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不知道的是,最近发生的这一切事件,早已被一双手悄然记录于纸上,随后秘密传到沛县。

  曹操打开密信一看,直道:

  “未曾想公路竟有这般野心?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说着刮目相看,但曹操的脸上却满是兴味,分明是调侃。

  待看到后半段,曹操不禁叹息:

  “元皓何等忠贞之士,奈何明珠暗投,实在令人叹息,但使我得此诤臣,安舍其蹉跎于牢内?”

  曹操因着名声不好,手下谋士寥寥可数,他看袁绍手底下的谋士馋的都快哭了,而袁绍居然这么不珍惜?

  嫉妒的曹操咬牙切齿。

  本初,你不惜福呀!你会遭报应的!

  不过观其发展,这袁术和袁绍似乎有意重修于好。

  这......情况的发展就很不妙啊。

  尤其对于这个袁绍的前小弟,袁术的现小弟,一旦这两人重归于好,兄弟之间亲密无间,那我曹操不就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了么?

  这很不好,曹操第一反应就是挑拨离间。

  反正他手里多的是袁绍暗戳戳找袁术麻烦的料,一爆一个准。

  但是袁术的想法很危险呀。

  这家伙居然现在就想称帝,这不纯纯的找死?

  自己肯定是不能跟着他一起找死的。

  所以,要不现在就......跳反吧。

  曹操捋了捋胡子,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等到时候刘袁两方开战,刘安在北方和袁绍交战,那他就可以借机侵占袁术的地盘。

  袁公路此人,就是叫的凶,实际战力比本初差远了。

  不过地盘可不小,他也不贪心,咬下来一块儿就好。

  无论是豫州还是扬州,他都挺喜欢的。

  曹操美滋滋地给刘安写信,在信里透露袁术欲称帝的消息,并表示自己希望结盟的意愿。

  他知道刘安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那个人从来就不是袁术忠诚的狗,而是在暗处窥伺的蛇。

  他们会是很好的盟友,在他成长到能和对方对抗之前。

  ......

  刘安看着手中的信件,哑然失笑,随即把它递给程昱。

  程昱看后笑道:

  “明公果然料事如神,昱自愧不如。”

  很早以前刘安就对程昱说过袁术有称帝的野心,欲用玉玺引诱。

  甚至为了保险,刘安还特意让郭嘉通过预言的方式激发袁术的野心。

  如今没想到玉玺还没用上,袁术就已经按耐不住到这种地步,甚至愿意为此和袁绍讲和。

  最为关键的是还被别人发现了。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他只需要再推一把,只需要轻轻一推,一场由他主导的伐袁之战就将彻底打响。

  他参加的第一场大战,是宦官和士人,那时候他是个十八线配角,在一边躲着看戏。

  他参加的第二场大战,是诸侯伐董,那时候他是主要配角,打了一场败仗狼狈归乡。

  第三场大战是袁术主导的二袁之战,那个时候他是男二号,陪着男主角一起打反派BOSS。

  而现在,终于等到他站到时代的中心当主角,率领一群配角发动伐袁之战。

  成了,他就是下一个“曹操”。

  只是不会再有赤壁之战。

  输了......就学学司马懿,养养生。

  到时候欺负小孩子算了。

  字里行间,刘安能感受到曹操那种跃跃欲试的欲望,既然曹操这么想参与,他怎么能不给对方这个机会呢?看書溂

  刘安立刻挥笔写下回信,表示愿意和对方结盟,并且授曹操后将军之位。扬州刺史之位,邀请他日后一同讨伐逆贼袁氏。

  想要马儿跑,不给马吃草是不可能的,刘安知道曹操肯定看上袁术的地盘了。

  袁术手底下有扬州、豫州,按道理这时候曹操在沛县应该封豫州刺史,但是曹操是未来的敌人,刘安自然不会喂饭给对方吃。

  至于扬州,江东一带,可是还有一个人盯着呢。

  他倒是好奇,一代奸雄曹孟德vs江东小霸王孙策,战况会是如何呢?

  “扬州刺史么?”

  曹操本以为会是豫州刺史,毕竟他现在就在沛县。

  倒不是刘安给他什么封赏,他就一定得去那里,但是从长选来看,其实扬州更适合发展。

  豫州是四战之地,他拿了也有可能守不住,反倒是江东地处一隅,一旦他占了便可以安心发展。

  不过问题也有,就是太偏了很难北伐,而且困居一隅容易懈怠消磨斗志。

  “到底是顾念旧情,还是想要消磨斗志,看不透,看不透。

  罢了,不管了!

  倒是最后这个计策,有些意思......”