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12章 大赦回家了
  刘安跟着刘基一同来到雒阳,张温便派人来找刘基,自此以后刘基就焉了,颇有夹着尾巴做人的样子。

  这次刘基没让刘安旁听,但刘安大概能猜到张温说的无非就是:

  这件事涉及到宫中争斗,然后刘宏现在刚得了儿子正宠着何氏,宋皇后被压的死死的,张温不想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但是会暗中照拂刘基。

  没有人会和圣心作对,所以刘基的判书很快下发,被判发配交州日南。

  刘基显然也知道交州日南有多偏僻,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刘基还是腿一软差点没站住,幸亏刘安将人一把扶住这才保住了颜面。

  看着刘基失魂落魄的样子,刘安知道这是他获取刘基好感的大好机会,当即软言安慰。

  “伯父莫急,虽责令三日内出发,但期限为六月,吾等大可先出发,路上缓行以待其变,陛下仁政爱民,往年皆有大赦,想来今年亦不例外。”

  刘基只是看着刘安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来了雒阳,张温告诉他此事涉及宫中宋皇后和何美人的争斗,他不过是被殃及的池鱼。

  此次的事听说陛下也过问了,如今发配交州日南想必是陛下偏宠何氏的缘故。

  只怕就算有大赦,也落不到他身上。

  只是此事涉及内宫秘事,他不方便对刘安一个小辈说,因而刘基只能把头转到一边,示意自己不想多言。

  刘安也不多问,只是默默在一旁服侍,并不因刘基如今变成阶下囚而改变态度,反而更加恭敬。

  刘基看在眼里,心中总算有了些许安慰。

  刘基不知道,刘宏还真不是因为何美人而关注这件事,他单纯是想看刘基的笑话。

  这是刘宏的恶趣味,他特意示意张让将发配桂阳郡改成了日南郡,目的就是看看刘基的反应。

  刘宏是十二岁突然得知自己要当皇帝,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落魄宗室解渎亭侯的儿子。

  解渎亭位于冀州中山国安国县,幼时刘宏经常听起阿父说起旁边的中山刘氏。

  虽同为宗室,但得益于中山靖王刘胜出众的生育能力,中山刘氏可比他们家的势力要大的多。

  后来阿父早逝,刘宏继承爵位,世态炎凉,于是他小小年纪就已经了解世事。

  那时候他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想当官,想成为三公那样的大人物。

  自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起,宗室就一直被打压,直接获官极为少见,想要走上仕途,举孝廉是最常见的方式。

  可是举孝廉需要钱需要关系,他一个解渎亭侯有什么?

  他没钱呀!

  而刘基作为中山刘氏嫡支的嫡次子,自小过得便是让刘宏羡慕的日子。

  刘宏七八岁时听说刘基刚刚加冠就被举孝廉之后任安国县丞,当时他真的很羡慕,

  所以他曾偷偷跑到安国县治所去远远看了一眼刘基,然后他看到那个和他同为宗室却比他幸运的多的家伙穿着官服威严被周围的小吏一脸恭维的围着。

  而其中一个,曾在背后不屑的说阿父是个无能的家伙。

  他当时想,有权势真好呀。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才是天底下最幸运的那个人。

  他以旁支宗室的身份成为了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这太幸运了!

  从此他就是皇帝了,而他曾经的那些渴望追求,都被他深深地埋在心里,毕竟这些对现在的他来说早已不值一提。

  当然,除了金钱。

  因为他小时候真的穷怕了,所以钱再多他也不嫌多。

  而且当了皇帝他才知道,皇帝其实也没有他想的那么富有,缺钱的地方也很多。

  “张常侍,他怎么样?有没有被吓到?”刘宏颇有兴味的问道。

  “回国家,那刘基听了站都站不稳,还是他一个同族的侄儿将他扶住这才没丢脸。”

  张让一边说着一边模仿刘基的动作,这是他刚向跟着去宣旨的小黄门学的。

  “这样啊。”刘宏本还有些遗憾,看到张让的举动也被逗笑了,说道:

  “他那个侄儿倒还算机灵,叫什么名字?”

  “回国家,那人名叫刘安,尚未取字。”

  “这么小吗?中山刘氏不是人口兴盛,怎么连个加了冠能主事的人都找不出来吗?”

  刘宏有些奇怪,派这么个人在刘基身边,到底是他照顾刘基,还是刘基照顾他呀。

  张让此前已经了解清楚,便把来龙去脉说与刘宏听。

  “涿县刘氏,倒也仁义。”刘宏给了个还算不错的评语。

  可惜宫中发生的一切宫外无人得知。

  刘基也只能怀着悲戚的心情踏上前往交州日南的道路。

  好在刘安花十金买通了狱卒,因此没人管束刘基的行为。

  也让刘基心中宽慰不少。

  路上只有刘安相伴,刘基便与刘安从《论语》说到姻亲关系,感情情好日密。

  一行人速度并不快,刚过一月左右,几人行到南阳郡,刘基就收到了刘宏大赦天下的文书,他也被赦免了。

  一时间刘基简直激动得险些要落泪,但为了颜面只好勉强忍住,可眼眶红红的,任谁一看也知其心中激荡。

  最后,千言万语汇集成一句。

  “六郎,吾等可归乡矣!”

  “为叔父贺!”

  是夜,众人皆醉。

  第二日,众人启程返乡,等到中山的时候,刘基特意留刘安小住几日,本来还要多住一段时间,但是阿父来信说兄长即将大婚,刘安便赶回去了。

  此次一来一回又是大半年,刘安回到涿县的时候已经是深秋。

  阿父依旧还是郡户曹,但是因为之前遣子送刘基赶赴雒阳一事在郡内名望大涨。

  新上任的温府君承诺明年给他一个举孝廉的名额,之后便由刘常接任郡丞一职。

  刘常年轻时没有关系举孝廉,走的是养望征召的路线,就是先养出名声,然后官府直接征召他为县户曹。

  因此一直心中留有遗憾,毕竟在东汉,举孝廉被视为官吏晋升的正途。

  去年好不容易刘基来了,本来也说要给他一个举孝廉名额,但是后来因为刘基犯事去官这事就不了了之。

  本以为没希望了,但现在温府君来了也愿意给他一个举孝廉名额,刘常心中很是高兴。

  刘常知道这都是刘安的功劳,心中更是器重刘安,于是一听说儿子今日到家,便一早向府君告假在家等着。看書喇

  见到刘安风尘仆仆的样子,刘常眼睛有些湿润:

  “半年未见,汝长高了,甚好,甚好,这一路,汝辛苦了。”

  “侍奉长者,乃安之幸,怎敢言苦?”

  “汝之孝义,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