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201章 二人之功
  “什么?李贼刺杀陛下,陛下已经驾崩?!”

  牵招本来深夜被叫起还有些迷糊,闻言一跃而起抽出佩剑狠狠劈在军案上。

  “天杀的李贼!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举,实在气煞我也!来人,给本将军披甲,我要连夜攻城!”

  “子经,镇东将军已经传令下去让全军戒备,只待明日便将攻城,今夜叫你过来,是想与你相商明日攻城之法。”

  赵云赶紧安抚怒火上头的牵招,但一双赤红的双眼同样昭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虽然从未见过天子,可却受汉室恩德至今三十余载,君辱臣死,更何况君上被一贼人所杀。

  若不将那李贼千刀万剐,难解他心头之恨!

  位于上座的张济适时地开口:

  “如今在座有牵赵徐三位将军,明日再添上小侄张绣,诸君各领两千士卒分别从东南西北四方位登城。

  然后我在后方为诸位将军调度粮草,不知如此可好?”

  刘安还有张济合兵在一起自然不止八千,只是大多是骑兵精锐,善弓马,不善先登。

  不到万不得已,众将都不是想让这些骑兵精锐白白牺牲,于是优先从步兵精锐中选。

  这安排很简单,没什么可说的,张济特意提出来,只是为了给他侄子张绣铺路。

  毕竟如今李傕背负弑君之罪,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巨大声望包,谁杀了他就能一跃成为大汉新星,张济自然不想张绣错过。br>
  徐荣、赵云、牵招对此毫无异议,只是赵云想的更多些。

  “今日听那些从城中潜逃出来的叛军道,李贼似乎有远逃塞外之意,以致军心动荡。

  我等明日可先招降以乱敌军军心,然后再攻城,如此当能事半功倍,也能减少我军伤亡。”

  虽然心中恨极了李傕,恨不得马上攻城,但赵云仍不愿因一己之私致使将士们无谓的伤亡。

  “赵将军此言有理,倒是我一时情急疏忽了。”

  其实并非张济不知道此事,而是怕万一招降的话说出,里面的贼人真的交出李贼,那这份声望包便没了。

  只是赵云如此体恤将士,他不同意倒也不好,只得答应下来。

  几人又商量一些军务细节,直到天将破晓之时才各自回去整军。

  一宿没睡的众人却没有半点困倦,反而精神抖擞的带着士卒搬运云梯前去攻城,他们守城的这几月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这些攻城器械便造了不少。

  大军压城,气势逼人,很快惊动了黄白城内的守军,李利赶紧派人去通知李傕,自己则先带着亲兵上城门组织防守。

  黄白城内守军并不充沛,当初本就是被郭汜偷袭后元气大伤这才退守黄白城。

  如今将将能凑够三千人,又要防守四面,兵力实在不足,只得将黄白城内的百姓也组织上城楼守城。

  这场袭击来得突然,至于金汁、滚石更是毫无准备。

  看着高耸入云的云梯,李利眼前一黑。

  这仗还怎么打呀。

  正巧城楼底下有个嗓门洪亮的士卒在劝降。

  “叛贼李傕目无君主,竟敢犯上作乱,行弑君之事,罪大恶极,今我军奉幽州牧、镇东将军之名特来讨伐逆贼。

  念在尔等虽然依附叛贼,但非首恶,故只要尔等能够交出李贼,向我主投降,此前之事便既往不咎!

  尔等还不速速投降,勿要无谓挣扎!”

  此言一出,且不论那些本部凉州士卒开始骚动,那些被逼来守城的百姓已经彻彻底底的闹开了。

  他们本就不是自愿,如今知道这群人竟是弑君的逆贼,顿时不干了。

  见眼前这幅混乱的场景,李利心知城楼是守不住了,于是心念一转,顿生大义灭亲的想法。

  一旦他能“大义灭亲”,将李傕交出,那么便有了滔天之功,将功补过之下,只要他脸皮够厚,保住性命却是不难。

  于是李利赶紧带着亲信回去找李傕。

  只可怜那李傕刚一睡醒,便得知敌军攻城,刚要向侄儿问询现状,便被一刀枭首。

  “叔父,莫怪侄儿狠心,实在是已经到了绝路,不得已而为之。待日后侄儿侥幸保命,再祭奠叔父。”

  其实敌军并未要求一定要将李傕枭首,但是李利担心李傕如果活着攀咬出他做出的恶事,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

  杀完李傕,李利又想起来贾诩,此人也断然留不得。

  遂命人去寻,却苦苦寻不得,反倒是有人回禀宫中起火了。

  刘协死后那里早成了一座空宅子,不,好像还有一个伏美人。

  但这时候李利哪还有精神去管此事,见迟迟寻不到贾诩,又听亲卫禀告城楼已被攻破。

  便只能匆忙拿着李傕的头颅前去投降。

  结果迎面撞上赶来的牵招和赵云。

  见李利穿着铠甲,牵招心道其人身份必然不低,见其举着头颅似乎要说些什么,心中顿时有了猜测。

  于是连忙一箭刺穿李利的头颅,随后骑马过去,用矛挑起李傕的头颅挂在马边。

  李利瞪大双眼,不可置信:

  “为什么?”

  不是投降就好了嘛?

  牵招举着头对赵云说道:

  “子龙,我将此头拿回去给镇东将军看看,约莫便是李贼的头颅。”

  赵云隐隐知道牵招要做什么,正要阻止,便听牵招道:

  “这次西征,使君又是给兵又是供粮,半分怨言都没有,只盼着我等能将陛下平安带回。

  而我牵招却眼睁睁任由天子被贼人所害,此番若不将李贼头颅带回,我有何颜面再见使君?!”

  赵云默然,他明白牵招的意思。

  他们这一趟出来消耗军资颇多,若天子死了,他们还没能亲手杀了李傕将功补过,便是刘安再爱惜他们也会受罚。

  若仅仅受罚也就罢了,偏偏他和牵招是刘安手下地位最高的冀州人,还会连累冀州一系的发展。

  思及此,赵云问道:

  “若真是李傕的头颅呢?”

  “屠城。”

  既是血祭天子,也是消除所有目击证人。

  赵云沉默良久,说道:

  “百姓无罪。”

  “那就只诛李贼部下。”

  反正那些百姓也不认识李傕。

  牵招掉马回头,补充了一句:

  “此乃你我二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