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41章 渔阳郡守1
  骑都尉大多是战时临时设置,战后便会取消,但不管怎样,刘安也算是做过“两千石”了。

  虽然当郡守年龄还是有点小,但是没关系,“钞能力”啦。

  刘安取了一千金交给袁术,大哥帮他走关系就成,钱他自己备好。

  郡守的正常价格是两千金,但是刘安这次生擒张角,可谓大功一件,所以花个几百金就行,剩下的就当辛苦费。

  也感谢袁术让他这个官走的是“正规”渠道。

  袁氏帮忙做的官,和从刘宏那里买的能一样吗?

  从刘宏那里买官可是要被骂的。

  中平二年也就是明年,有个大傻子崔烈就花了五百金从刘宏那里买了个司徒,被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刘安合理怀疑士人是因为被抢了生意气急败坏了。

  而从袁氏这里“买官”的刘安,自然是一片美名,什么少年英雄,智勇双全,一副刘安是凭真本事做官的样子。

  虽然刘安真的是凭自己本事做的官。

  但没人帮你吹,大家怎么知道呢?

  所以和崔烈相比起来,这个官,买的值!

  袁术出手,刘安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

  中平元年十月中,刘安成了渔阳郡的新一任郡守。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刘安便拿着任命,告别雒阳好友,返乡过年。

  虽然籍贯迁到了中山,但是刘常刘备都在涿县当官,因此众人还是在涿县团聚。

  三年多没见,刘备沉稳了不少。

  当初被任命骑都尉后,刘安曾派人给刘备送信,说有机会的话可以带着人马到广宗来跟着他赚点战功。

  但是幽州也有黄巾肆虐,刘备作为县尉担心涿县的安危。

  加上觉得一路上黄巾四处流窜太危险,而且路途遥远等他到了估计都打完了所以就没来成。

  谁知道,刘安这小子又干了一件大事!

  太离谱了,明明比自己还小两岁,怎么就是郡守了呢?

  两千石什么时候这么好当了吗?

  婉娘说的对,这人和人吧,可能生来天赋就不同。

  刘备已经决定好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跟着刘安一起去渔阳。

  他算是看明白了,刘安在哪里都能抓住机会,升官升的飞快,他要跟着刘安一起升官!

  对此,刘安自然是欣然接受,刘备是他的兄弟,也是他的腹心,他会让刘备成为渔阳郡的督邮。

  正常一个郡守下两个最大的官是都尉和郡丞,边郡不设郡丞,改为长史。

  而这两个官都是中央负责指派。

  不过郡丞主要是辅佐郡守处理政务,长史还多一个帮助郡守掌管兵马,权力大多来自于郡守。

  不像都尉那样可以直接统帅军队,有一定的兵权。

  因此一般郡守上表长史人选,只要不太离谱,比如一看就是自家人,朝廷也不会拒绝。

  反正都是郡守的权利,你愿意分就分呗。

  长史和都尉下就是督邮了,督邮负责巡察属县,督察长吏。

  督邮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处置,是有处置权的,是真正的郡守心腹。

  有人就对督邮做过评价。

  “守相之耳目,郡佐之极位。”

  刘备对此也很满意,尤其是相处中感觉刘安和他的感情没有随着时间而生疏,就更高兴了。

  笑呵呵的带着刘安去看他刚满一岁的小女儿刘兰。

  刘备还有一个嫡长子刘修,取自文修武备,可见刘备多么希望这孩子能够继承卢婉的聪慧,能够在读书上有天赋。

  刘平如今已经是涿县的郡丞,他的老丈人毛氏则成了渔阳潞县的县长。

  再加上一个身为郡丞的刘常,刘安这一支在涿郡的影响还真不小。

  刘安有意将刘常和刘平留在涿郡,这样他在渔阳,两边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支撑。

  等以后他成为幽州刺史,甚至于州牧,就可以直接掌握两郡之地。

  刘安少年成名,又成了两千石的高官,往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年关过得热闹极了。

  这些客人里,有两个特殊的人。

  中山马商苏双和张世平。

  东汉相比秦和西汉,对商业抑制程度较小,甚至是促进商业发展的。

  以至于连盐、铁都取消国家专营,交易权被世家和地方豪强掌握,东汉政府只是收税而已。

  后来诸葛亮治蜀,其中一项重点措施就是恢复盐铁专营,这也为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盐铁尚且如此,马匹贩卖基本上也是放任自由,苏双和张世平就是往来涿郡和中山的马商。

  不过虽然东汉支持商业发展,但是商人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商人大多与官员勾结,以求庇佑。

  很多商人还供养宾客和游侠来保护商队安全,历史上资助刘备的糜氏家中家仆和宾客就有将近万人。

  刘安估计,苏双和张世平是看自己即将上任渔阳太守,又是中山人,过来找找门路的。

  正好,刘安也打算入手渔阳的马匹贩卖。

  刘安打算这次在渔阳好好干,使百姓不说安居乐业,至少也要比旁边的郡看上去好一点。看書喇

  对比产生美。

  这样这些百姓才会为他传颂他仁政的名声,他才能获取民心。

  德育教化,开办社学之类的面子工程就不说了,难度不大。

  刘安会演。

  关键是刘安作为郡守,上要面对刘宏的横征暴敛,下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钱的。

  钱从何处来,无非开源节流。

  节流就是整顿吏治和军政,但这东西涉及到的利益纠葛太多了,刘安现在不能动的太狠,也不能强求。

  只能通过柔和的手段和个人的清廉来慢慢改变。

  毕竟上行下效,上官清廉,下面的人多少也会收敛一点。

  但也仅限于此,水至清而无鱼,刘安可不想被群起而攻之然后被赶出渔阳。

  既然节流效果有限,那就只能开源。

  渔阳是边郡,盐、铁、马,这三样资源都很丰富,但是目前都被当地豪强掌握,刘安最多只能动一样。

  动马是因为其背后的豪强主要是张氏,就是张纯背后的家族,逼急了刘安也不怕。

  大不了就造反呗。

  我还就怕你不造反呢。

  刘安在此处盘算着张氏。

  渔阳那边,

  张氏族长张图、鲜于氏族长鲜于金,王氏族长王柏,田氏族长田敏也正在一起议事。

  张氏主要活动范围在渔阳县以及渔阳以北,主要经营马匹贩卖,稍稍涉足铁器。

  鲜于氏位于渔阳县和狐奴县,主要经营铁骑贩卖,势力庞大,闻名州郡。

  王氏位于泉州县和雍奴县,主要经营私盐贩卖,有大量土地。

  田氏位于平谷,也经营私盐,是幽州大族右北平田氏迁过来的一支。

  这几个人正在一起讨论他们的新郡守——刘安。

  并且感觉,此人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