位卑,没有名门淑女看的上他,请等他做出成绩以后再替他相看。

  刘吴氏见儿子这么说,也只能暂时按下心中的想法,显然她也明白,娶一贤妻的重要性。

  不止刘备,连刘卢氏也开始替刘安相看起来。

  本来是不至于这么早开始相看的,虽然东汉有早婚的习俗,男子十四便可成婚,但很多有讲究的人家为了养身一般是不太提倡过早泄身。

  刘卢氏心疼儿子,本打算晚一点再开始相看。

  但是某一天和刘卢氏关系还不错的,之前给刘平做媒的媒人上门做客,“顺口”说很多人家开始暗暗打听刘安是否已经定了亲事。

  刘卢氏这才知道刘安因为平时交际时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以及被卢植收为入门弟子,被很多人认为大有前途,甚至有别的县里的人家也有问询的。

  刘卢氏惊喜之余便也打算先相看着,毕竟要找一个合适的贤妇也是需要缘分的,好妇是要抢的。

  刘平和毛氏定亲虽说有政治因素,但也是因为毛氏娘子素有美名刘卢氏才会点头。

  而且早在刘平与毛氏定亲之前她就相看上了她母家卢氏的小娘子,是她大兄卢惠的嫡次女卢婉,已经相看了一年,暗地里都说定了。

  本来正打算把婚事定下向外公布,没想到刘常突然升官了。

  原本刘常只是一个县户曹,嫡长子娶卢氏旁支的嫡次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既然凭借主宗的东风当上了郡户曹,那女方身份就有点低了。

  再加上有求于毛县令,对方正好有个嫡女未曾定亲,且他家和卢氏也未曾正式下定,他们本就是姻亲,之前来往密切也有理由可以圆说。

  多重因素下,刘常最终还是决定与毛氏联姻。

  事发突然,刘卢氏只能取消原有的打算,不过侄女却被耽搁了,为此嫂嫂勃然大怒。

  好在大兄并未疏远,并表示理解,这次将这三兄弟送到卢植那里读书便是大兄出的力。

  当然,夫君也帮大兄从乡游缴调回县里,当了县兵曹。

  虽然俸禄没变,但是县里总归是比乡里好的,嫂嫂因此也没那么生气了。

  前段日子嫂嫂暗暗试探,刘平不成,换成刘安也可以,她婉拒了。br>
  理由是安儿比侄女还小一岁,还不急,但她知道这不过是托词,她心里真正的想法是她觉得侄女配不上安儿。

  从小她便觉得,安儿是个有大出息的,卢氏主支的嫡女也就罢了,旁支的她还看不上。

  虽然她也是旁支出来的,可刘氏今时不同往日,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而涿县就这几户人家,卢氏主支没有合适的嫡女,毛氏也已经和刘平联姻,没有合适的人家,她正为此而发愁,想晚点相看也有这个原因。

  恰好这时候媒人上门了,刘卢氏便问媒人,不知现在有哪些人家的女娘正在相看?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有哪些人家是最近有女娘在相看,且是对我们家有意向,或者我们家能够上的门第。

  这便是媒人的作用之一,这时候讲究“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男女是不允许私相授受的。

  而亲事若是世交还好,彼此有些了解,但是若是周围没有合适的,想找外地的,那可就两眼发懵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名满天下。

  这时候媒人就很重要了,就像现代的婚介所,媒人手里有不少的资源和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外地女娘和郎君的信息。

  而且有了这么一个间接的桥梁也保全了世家的体面,不至于出现门不当户不对的情况。

  毕竟如果真的一点都不可能,媒人压根就不会告诉你这家的女娘或者郎君正在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