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43章 渔阳太守3
  “吾欲减免口赋,鼓励民间生育,朝廷额外征税郡里能补贴一半。

  若是郡内资金不足,唯愿贩马之资足以补齐其不足,除此之外,有余力兴修水利就更好了。”

  汉朝赋税,分为田税、算赋、口赋,徭役和兵役。

  田税不高,富裕的县城为十五分之一,像渔阳这样边郡多为三十分之一。

  算赋是针对成年人的人头税,15—56岁,每人每年120钱。

  口赋是针对儿童的人口税,1—14岁,每人每年20钱。

  渔阳大概有四十万百姓,其中交口赋的人大概有10来万。

  口赋每年要交两百多万钱,也就是两百多金,刘安还能负担得起,至于算赋就没办法了。

  成年人了,要学会自己努力。

  额外的赋税就比如今年二月雒阳发生火灾,刘宏让每郡除特殊情况下都要缴纳两千万到三千万钱。

  渔阳郡因为刘安刚刚立下大功,又还在路上没有到任,刘宏便免除了这次的修宫钱。

  王松算了一下,除了不固定的额外赋税,口赋和水利一年顶多也就五百金。

  而贩马之后起码能获利千金以上。

  更好的政治资源,令人眼热的利益,可以干!

  只是,天底下真的有一心为民的圣人吗?

  王松看向刘安,这个郡守年轻的可怕,眉眼微弯,目光柔和,又有长者之风,不由得深深感叹:

  “能得府君,实乃渔阳之幸呀!”

  “贩马的马商吾已经联络好了,是中山的商人,价格绝对公道。”

  感受到王松的目光不对劲,刘安面无表情的说道。

  “哈哈哈。”王松放声大笑。

  虽然品行高洁的圣人让人崇拜,但他还是更喜欢和有血有肉有私欲的活人相处啊。

  “那文直现在觉得王长史好听了吗?”

  “好听!”

  有些事不是说干就要立刻干的,刘安先做的事是将自己的小团体融入渔阳的郡治体系。

  程进任功曹。

  刘备任北部督邮,以巡视边塞的理由,帮刘安去渔阳以北的地方收集张氏的罪证,在这个过程中,王氏会帮助刘备的。

  原先的北部督邮是张氏人,为了不使张氏生疑,刘安干脆将其升为渔阳县左校尉。

  原先的左校尉,也就是如今的都尉乃是鲜于氏的鲜于辅。

  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鲜于辅在历史上后来是刘虞的从事,也就是秘书,等刘虞被公孙瓒杀死后,带领旧部为旧主报仇,大破公孙瓒。

  而且这家伙还有两个厉害的好朋友,一个叫阎柔,和乌桓、鲜卑的关系都很好。看書喇

  另一个叫田豫,内政和带兵都很有才能,而且很有自己的原则。

  历史上,田豫后来在公孙瓒那里做小吏的时候遇上了刘备,并向刘备自荐,刘备很器重他的才干。

  但是后来刘备南下徐州,任豫州刺史后,也是就背叛公孙瓒后,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求回乡。

  于是刘备只能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刘备历史上记载的哭泣只有六次,第一次哭泣就是为了此人。

  可见其不凡。

  刘安很奇怪,鲜于辅是个快意恩仇的性格,和阎柔交好很正常。

  但是田豫比鲜于辅小了七八岁,现在才十五,又是怎么和他交好的呢?

  正巧鲜于辅向他举荐田豫,刘安便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国让(田豫的字)是田氏旁支的子弟,从小阿父早逝,因此多有同族弟子欺辱于他。

  但是他从来都不哭不闹,只一个人收拾好衣服面容平静地出来,吾有一次见到便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呀,因此便很想和他交好。”

  说到这里,鲜于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

  “国让他总是很冷静自持,吾喜欢逗弄他,看他被吾气的绷不住时,就会觉得很开心,慢慢的就成为了好友。”

  田豫没打你真的是脾气好了。

  刘安突然想起自己的谋划,再想起田豫未来的才能,不禁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汝把他带来,吾看看他的本事,若是好,吾便接受汝的举荐。”

  若是不好的话,就让田豫在程进手底下先学几年,过几年再重用。

  “府君汝放心吧,国让他一定行!”

  听闻此事,田豫有些紧张,没好气的说:

  “汝向府君举荐吾之前,为何不同吾说一声?”

  “国让汝放心,府君是个很好的人,很温和的,不会因为汝的家世而轻视汝。

  府君身边的亲卫据说之前只是个屠夫的儿子呢,但府君却从未轻视他,甚至愿意与其抵足而眠。

  国让才华天授,当一乡间小吏岂不是埋没汝的才华。”

  田豫阿父早逝,家里生活艰难,因此去年刚满十四便在鲜于辅的帮助下,到县里做整理书册的杂活。

  每月拿着稀薄的俸禄,却不肯接受鲜于辅的接济。

  鲜于辅很喜欢新来的郡守,他之前一直听闻他的事迹,无论是气杀檀石槐还是生擒张角,桩桩件件都是大丈夫所为。

  因此一直对其心生向往,等见到真人后,发现郡守不仅性格温和,而且为人清廉爱民、品行高洁,便愈发信服。

  想起自己的好友田豫如今清苦的生活,不禁想要提拔一把,这才向刘安举荐了此人。

  他相信府君不会因为田豫年纪小,家世低微就轻视他。

  “吾还算不上小吏,不过是个杂工罢了。”田豫讪笑。

  他年纪太小了,还当不了小吏。

  “差不多啦。”

  鲜于辅摊摊手,笑嘻嘻的说。

  “府君跟我下棋,输了六七把都不会生气呢?”

  “那汝等就一直下?”田豫有些好奇。

  “对呀,如果没人找府君的话,我们会一直下棋。”

  “就算我悔棋,府君也不会生气。”

  田豫不紧张了。

  这个新来的刘府君,大概真的是个性格很好的人吧。

  “小人田豫,拜见府君。”

  田豫很清秀,一双眼睛格外的清澈,是个很通透的人。

  穿着简陋的蕴袍,腰背却挺得很直。

  “吾听鲜于都尉说汝是个难得一见的俊才。

  正巧郡里户曹的位置空缺,吾考校汝几个问题,若是汝能答上,吾便辟除汝为吾的户曹。”

  功曹、户曹多是郡守心腹,之前的两人也是被上任郡守带走了。

  “唯。”

  因为之前刘常曾担任户曹,所以刘安对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

  田豫很聪明,但是这些东西他从未接触过,将自己知道的说完后就诚实的说自己答不出来。

  田豫很平静,他知道自己答的很糟糕。

  但他依旧相信自己的才能。

  他现在只是能力还不够罢了。

  才能没有经过锻炼终究不是能力。

  这也是他问鲜于辅为什么不跟他说一声的原因。

  他觉得等以后自己把能力磨练出来了,他自然会去找鲜于辅帮他举荐。

  甚至,无人赏识的话,他会自己举荐自己。

  这是他对自己的自信。

  “先跟着吾手下程功曹学习处理政务吧,俸禄就领户曹的一半。

  等汝什么时候有能力担任户曹了再领全部俸禄可否?”

  “府君,吾不是……没有答上吗?”

  田豫有些错愕。

  “汝又非生而知之的圣人,怎么可能从未接触过便能一一答出来。

  因此汝对吾的回答是汝一直挺拔的脊背和从未躲闪的目光。

  吾觉得,汝答上了。

  这个答案,汝可还满意?”

  “……满意。”田豫有些哽咽,但他努力压下自己的情绪。

  这是第一次有人看到他挺直的背。

  也是第一次有人赞同他挺直的背。

  “先自尊,方能被他人尊,国让,汝已经做的很好了。”

  田豫低下头,一双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力量在肩上很轻,在心上却很重。

  田豫心想,

  士为知己者死,古人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