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司马俱率领士卒逃回重合县后。

  随着时间的流逝,重合县城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粮草虽然还算充足,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亲眷还在敌军手里,士卒们心里就焦急不已。

  再加上都是青壮火气旺,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人因一言不合就爆发流血冲突。

  于是时不时就有手下过来禀告并暗戳戳询问司马俱接下来该怎么办。

  司马俱很纠结。

  打则投鼠忌器,一旦敌军将亲眷列于阵前,将士们惦记亲眷安危哪里还能下手。

  但直接投降司马俱又很不甘心。

  于是司马俱只能暂时命李辕每日组织人手加强巡逻,避免冲突升级。

  一日,李辕正在巡逻,突然有乡人过来告诉他说县城底下来了一群妇孺,底下有他老娘。

  李辕站墙头上一看,里面果然有他的老娘江氏。

  江氏一看到李辕,立刻招手大喊。

  “虎子,快开门,放我们进去!”

  虽然这群妇孺后面没有敌军,但是李辕也不敢私自打开城门。

  只是到底是自己的老娘,李辕只能用吊篮把江氏吊上来。

  江氏一上来就一巴掌招呼到李辕后脑勺上。

  “你小子能耐了是吧,我说话都敢不听了,让你开门怎么不开?看書溂

  还不快开门把你婶子们放进来。”

  李辕讨好的笑着,但还是没开门,转而让人把那些妇人都用吊篮吊上来。

  江氏没好气的说道:

  “瞧你胆小那样,放心吧,后面没人,就我们几个妇人。”

  李辕把江氏带到一旁,好奇的问道。

  “阿母,你们怎么来了?”

  说到这个江氏就来精神了,她把刘安打算分田的事跟李辕详细解释后,不满的说:

  “你是不知道,使君对你阿父那样的木工还有优待呢,说是能在幽州给咱分上几亩良田。

  以后只要交地里收上来的六成,其他的都归咱自己。

  幽州那可是使君的家乡,再安全不过了,咱要是过去,以后可就能过上安生日子了。

  你还不赶紧投了使君,跟咱一起去幽州,早点过去,咱也能早点把屋子盖起来。”

  听到分田,李辕有些心动,这些年他虽然也抢了不少财物,可终究是没有自己的田地。

  “这……我得去问问司马将军。”

  “快去快去!

  大贤良师都死了,这黄巾我看也没什么前途。

  往日是没办法,现在有机会脱离黄巾,你小子可别犯浑。”

  江氏赶紧催促李辕。

  而不远处,一个妇人对自己的丈夫说着同样的话。

  口口相传下,分田的消息很快在黄巾内部疯传,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地,才是农户的根呀!

  尤其是那些最底层的黄巾士卒,他们在黄巾中也就是勉强吃饱,还要面临生命危险,只有偶尔破城抢掠的时候能分点肉汤喝。

  眼下见能分田,恨不得马上就投降。

  民意沸腾,司马俱实在无法压制。

  只能无奈的顺从民意宣布投降,让李辕去千童县投诚,自己则带领诸将等待刘安的安排。

  刘安当即命鲜于辅为平原相,简雍为济南相,田豫为典农中郎将,统领司马俱、徐和等典农都尉,掌管屯田一事。

  徐荣则接任护乌桓中郎将。

  就在屯田事业热火朝天展开的时候,荀彧招来的第一个朋友——戏复来了。

  戏复是颍川人,字志才,是历史上曹操的初代谋士,后来戏志才死了,荀彧才向曹操介绍的郭嘉。

  从荀彧处听闻屯田一事,戏复便随着后勤队伍来到千童县。

  戏复一来到千童县,立刻就求见刘安。

  “在下颍川戏复,拜见使君。”

  刘安将戏复扶到自己右方落座,寒暄了两句后进入正题。

  “使君大才,能妙用屯田之策,复为此钦佩不已!

  只是复斟酌后觉得略有疏漏,只怕会酿成大祸呀!”

  “可是屯田一策有何不足之处?还请志才赐教。”

  “非也,屯田一策并无不妥,相反,此策太好了,好到会引发旁人的畏惧。

  如今使君吸纳百万黄巾,又施行屯田之策,未来的迅猛发展几乎是可以预见的。br>
  那么袁冀州怎么可能任由使君如此发展,其必然趁着使君如今根基不稳的时候攻向渤海,以削弱使君的实力!

  这才是复想说的大祸呀!”

  刘安心下一惊,面色却十分平静。

  作为主公,最忌讳的就是听到点事马上就一惊一乍的,给人一种很不可靠的感觉。

  “志才远道而来,想必心中必有妙策,还请志才教我!”

  “复曾听文若说使君有联合黑山之意,只是未有合适的人选,如今的黄巾降卒不正是极佳的人选吗?”

  两个势力之间结盟必然需要使者说和。

  而且这个使者不能随便选,往往是对方势力某个头目的同乡、旧友、这样会比较容易成功。

  尤其是对于黑山军这样明面上四面皆敌的黄巾余党,刘安又不能大张旗鼓的与结盟,那人选就更为重要了。

  选不对可能连张燕的面都见不到。

  “一旦使君与黑山成功联合,张燕出兵劫掠冀州各地,袁冀州自顾不暇,又哪里来的精力来针对使君呢?”

  刘安露出笑容,说道:

  “志才果真大才,我如今尚缺一治中,不知志才可否屈就?”

  治中主众曹文书,位仅次于别驾。

  戏复躬身一拜。

  “复拜见明公。”

  而就在邺城,袁绍手下的谋臣正为了刘安屯田一事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