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55章 上军校尉2
  刘宏设立西园校尉是为了制衡何进,按道理应该全部换上宦官或者自己的势力。

  但是这样,西园校尉也会很容易被何进找到理由攻奸,毕竟一个组织的头领都是宦官,还能是什么正经组织?

  因此,刘宏还特意命何进的手下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就是为了增强喜西园校尉的合理性。

  不过上军校尉,肯定还得是自己人。

  如果没有刘安,刘宏肯定是要安排蹇硕的。

  蹇硕是近来刘宏比较信任的宦官。

  但是恰好刘安就出现了,身为名士有足够的影响力,战功累累又令人信服。

  身为宗室值得信赖,妻族董氏可为刘协助力,刘宏觉得,再没有比刘安更适合的人选了。

  于是刘安一下子站在了雒阳的风口浪尖上,家门前的车马排起了长龙,收到的名刺堆满了屋子。

  但刘安一律谢绝见客,也让董云不要外出赴宴,这种敏感期少做就少错。

  连贾诩也写信来隐晦的表示,两人的感情一如既往,但最近就不联系他了。

  这老狐狸是打算明哲保身了。

  一直还保持走动的只有高顺、刚刚被封为骠骑将军的董重和袁术。

  刘安的妻族是董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刘安不避讳和董氏来往,断是断不掉的,一旦断掉就相当于明面上站队了。

  只要不太过密切就行,再加上他同时还和袁术来往,一时间别人也看不透他的想法。

  看不透才好,看不透才好待价而沽。

  这样世家以后收买他的价格才会满足他的预期。

  一开始知道刘安压在袁绍头上成为上军校尉的时候,袁术是很高兴的。

  但是转而又开始发愁。

  因为刘宏这么做就等于把刘安放到和世家对抗的第一线。

  虽然袁术知道刘安和他一样也想立“嫡长”的刘辩为储君。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刘安已经拥有了宫变立刘协为帝的能力。

  不管有没有这个想法,有了这个能力就必须被警惕。

  而且,难保刘安不会心动,改变自己的想法。

  毕竟如果他真的拥立刘协,那他一下子就会变成新帝最器重的臣子。

  刘安的妻子又是董氏,他完全可以和董氏联合。

  成为霍光一般的权臣也不是不可能。

  袁术自问,如果是他的话,大概率是抵挡不住这个诱惑的。

  所以,刘安还会站在他这一边吗?

  还会拥立刘辩吗?

  袁术对刘安纠结的心态也是世家对刘安纠结的心态。

  不过刘安也没有直接表态,因此双方保持了一种暧昧的友好。

  刘安刚刚上任,就迎来了一项新差事。

  负责操练新兵参加一月以后的西园演武。

  西园演武是何进的反击。

  刘宏新设西园校尉是为了分何进的兵权,何进对此怎能没有异议。

  但是立西园校尉刘宏妥协立黄琬为豫州牧的条件,因此何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但不代表何进就没有别的办法。

  既然中央被把控了,那我征调外地军队入京总可以了吧。

  因此何进派望气者(可以观察天象来预测未来的人)散布雒阳不久之后会有兵乱。

  然后和下属串通,上书说:

  “六韬上说如果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压四方”

  但这事其实就是个借口,李贤在为后汉书作注的时候就没在六韬找到很确切的依据。

  但刘宏还是同意了,批准征调外地军队进京,在平乐观阅兵。

  然后在十月份的阅兵仪式上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阅兵台,大的归自己,小的归何进。

  刘宏对此事很在意,特意嘱咐刘安好好操练。

  刘安猜测他肯定是希望西园新军能够超过外地的精锐部队。

  这几乎是异想天开,毕竟西园新军都是刚刚招募好的新军,怎么可能比得上外地的精锐部队。

  但是谁叫刘宏运气好,遇上了刘安。

  刘安虽然也不懂军队训练,但是他经历过现代军训。

  军训完实力不敢说,但是军容方面装样子绝对是够了。

  刘安首先挑出来一千身材样貌都比较优越的新兵,随后把他们带到城外特训。

  刘安重点训练这些新军四样:立正、正步走、转向和停止。

  其中很多人都不分左右。

  于是刘安就让他们在右脚上绑一块石头,用以区分左右。

  刘安还特意编了一个口号

  “祝大汉千秋万岁,祝陛下万寿无疆!”

  短短一个月,这些新兵的整体面貌就焕然一新。

  挺拔的身姿、昂扬的神态、统一的军服、整整齐齐的正步走,再加上每个士卒都是刘安挑出来品貌好的士卒。

  外地征调来的士卒和西园新兵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刘宏很满意,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得意的看着何进。

  尤其等最后所有士卒齐声高喊:

  “祝大汉千秋万岁,祝陛下万寿无疆!”

  刘宏再也忍不住,持剑翻身上马,精神抖擞的围绕检阅军队走了整整三圈。

  振奋的举剑高呼:

  “多么雄壮的士兵啊!拥有这样的士兵,大汉何愁不能富强起来呢?

  拥有这样的精锐,朕真是无上将军呀!”

  “无上将军!”

  士卒们齐声大喊。

  就在刘宏志得意满时,一直隐忍的何进发难了。

  “臣,请陛下赐剑!”

  刚才一直默不作声观阅的文武大臣也纷纷夸赞何进的功绩,请刘宏赐剑。

  刘宏一张苍白的脸憋的赤红。

  好个胆大妄为的何进!

  居然要他在众目睽睽下将手中的剑赐他。

  将代表兵权的剑赐他!

  刘宏恨不得直接撕破脸,用手中的剑刺死何进。

  但在一群文武大臣的注视下,刘宏还是把剑放到了何进手里。

  “臣,谢陛下赐剑!”

  刘安见状,在心里默默地摇了摇头。

  刘宏,看似一辈子都在抗争,但是从未有一件事情做成。

  周围的大臣只怕是把刘宏琢磨的透透的了。

  聪明,但是不够果决和坚持。

  外强中干,遇到小反抗会固执己见,一旦面对强烈反抗,却会乖乖妥协。

  而且养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比如当初在黄巾之乱时已经选择了妥协,之后又想违背世家的意愿立刘协为储君。

  又比如现在选择妥协后,历史上过一段时间刘宏又想把何进派去凉州平叛搞死何进。

  这样反反复复的人,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活该明明是大汉最幸运的家伙一生却活的辛苦又憋屈,最后还被冠以谥号“灵”。

  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