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62章 何进之死完
  张让等人靠在殿外偷听,听见殿内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而何进,主张要杀了他们这些宦官!

  一众宦官都变了脸色,眼神中满是恨意。

  一个往日总是沉默的小黄门,冷冷的说:

  “既然何进不仁,那吾等不如先下手为强。

  一旦何进身死,其党羽必然乱作一团,吾等再乞求太后的庇佑,或许可以幸免于难。”

  “蠢货!大将军是太后的兄长,吾等若是……”

  赵忠低声怒斥这个小黄门。

  哪里来的蠢货,把人家兄长杀了还想要人家庇佑你,不杀了你就不错了!

  可话没说完就被张让打断了。

  “何进是太后的兄长,但陛下也是太后的儿子!

  为了陛下,太后就算再恨吾等,也不会杀了吾等。

  不然若是没了吾等这些天子家奴,天子还能驱使谁呢?”

  “只要太后保住吾等,我就不信那些士人胆敢擅闯皇宫,那可是造反!”

  众宦官闻言纷纷点头,脸上也流露出笑意,他们对何进不满已经太久了!

  何进和何太后不欢而散,正要出宫,突然有个小黄门叫住他。

  “大将军请留步,太后召您回去。”

  难道小妹改变主意了?

  何进高兴地跟着那宦官往前走,但是很快发现了不对劲。

  “汝要带吾去往何处?”

  “去往黄泉路!”

  之前提议对何进下手的小黄门提剑刺向何进。

  其他的宦官们也冲了过来,一起围攻何进,口中大喊:

  “当初汝不过是一屠户,若非吾等,汝怎会有今日的权势?!”

  “汝一个忘恩负义之辈,落得今日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何进虽然勇猛,但到底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殒命剑下。

  何进死后,宦官们也不急着收尸,而是赶紧趁着何进的势力来不及反应,下矫诏把自己人安插在重要位置。

  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代替袁绍,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代替王允。

  这安排谁能信?

  于是尚书台的官员们都怀疑其真实性,纷纷质问宦官:

  “大将军可在?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大将军都死了,哪里还能出来商议。

  实在是瞒不住了,宦官们干脆就把何进的头颅抛出宫墙外,大喊:

  “何进谋反,已经被吾等杀了。”

  这下好了,整个雒阳炸开了锅。

  袁绍见时机成熟,赶紧联系何进旧部再配合袁氏势力发动宫变,打着为大将军报仇的名义号称要诛尽宦官。

  袁绍确实做到了,此次宦官死了两千多人,几乎都被他杀绝了。

  但这次宫变的最大赢家却不是袁绍,而是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人—董卓。

  董卓本来只是此次宫变的炮灰。

  董卓驻扎在夕阳亭,离雒阳只有三十里。

  看着雒阳上空的滚滚浓烟,董卓知道,雒阳出事了。

  但是袁氏却没有给他指示。

  所以,袁氏只是想把他董卓当做一个用来吓唬何进的工具人吗?

  笑话!他董卓既然来了雒阳,就没想走!

  董卓率兵赶到了洛阳城西近郊的显阳苑,并就地屯驻下来。

  他在等,等他弟弟董旻的人给他传递最新消息。

  董旻如今是奉车都尉,掌管皇帝车驾,属于天子近臣,因此宫内宫外都有自己的耳目。

  之前董卓敢不交兵权,也有董旻告诉他灵帝病重的原因。

  终于,在宫变第四日的凌晨,董卓收到了董旻给他的消息:

  皇帝被宦官挟持出宫,但已脱离险境,公卿士人已经在北邙山下迎接到了陛下。

  接到了?

  那岂不是没我董卓救驾的份?

  白来一趟?

  不行不行,这救驾之功我董卓必须分一杯羹!

  于是,董卓带领士兵飞快驰行,终于赶到返回雒阳的公卿队伍面前。

  “臣董卓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董卓洪亮的一嗓子,震得公卿士人们都懵了。

  好不要脸的武夫!

  这哪里是来迟,这都救完了呀!

  哪里还有你的事?

  还带着这么多兵,怎么的,想硬蹭功劳?

  想得美!

  在场这么多公卿,功劳本来就不够分,哪里有你一个武夫的份!

  于是在场的公卿齐声大喝:

  “陛下有旨,令汝退兵!”

  董卓可从来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人。

  作为狡辩高手,董卓反将一军:

  “诸公作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反而让陛下流落在外。

  汝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有何面目让我退兵,不让我保护陛下呢?!”

  公卿们气绝,这武夫怎么这么厚颜无耻!

  前太尉崔烈是在场公卿中地位较高之人,他挺身而出,呵斥董卓出言不逊,赶紧退兵回避。

  事已至此,董卓知道自己只能进不能退,不然不仅无功,还有错。

  再说了,你以为就你会骂人吗?

  董卓大骂崔烈,说道:“我一昼夜赶了三百里路,好不容易来到陛下面前。

  汝说让我回避就回避?汝以为我不敢杀汝吗?”

  其实董卓说他一昼夜走了三百里纯属瞎编。

  但董卓也很理直气壮,夕阳亭离雒阳有三十里,他不过是稍稍夸张了一点罢了。

  崔烈见董卓不仅毫不心虚,而且盛气凌人,加上董卓有兵马在一旁,所以冷哼一声,挥袖离开,但终究是没再说话。

  崔烈让步了,其他公卿也只能退步,任由董卓加入了救驾的队伍。

  不过公卿们纷纷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董卓,希望董卓能够感到羞愧。

  但董卓是何等厚脸皮之人,不仅不羞愧,而且骑马来到刘辩面前。

  说道:“陛下重用宦官,现在他们祸乱朝纲,陛下也吃了不少苦吧!”

  说句实话,宦官祸国由来已久,董卓属于是没事找事。

  他只是想在公卿面前立下威信,顺便他也想看看大汉的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眼看公卿眼神变得不善,董卓一转话风,问起刘辩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刘辩本就怯懦,此时正害怕地啜泣,哪里能够回答董卓的问题。

  反倒是一旁的陈留王刘协流畅的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

  董卓因此对刘协刮目相看,上前说道:“我是董卓,让我抱着汝可好?”

  当然不好!

  董卓本来就长得很豪放,刚才又咄咄逼人,刘协哪里肯让董卓抱他。

  这时候,刘协和闵贡共乘一马,于是扭头直接让闵贡不要搭理董卓,接着前行。

  董卓却觉得刘协很有威严,这才像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于是自己上前和刘协并马前行,一路搭话回到雒阳。

  说句实话,董卓这次完全就是来蹭功劳的,已经属于违诏,兵马自然也不能带进雒阳。

  于是董卓就将兵马就地屯驻在显阳苑,只带一队亲卫,以救驾功臣的身份孤身进入雒阳。

  刚刚得罪了在场的所有公卿,董卓就孤身进入雒阳,这是赶着去找死吗?

  当然不是,董卓敢进入雒阳是因为他朝中有人,他有靠山!

  董卓的靠山便是——太傅袁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